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3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进一步提高胃癌疗效的若干关键问题
    林言箴,尹浩然,朱正纲
    1998 (01):  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01
    摘要 ( 182 )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1996年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公布的资料,胃癌的死亡率为25.21/10万,占同期恶性肿瘤死亡病人总数的23.26%,居首位,严重地危害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肿瘤学界对胃癌的防治也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在日本东京设立了WHO所属的国际胃癌预防、诊断与治疗中心(WHO Gastric Cancer Collaborating Center),以指导各国的胃癌防治工作.1995年又创立了国际胃癌研究会(IGCA),并已成功地召开了两届国际胃癌学术大会,积极推动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的国内研究现状
    萧树东,林三仁
    1998 (01):  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02
    摘要 ( 289 )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预测,2000年时上海市男性胃癌的发病率为53.7/10万,女性为24.8/10万,分别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而居第二位.胃癌是危及国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阐明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进而有效地防治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复发与转移性胃癌的综合治疗
    张文范
    1998 (01):  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04
    摘要 ( 214 )  
    从临床现状看,绝大多数所见的胃癌属晚期,且多复发、转移.据我们统计,早期与中期胃癌约占25%~30%,而晚期或有复发、转移之病例占70%~75%.后一类病例是不能靠手术或某一种疗法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合理地综合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免疫生物、中药等才能奏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后腹膜肿瘤行左髂动静脉联合切除行人造血管移植
    蔡铭智,陈福真,徐欣,杨珏
    1998 (01):  5-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05
    摘要 ( 280 )  
    一例后腹膜平滑肌肉瘤累及左骼动静脉行肿瘤、左骼动静脉联合切除人造血管移植,得到根治.随访10个月无肿瘤复发,移植血管通畅.现报告如下.病例 男,38岁.因腰背酸痛三个月,发现左下腹包块一月,于1996年2月在当地医院剖腹探查.术中见一肿瘤约10cm×10cm×5cm,浸润左髂动静脉而仅行肿瘤大部切除,残留瘤组织4cm×4cm×0.5cm.病理检查为平滑肌肉瘤.术后肿瘤生长迅速,术后6个月再发腰背酸痛.转上海中山医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左下腹们及10cm×6cm×5cm肿块,质硬、表面不平、固定、无触痛.左下肢无肿胀,左足背动脉搏动好.肝肾功能正常.CT和彩超示:后腹膜肿瘤累及左髂血管.1996年9月在全麻下剖腹探查,腹内其他脏器无异常,未发现肿瘤远处转移灶.左下腹腹膜后,左腰大肌与脊柱之间有一肿块约8.5cm×6.5cm×5.0cm.质硬、固定、无包膜,左骼动静脉与肿块右前方紧密粘连水能分离.术中先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肠道癌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临床适应证的探讨
    杨秋蒙,朱正纲,燕敏,李树发,薛建元,尹浩然,林言箴,金晓龙
    1998 (01):  6-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06
    摘要 ( 205 )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C)防治腹膜转移的临床适应证.方法:78例胃癌,5例结肠癌,剖腹后先收集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寻找游离癌细胞,并与肿瘤生物学特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判别分析.结果: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率同腹膜转移、浆膜侵犯、TNM分期、浆膜侵犯面积、淋巴转移、腹水、Borrmann分型等因素有关(P<0.05),其中前两者为独立影响因素(P<0.0001).结论:IPHC的临床适应证为:①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或癌性腹水;②术后腹膜转移;③腹腔冲洗液中发现游离癌细胞;④肿瘤侵及浆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8’上海消化系急症现代治疗暨消化进展学术大会
    1998 (01):  7-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07
    摘要 ( 241 )  
    会议日期:1998年4月16日~18日会议地点:上海波特曼大酒店上海瑞金医院语言:汉语,国外学者报告时大会安排同步翻译.报名:欲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士请将会议回执填写后于1997年12月31日前寄至大会秘书处.秘书处将于1998年3月上旬发出正式会议报到通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分析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
    王和明,尹浩然,薛建元,朱寿柱,林言箴
    1998 (01):  8-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08
    摘要 ( 200 )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诸因素,为合理制定根治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554例胃癌切除术患者的病史、手术记录和病理检测结果资料.应用BMDP软件包计算不同部位淋巴结转移者术后逐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者和无转移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1.04%和90.9%.单因素分析发现,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原发部位及肿瘤大小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则发现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大小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多发伤失血休克18例治疗分析
