《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指南”)于2022年8月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正式发表。指南在2007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共分为15个部分,内容更为详尽,涵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治疗以及特殊类型甲状腺毒症的管理。新版指南提出107项推荐意见,其证据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版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师和相关医疗人员在甲状腺毒症诊疗中提供全面、可靠的指导建议。本文旨在提炼其核心观点和推荐策略,以便临床医师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这些最新的指导原则。
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结合最新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更新推出胰腺癌的临床实践指南以指导胰腺癌的规范化诊疗。2023年5月4日与6月19日《NCCN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分别进行了两次更新。相较于2022年第2版,这两次更新主要集中于最新的免疫/靶向治疗进展、NALIRIFOX方案的引入以及体能状态中等病人治疗方案的补充。本文结合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对最新《NCCN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进行解读。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侵袭性强,转移率、复发率高,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相对少见。手术治疗是MTC首选治疗方案,靶向和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MTC新型治疗模式。2022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内分泌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对MTC进行组织学分级,并更新其分子病理特征。本文阐述MTC病理诊断新进展,并着重于组织学分级系统、分子特征和遗传筛查与咨询在MTC复发风险分层及靶向治疗方面的关键作用。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作为肿瘤领域世界权威性非盈利联盟组织,每年持续更新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指南,已成为全球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的基准。目前NCCN肝细胞癌(HCC)临床实践指南已更新至2023年V2版,与2023年V1版相比,主要是讨论部分内容的更新。从2023.V1版开始,NCCN将HCC与胆管癌的临床实践指南拆分,更新主要集中于肿瘤筛查、诊断、手术、辅助治疗、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等方面,并首次新增分子检测。故在2023.V2版中将2023.V1版的更新再次着重列出。本文就最新指南和这两版的更新内容进行重点解读。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胰腺导管腺癌重要的癌前病变。IPMN诊疗决策的制定首先基于对IPMN相关病理学的深刻理解。本文围绕IPMN宏观检查、微观检查、分子检测及鉴别诊断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本综述详细阐述了IPMN大体类型分类、组织学分级与分化亚型、IPMN伴浸润性癌的组成模式和组织学类型、IPMN分子研究的新进展以及重要的鉴别诊断等。该分析肯定IPMN特殊的异质性和异时性的特点,为寻找新的方法帮助临床医师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奠定基础。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手术、131I及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抑制是其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TSH抑制治疗在DTC病人术后管理中发挥重要价值,具有降低复发风险、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长期生存的作用。同时,过度的TSH抑制可增加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目前对于各类病人血清TSH的抑制目标仍存在争议。在临床实践中,应权衡TSH抑制带来的收益及潜在风险,结合病人随访期间的动态评估,个体化制定血清TSH的目标范围。本文就DTC病人术后TSH抑制强度、效益与风险以及目前存在的争议进行阐述。
胰腺癌预后极差,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关键。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胰腺癌诊治,依靠纳米粒子的独特理化性质和其丰富的表面修饰手段可实现肿瘤部位的有效富集。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MIONPs)是胰腺癌诊治常用的纳米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对其进行特殊的表面修饰,可应用于胰腺癌的靶向诊断和治疗。MIONPs可作为MRI的对比剂,通过修饰纳米粒子表面,可用于胰腺癌的靶向成像;还可将其改造为载药系统从而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提高治疗效果等。但是,MIONPs应用于胰腺癌诊疗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纳米毒性和成本问题。随着技术发展,MIONPs有望在胰腺癌的个性化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胰腺癌由于起病隐匿、早期诊断难、恶性程度高的特点,诊断时仅有少数病人有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近年来,以化疗为主的术前新辅助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不伴远处转移的胰腺癌,帮助实现肿瘤降期、提高R0切除率并改善生存。大量临床试验证明了其优势,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并达成共识。
成人肝脏中20%~50%的肝细胞为含2套以上染色体的多倍体细胞,是独特的多倍体器官。肝细胞多倍体化始于断奶时胰岛素信号的改变,受多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控制,实现在多倍体细胞比例、倍性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调控,对肝脏代谢、再生和抑制肿瘤形成有重要作用。但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肝细胞可因细胞周期检查点抑制、氧化应激出现病理性多倍体化并参与疾病进程。区分多倍体肝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慢性肝脏病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肝脏是结肠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肝脏微环境包含了复杂的细胞群体,每种细胞都具备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辅以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调节肿瘤微环境,对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深入探索结肠直肠肝转移相关的分子机制,对于理解肿瘤进展、预测转移风险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从肝脏肿瘤微环境的细胞组成角度出发,探讨了不同细胞类型在肠癌肝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为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蛋白质赖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PKMT)能催化组蛋白尾部和非组蛋白靶标上的赖氨酸残基甲基化。这类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可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紧密程度,进而影响基因表达。越来越多证据表明,PKMT的遗传改变会影响PKMT在组织中的正常表达从而发挥致癌或抑癌功能。在多种实体瘤中发现PKMT的表达与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关。本综述总结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ue 2, EZH2)、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2(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 KMT2)家族和含有SET结构域及MYND结构域蛋白(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SMYD)家族三类主要PKMT的功能及其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 CBD)的病因仍未明确,目前以胰胆管合流异常理论为主流。分型方面则以Todani分型应用最为广泛。另一方面,由董家鸿等提出的董氏分型对手术术式的选择也有着指导意义。CBD因为临床症状的特异性较差,发现及诊断较为困难,往往需要根据病史先做初步诊断,同时也相当依赖影像学检查的辅助,而血清学诊断因为方便和接受程度高的优势也对CBD的诊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就CBD的病因分型及诊断作一综述。
