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 2009, Vol. 5 ›› Issue (6): 349-351.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09.006.016
邰宁正,王琳,范志宏
发布日期:
2020-07-23
Published:
2020-07-23
摘要: 病理性瘢痕是由于胶原等大量结缔组织的合成大于分解而导致基质过度合成、沉淀而形成。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和抑制措施,一直是整形美容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近20年来的研究发现,免疫学相关因素在病理性瘢痕发病与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中图分类号:
邰宁正,王琳,范志宏. Treg细胞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作用[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9, 5(6): 349-351.
[1] | 屈骞, 海汪溪, 胡生焰, 张敏, 陈肖玥, 周熠磊, 王瑾, 胡晓平, 李彪, 胡佳佳. 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探针18F-FP-CIT的AllinOne模块自动化制备及大鼠基底节Micro PET/CT显像[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4): 482-489. |
[2] | 李震. 2022年STS和AATS B型主动脉夹层指南解读[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4): 288-293. |
[3] | 汤建平, 龚邦东. 干燥综合征的诊治现状、挑战和思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3): 291-298. |
[4] | 宁玲, 刘贞君, 李伟, 刘雯, 李卫, 张振华, 方卫东, 高有方, 郑晓玮, 李磊. 安徽地区胆汁淤积性肝病病理学病因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53-57. |
[5] | 陈珺 姚晖 章一新 武晓莉. 放射治疗在病理性瘢痕中的应用[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6): 507-. |
[6] | 李俊杰 刘凯. 增生性瘢痕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3): 272-. |
[7] | 陶志远, 史春颖, 张琦, 宋富贵, 吕哲昊.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在女性青年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3): 294-297. |
[8] | 郑捷. 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的发展看实验诊断学对提高皮肤病诊疗能力的重要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144-148. |
[9] | 韦若蕖, 余红, 姚志荣. 儿童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痣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190-194. |
[10] | 殷君君, 代晓康, 张记华, 刘希韫. 极化SAR复杂环境车辆目标检测[J]. 空天防御, 2020, 3(3): 38-45. |
[11] | 赵婷, 王申涛, 牛林, 席沛丽, 蔡云泽.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舰船尾迹检测算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0, 54(12): 1259-1268. |
[12] | 马倩玉,武晓莉.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最新治疗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 16(1): 1-5. |
[13] | 黄奔,蔡磊,尹博,张心瑜,李发成,韩雪峰. 脂肪抽吸物中纤维结缔组织的成分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 16(1): 30-33. |
[14] | 颜冰倩,王会景,艾雪峰,宫艺其,谭瑶,徐徐,王伟,付炜. 脂质体方法用于modRNA 转染各种类型细胞的初步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6): 373-383. |
[15] | 王竞颜,章一新. 动物瘢痕模型及其在激光治疗实验中的应用[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6): 428-43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