    杨奎元
    1998 (01):  9-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09
    摘要 ( 251 )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3例,其中重症多发伤失血性休克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为29.8±12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6例,坠落伤2例.就诊时收缩压均低于8kPa.抢救成功14例,成功率为78%.在治疗中曾发现肺水肿者8例,占44%.因肺水肿合并呼吸衰竭死亡3例;因休克时间过长补入胶体液过量,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死亡率为22%.提示肺部并发症在重症多发伤失血休克病例中常见,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重症多发伤失血休克,损伤部位多、失血量大.基层医院血源不足、供血不及时,为维持生命体征,被迫过量补入晶体液、葡萄糖液的情况并不少见.本组病例中2例患者于术后24小时内死于肺水肿、呼吸衰竭;4例在术中发现病人抽搐,诊断脑水肿、肺水肿.表明逾量补液多发生在入院抢救及术中数小时之内.因此,在损伤脏器的出血得到处理和休克基本纠正后,应在术前或在手术室就应给予脱水利尿.本组曾有一例患者在48小时内曾三次给予脱水利尿,血压稳定,后盲目补给血浆、白蛋白,最终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死亡.脱水、利尿治疗后多数病例心率、呼吸频率并不迅速下降.表示4例患者在给脱水、利尿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后则心率下降,具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6.15 P=0.01);呼吸频率随之也明显降低,呼吸困难情况明显改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cl基因与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徐佶,张一楚
    1998 (01):  10-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10
    摘要 ( 179 )  
    目的:探讨bcl-2基因和Ki-67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bCI-2和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中bcl-2基本无表达.慢性萎缩性胃粘膜中可见基底部有bcl-2表达.7例胃癌bcl-2表达阳性,其中肠型胃癌阳性高于弥漫型.bcl-2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弥漫型胃癌的Ki-67表达显著高于肠型胃癌.Ki-67指数随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Ki-67指数显著高于无转移者.结论:bcl-2的表达可能对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Ki-67的表达与胃癌的发展及其预后的判断可能有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年人直肠癌首发胸、腹壁皮下转移1例
    李承正,李至平,刘正国,孟祥宝
    1998 (01):  1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11
    摘要 ( 319 )  
    患者男,25岁,因右下胸部和右上腹部皮下结节伴疼痛半个月,在他院行抗生素和局部热敷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尚好,表浅淋巴结不大,右胸锁骨中线八、九肋间及右上腹腹直肌外缘皮下见2.0×2.0cm及1.5×1.5cm肿块,稍高起皮肤,表面光滑、红润、中韧、边缘不清,但基底部尚活动,考虑多发性软纤维瘤.局麻下行肿瘤切除术,病理为:转移的粘液腺癌.追述病史,患者有下腹部隐痛三个月,同时伴有性生活后尿疼,尿频史,但无便意频繁、排便次数增加、排便不尽感、亦无里急后重和脓血样便史等.在省院检查为前列腺炎,按其治疗效果不明显.经直肠指诊、直肠镜检.腹部B超和CT扫描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并有肝及腹腔淋巴结、胸壁及腹壁皮下转移.行介入治疗两个月后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
    陆敏,江悦琴,王瑞年
    1998 (01):  1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12
    摘要 ( 247 )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人胃癌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分析bFGF和MVD及其与胃癌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bF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bFGF阴性者(P<0.01),MVD值和bFGF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1)和远处转移(P<0.05)密切相关;MVD≥43或bFGF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结论:血管生成在胃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bFGF不仅与胃癌的血管生成有关,而且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也有关,MVD或bFGF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姐妹三人同年同部位发生乳腺癌
    马新峰,张金书,邵志强
    1998 (01):  13-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13
    摘要 ( 206 )  
    三例同胞女性,年龄分别为57岁、47岁和43岁,已婚,农民,病史分别于1996年5月、7月和11月发现均位于左乳房外上象限区有一肿块,直径各为6cm、4cm和1.8cm,其中前2例的肿块与皮肤有粘连,质硬,并在同侧腋窝发现淋巴结肿大;后一例肿块与皮肤无粘连,可推动,无压痛.3例肿块处皮肤均无变色.第1例行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除术,第2例行乳癌根治术,第3例行乳癌改良式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及其癌旁病变中p16、nm23-H_l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王万忠,杜德利,陈立华,范慧
    1998 (01):  1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14