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人们开始关注除根治外,如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传统的开放手术已无法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近年来,腔镜、消融、机器人等各种微创手段不断创新蓬勃发展,可供选择的术式较多。笔者就如何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术式,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甲状腺肿瘤微创外科的进展作介绍。
结肠憩室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结肠憩室疾病治疗,药物是主要手段,包括抗菌药物、利福昔明以及美沙拉秦等药物。此外,益生菌和膳食纤维被认为对憩室疾病的治疗有积极影响。当进展至急性复杂性憩室炎,外科治疗成为必要手段。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结肠憩室炎相关的诊疗规范和指南。
外科手术是肝细胞癌(HCC,简称肝癌)病人治疗的首选方案。然而,我国约七成HCC病人初诊时已属于进展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近年来,系统治疗的快速发展为进展期HCC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靶向和免疫(靶免)联合疗法或局部疗法与靶免治疗的联合方案显著改善进展期HCC的生存,改变了进展期HCC的治疗格局。此外,系统治疗也为HCC病人围术期治疗带来新的机遇。转化治疗、新辅助治疗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等有助于增加手术治疗机会、降低术后转移和复发风险、延长HCC病人的总体生存期。以靶免联合治疗为基础的系统疗法已贯穿HCC外科治疗的全流程管理,彻底改变了HCC的外科治疗范式。然而,如何确定最佳组合、筛选敏感人群、解决耐药性以及降低全身不良事件等还需进一步探索。
目的: 探索研究高细胞亚型(tall cell variant, TCV)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的侵袭性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 170例PTC病例,分析比较TCV-PTC组和经典型PTC(classic PTC, cPTC)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TCV-PTC组1 380例,cPTC组15 578例。TCV-PTC在病人年龄以及肿瘤腺外侵犯、神经侵犯、脉管侵犯、癌灶最大径、多灶癌、中央区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和BRAF基因突变比例和(或)均值均较高,但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比例少于cP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V-PTC与cPTC相比,局部侵袭性特征较强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该病理类型的判定为后续更积极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联合抗血管生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与化疗(靶-免-化)方案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实验研究表明,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各种决定因素中,肿瘤微环境(TME)影响ICIs疗效至关重要。导致免疫抑制性TME生物学机制是多因素且十分复杂,但其中较明确和重要的机制之一是肿瘤异常新血管生成的影响。使用小剂量靶向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抗VEGF/VEGFR单抗等)有望促使肿瘤血管正常化,逆转免疫抑制性TME为免疫支持性TME,以更好地发挥ICI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互补与增效抗肿瘤作用。对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病人开展积极的围术期综合治疗,已成为胃癌外科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临床上联合抗血管生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靶-免-化)方案应用在LAGC围术期治疗上,初步疗效[病理完全缓解(pCR)、主要病理缓解(MPR)、肿瘤退缩分级(TRG)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等]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本文复习有关临床研究结果,作汇总与分析。
目的:探讨单纯切除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胰腺囊性肿瘤数据库中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单纯切除与常规胰腺切除术的SPT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共纳入87例SPT病人,其中单纯切除组14例,常规切除组73例。平均年龄(36.2±11.7)岁,女性占87.4%。结果:术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可达88.5%。单纯切除在手术时间上相对常规切除具有显著优势[(138.3±56.4) min比(241.2±89.2) min,P<0.05]。单纯切除组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不劣于常规切除组。87例中仅3例常规切除组病人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复发病人目前仍均生存。单纯切除组相对常规切除组在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及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切除治疗SPT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实际临床工作中的风险性仍不容忽视。因此,选择性地对SPT行单纯切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年9月,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发表了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关于分化良好的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Pan-NET)的指南。该指南由来自多学科的具有丰富诊疗经验的专家就目前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10个棘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形成共识,更新其诊疗管理和临床实践建议,并强调多学科参与是NF-Pan-NET诊疗的必需环节。笔者旨在对指南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提供规范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流程。
目的: 分析中危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病人131I治疗后复发因素。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254例中危PTC病人131I治疗后复发情况,通过卡方检验及多因素分析探索131I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因素。结果: 34例(13.4%)中危病人131I治疗后复发。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及术后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re-ablation stimulated thyroglobulin, psTg)与肿瘤复发相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psTg 为25.6 μg/L时,是预测PTC复发最佳截断值。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分期与psTg水平是预测PTC复发的独立因素。联合这两个指标,当淋巴结分期N1b且psTg ≥25.6 μg/L,131I治疗后肿瘤复发率为58.3%;当淋巴结分期N1a且psTg <25.6 μg/L时,131I治疗后肿瘤复发率仅2.3%。结论: 淋巴结转移分期与psTg水平是PTC复发的重要指标,联合这两个指标有助于预测131I治疗后肿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