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2, Vol. 22 ›› Issue (4): 154-160.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4.015
• 思想与学术 • 上一篇
出版日期:
2022-08-28
发布日期:
2022-09-13
作者简介:
梁丹丹,博士,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电子邮箱: Online:
2022-08-28
Published:
2022-09-13
摘要: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是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以往在关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理论思考中或偏重于方法的探讨,或侧重于某一种视域的进路,而忽视了从多重视域的思路更为全面地观照这一领域的复杂性。本文提出从“元阐释视域”“文化汇通视域”“世界整体视域”三个不同的维度,也即从“微观”向“宏观”扩展的多重视域共同交汇于研究对象,以期对中外文学关系领域展开更为全面、系统的整体观照,促进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多视域、多范式融合与优势互补。
中图分类号:
梁丹丹. 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多重视域[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4): 154-160.
LIANG Dandan. On the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the Relational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2, 22(4): 154-160.
[1] | Jameson F. 1971. “Metacommentary”[J]. PMLA 86(1): 9-18. |
[2] | Jameson F. 1981.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M]. London &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3] | 陈铨. 1936. 中德文学研究[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
[4] | 陈寅恪. 2001a.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A].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C]. 北京: 三联书店. 249-257. |
[5] | 陈寅恪. 2001b. 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A]. 陈寅恪. 寒柳堂集[C]. 北京: 三联书店. 69-79. |
[6] | 陈寅恪. 2001c.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A].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C]. 北京: 三联书店. 282-285. |
[7] | 葛桂录. 2007. 中外文学关系的学科属性、现状与展望[J]. 世界文学评论(1): 204-208. |
[8] | 何兆武. 2001. 中西文化交流史论[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
[9] | 季羡林. 1991. 资料工作是影响研究的基础[A]. 季羡林.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3-196. |
[10] | 梁实秋. 2004. 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 贾植芳、陈思和. 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上册)[C].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25-241. |
[11] | 钱林森、 周宁. 2015. 中外文学交流史·总序[A]. 钱林森、周宁. 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日本卷)[C].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13. |
[12] | 钱林森. 1992. 译文序[A]. 艾田蒲. 中国之欧洲 (许钧、钱林森译)[C].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16. |
[13] | 马·法·基亚. 1983. 比较文学(颜保译)[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4] | 帕斯卡尔·卡萨诺瓦. 2015. 文学世界共和国 (罗国祥、 陈新丽、赵妮译)[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5] | 杨洪承. 1994.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浪漫文学的精神[J]. 学习与探索(2): 104-110. |
[16] | 杨乃乔. 2014. 比较文学概论(第四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7] | 乐黛云、 王向远. 2006. 比较文学研究[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8] | 张隆溪. 1981. 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J]. 读书(10): 132-138. |
[1] | 杨帆, 许德金. 《播种者寓言》中的城市与社区共同体[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6): 148-156. |
[2] | 梅翠平. 罗德里克·厄舍死因新解——“人”之生态位态势衰亡所致[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5): 129-136. |
[3] | 殷企平. 外国文学的“新”与“旧”:新文科浪潮下的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2): 13-22. |
[4] | 杨丽, 张越.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2): 130-138. |
[5] | 葛金玲, 沈绍芸. 《文学通化论》的理论创新与文学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5): 109-113. |
[6] | 王昱, 范武邱. 中国传统女性文学在西方的经典化——从《兰舟》到《玉镜》[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2): 7-9. |
[7] | 彭青龙. 艰辛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之路——访谈黄源深教授[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5): 1-8. |
[8] | 刁克利. 学者的视野与世界——论黄源深著《澳大利亚文学史》[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5): 16-22. |
[9] | 李昀, 王瑾妍. 无我抑或忘我?——人类共同体的伦理基础初探[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4): 107-117. |
[10] | 韦丁文. 效果历史与真史——伽达默尔与福柯的效果史观辨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4): 118-125. |
[11] | 王祖友. 人文主义传统的捍卫者——巴克斯特·米勒访谈录[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1): 66-70. |
[12] | 何伟文. 中世纪文学批评与基督教的关系之初探[J]. 当代外语研究, 2013, 13(03): 68-71. |
[13] | 郑贞, 郝丽华, 刘洵. 从《米》的接受看中国当代小说传播中遭遇的“东方主义凝视”[J]. 当代外语研究, 2013, 13(01): 63-67. |
[14] | 万晓蒙, 李亚飞. 对话前沿 回归本土——2017年中国叙事学研究述论[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 18(06): 119-12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