    摘要 ( 227 )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p16蛋白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7例胃癌切除标本进行p16蛋白和nm23-H_1基因产物的表达检测.结果:57例胃癌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0/57(70.2%),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胃粘膜(P<0.01).胃癌高分化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在胃癌中的意义
    林言箴,尹浩然,顾琴龙,朱正纲,王瑞年,陶厚权
    1998 (01):  15-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15
    摘要 ( 252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28例胃癌组织中VEGF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微血管数量(MVC)进行检测.结果:19/28(67.9%)胃癌病例呈VEGF mRNA阳性表达.VEGF mRNA主要见于恶性上皮而非正常胃粘膜,其表达在与坏死区邻接的肿瘤细胞中明显增加.MVC与VEGF mRNA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的选择
    朱柏元,庄捷,孙勇伟,陈治平
    1998 (01):  16-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16
    摘要 ( 405 )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胃癌时是否要联合脾脏切除及如何抉择.方法:通过35例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病例的总结.分析10或11组淋巴结转移率与病变部位、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结果:非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无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相反由于联合脾脏切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使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增加.胃体部癌或胃体部侵润癌、肿瘤直径大于4cm、胃浆膜受浸润者,10或11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结论: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应持谨慎态度.如果不影响手术的根治性,保留脾脏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闭孔疝8例报告
    张浩亮
    1998 (01):  17-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17
    摘要 ( 317 )  
    闭孔疝属临床罕见的腹外疝,大多发生在年老、消瘦体弱的妇女.文献报道男女比例为1:6.这与妇女的骨盆较宽、闭孔相应宽大有关.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国内外文献对此病虽屡有报道,但临床医生们对本病的认识却仍嫌不足.故术前能诊断者寥寥.笔者就我院1985年至今所遇到的闭孔疝病人8例报道如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在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罗运权,吴孟超,陈汉
    1998 (01):  18-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18
    摘要 ( 199 )  
    目的:了解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基因在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以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为对象,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GF及其受体DNA探针,检测HGF及其受体基因在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结果:HGF及其受体基因在大鼠肝脏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诱癌的不同时期,其表达阳性率差异明显,HGF表达阳性率在肝硬变前期达最高,肝硬变期次之,癌变期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HGF受体基因表达阳性率随肝组织逐渐癌变呈逐渐增加趋势,以癌变期为最高,正常肝组织中未见表达.结论:HGF及其受体基因过量表达与大鼠肝脏癌变的演化过程关系密切,HGF及其受体系统对调节肿瘤生长、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后输注不同浓度脂肪乳剂对脂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
    顾岩,吴肇汉,郑云红
    1998 (01):  19-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19
    摘要 ( 198 )  
    目的:前瞻性研究术后短期应用不含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PN)和含10%及20%Intralipid的PN对行中等以上普外科手术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53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0%Intralipid组及20%Intralipid组,术后均接受5天静脉PN支持.结果:术后10%组血总胆固醇(Tcho)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明显高于20%组及对照组,增加的胆固醇以游离胆固醇(Fcho)为主,异常脂蛋白(LPX)及磷脂也均高于20%组及对照组,相关性分析发现血磷脂与LPX、Tcho密切相关.结论:脂肪乳剂中磷脂/甘油三脂(PL/TG)比值过高所产生的过剩磷脂是导致术后短期PN血Tcho蓄积的主要原因,其中LPX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与10%Intralipid相比,20%Intralipid对机体脂代谢影响较小,更适合于临床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左半结肠一期切除术中应用结肠肌段覆盖吻合口
    李捍华,柳荣军
    1998 (01):  20-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20
    摘要 ( 203 )  
    1985年以来,我院对12例左半结肠行一期切除术中应用带血管蒂结肠肌段覆盖吻合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26~67岁,45岁以上8例,占66.7%.左半结肠癌肿5例,乙状结肠扭转坏死3例,外伤性左半结肠损伤2例,多发性结肠息肉1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例.本组治愈11例,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未出现吻合口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损伤血管检查ABI、Duplex、MR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叶建荣,蒋俊豪,周康荣,陈祖望,王佩芬,徐智章,王文平,何银凤
