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2, Vol. 22 ›› Issue (3): 11-19.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02
出版日期:
2022-06-28
发布日期:
2022-06-07
通讯作者:
李昀
E-mail:hxxuey@scut.edu.cn;flly@scut.edu.cn
作者简介:
薛荷仙,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学。电子邮箱:基金资助:
Online:
2022-06-28
Published:
2022-06-07
Contact:
LI Yun
E-mail:hxxuey@scut.edu.cn;flly@scut.edu.cn
摘要:
国家意识与外语学科之间似乎存在着三组矛盾,即学科建设层面的国家意识培养与外语专业发展的矛盾、人才培养方面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矛盾、培养计划层面的中国文化与外语教学安排的矛盾。然而,只要我们回归国家意识的思政本质,把握其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特征,认识到国家意识培养属于价值取向而非知识取向的教育,并且明了中国国家意识本身就包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只能在国际视野和为全人类谋福利的未来视阈中开展相关教育,就会意识到外语学科在这方面的优势。外语人才的国家意识培养不等于外语培养,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作为课程思政,应该结合新文科理念下的思政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作为价值教育,则应该结合外语学科特色,讲好中外价值理念的异同。本科阶段开设中外价值比较类课程,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内涵及其伦理基础,研究生阶段鼓励开展中国价值与人类共同体命运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中国思想和价值理念贡献人类未来,做到明德、强能、融合、创新四位一体,为国家培养具有深沉的文化自信、开放的国际视野、批判的创新能力和博大的人文情怀的价值践行者和传播者。
中图分类号:
薛荷仙, 李昀. 回归国家意识的价值教育和课程思政本质[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11-19.
XUE Hexian, LI Yun. Back to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s Value-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2, 22(3): 11-19.
[1] | Kelley T. 2005. 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Currency/Doubleday. |
[2] | MacCarthaigh B. 2001. Value Education: What, Why, How, and Who[M]. Bandra: Better Yourself Books. |
[3] | 戴圣. 2017. 礼记[M]. 胡平生、 张萌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
[4] | 段钢. 2022. 以实践为旨归[J]. 当代外语研究(1):9-11. |
[5] | 郭建锋、 刘海英. 2008. 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探微[J]. 中国高教研究(9):88-99. |
[6] | 贾宏宇. 2013. 论青年学生国家意识培育[J]. 中国青年研究(3):104-106. |
[7] | 姜锋. 2020.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1): 26-28. |
[8] | 孔子. 2016. 论语[M]. 陈晓芬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
[9] | 李洁. 2019. 论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新时代意涵[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5(4):96-106. |
[10] | 刘同舫. 2022. 历史哲思与未来想象[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1] | 马德普. 2019. 跳出西方“民族国家”的话语窠臼[J]. 政治学研究(2):19-28. |
[12] | 曲卫国. 2022. 国家意识与学科发展[J]. 当代外语研究(1):18-26. |
[13] | 宋丽钰. 2022. 以服务国家观为导向的外语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瞻望[J]. 当代外语研究(2):76-82. |
[14] | 孙吉胜. 2020.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外语(6):4-10. |
[15] | 王国维. 2015. 孔子美育主义[A]. 王国维集(卷四)[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6. |
[16] | 王俊菊、 魏鲁鸿. 2022. 外语教育视野下的国家意识培养[J]. 当代外语研究(2):68-75. |
[17] | 王阳明. 2011. 大学问[A]. 王阳明全集[C].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935-942. |
[18] | 王银泉. 2022.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学科跨学科融合发展[J]. 当代外语研究(1):27-46. |
[19] | 亚里士多德. 2003. 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 | 杨枫. 2019. 高等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跨学科精神及应用理念[J]. 当代外语研究(2):1-2. |
[21] | 杨枫. 2020.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文化政治学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6):1-2. |
[22] | 习近平. 2021. 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N]. 光明日报(09- 22):(2). |
[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2022-03-09]. |
[24]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 [2022-03-09]. |
[1] | 战双鹃.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发展:可为、应为与何为[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6): 68-75. |
[2] | 杨彬, 蒋璐. 课程思政视阈下中东欧非通用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东欧国家报刊阅读”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20-27. |
[3] | 许钧.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高校外语教师职责与外语学科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2): 5-8. |
[4] | 王俊菊, 魏鲁鸿. 外语教育视野下的国家意识培养[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2): 68-75. |
[5] | 曲卫国. 国家意识与学科发展[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1): 18-26. |
[6] | 王银泉.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学科跨学科融合发展[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1): 27-46. |
[7] | 王靖潭. 国家话语能力视阈下外语学科国家意识教材观[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1): 93-102. |
[8] | 赵蓉晖. 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集成治理模式——以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6): 5-12. |
[9] | 潘艳艳. 国家翻译实践视角下的国家意识及其培养[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5): 67-72. |
[10] | 陈新仁, 杨金龙. 新时代外语研究者的国家意识构建刍议[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22-28. |
[11] | 刘爽. 国家意识视域下的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体系初探[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29-34. |
[12] | 徐斌.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国家意识培育[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35-41. |
[13] | 郭鸿杰, 张达球, 丁冬. 一体三通,融创合一: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3): 35-44. |
[14] | 王卓.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4): 66-72. |
[15] | 胡壮麟. 对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若干认识[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1): 5-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