    1998 (01):  2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21
    摘要 ( 236 )  
    目的:探讨无损伤性血管检查的准确性以及用无损伤性血管检查代替常规血管造影的可能性.方法:本组病例同时采用3种无损伤性血管检查法,包括踝/肱指数测定、彩色超声扫描、磁共振血管显象,并与手术探查结果相对照,以观察无损伤性血管检查的准确性.结果:在本组14例中,用3种不同的无损伤性血管检查法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其结果均相符合,除3例未手术外,余11例经手术探查,结果也完全符合.3种无损伤性血管检查中以MRA最为准确、直观,可显示病变的程度、位置和范围的解剖学图象,提供手术治疗的依据.结论:通过本组观察ABI、Dup-lex、MRA3种无损伤血管检查法的综合检查结果,说明三者的结合可代替常规的下肢动脉造影检查,此是近年血管检查方面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细胞癌伴胆道癌栓致梗阻性黄疸6例分析
    陈方焘,张洪殿,孙东兴,张文伦,张瑞旭
    1998 (01):  2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22
    摘要 ( 219 )  
    病例资料 我院自1989年以来收治肝细胞癌126例,其中肝癌组织侵犯胆管导致梗阻性黄疸6例(占4.7%);男5例,女1例.年龄26~62岁.平均45.2岁.肝脏肿瘤及胆道癌栓均经手术及组织学检查确诊.临床上有肝癌与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症状及体征.其中3例有反复发作畏寒、发热,并有上腹疼痛;3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肝肿大.实验室检查:6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平均值为214±135μmol/L(正常值1.7~17.1μmol/L);直接/总胆红素≥65%者2例,≥70%者4例;AKP升高者4例;AFP≥400μg/L者4例;HBsAg阳性3例;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酸肽酶和乳酸脱氢酶均呈轻度至中度升高.影象学检查:本组B超检查6例CT扫描3例,ERCP检查1例.上述检查结果提示肝癌3例.6例均提示有高位或低位胆道梗阻,表现肝内外胆管扩张,2例胆管内示有高密度影,ERCP检查发现胆道内充盈缺损病灶1例.由此而误诊为高位胆管癌、胰头癌、胆石症各1例,无1例诊断肝癌合并胆道癌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壶腹部癌行保留十二指肠升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凌小明,刘国永,肖逊昌,张银清,姚和祥,王烈
    1998 (01):  23-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23
    摘要 ( 220 )  
    对46例壶腹癌患者采取保留十二指肠升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功能恢复
    陈曦,杨卫平
    1998 (01):  2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24
    摘要 ( 172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 roidism,PHPT)作为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已被广泛认识.大多数患者仅有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如血甲状旁腺素和血钙的升高,即所谓的“无症状”患者.另一些患者在病程早期有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如全身乏力、肌无力、恶心、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及易激惹等精神症状.而晚期病例常有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骨骼系统受累.高血压、肾绞痛、肾功能衰竭及严重骨痛、反复骨折、不能行走站立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并使他们全部或部分地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当有症状的PHPT病例一旦被明确诊断,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目前大多数医疗中心选用的手术方案为双侧颈部的探查和术中病理检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脆性X综合征合并原发性直肠癌一例
    刘合代,孙维云,王恒,杨菊英
    1998 (01):  25-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25
    摘要 ( 177 )  
    患者男,30岁,农民.因脓血便、消瘦三月入院.自幼体弱多病,哭声尖细,发育及智商差于同龄儿.已婚,育有一男孩,聪明,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例,一舅患肝癌两年前病逝.体检:表情刻板,瓮声,对答切题、缓慢,下颌宽大,双耳大而外翻,嘴大唇厚,面容及行为给人以痴傻印象,智力低下,双侧睾丸稍大,扁平足;肛诊:距肛门齿线以上9~14cm触及一肿块,质硬,压痛.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G显带,分析为46,fra(x)(q~(27)Y,fra(1)(q~(21)).诊断为:1.直肠癌进展期,2.脆性X综合征.术中见肿瘤侵犯直肠浆膜,但肠系膜和瘤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无局部粘连及远处转移,行Dixon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直肠溃疡型低分化印戒细胞癌.侵及浆膜,局部淋巴结转移,同时送实体瘤行癌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因细胞过熟未获得可供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温热化疗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李琛
    1998 (01):  26-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26
    摘要 ( 222 )  
    进展期胃肠道癌肿的腹膜播散性转移是外科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问题.由于癌细胞侵及浆膜外层后脱落;或手术过程中癌细胞随血液、淋巴液或胃肠液溢入腹腔内;且有解剖区域纤维素渗出隔离层的形成及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减弱等因素均促进了腹膜癌细胞种植、转移的过程.近十余年的研究表明腹膜转移已成为胃肠道癌肿术后最常见的复发类型与致死原因.即使施行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术或术后全身性辅助化疗仍未能有效地防治术后腹膜转移与复发,以致影响整体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阔筋膜移植修补老年巨大复发疝5例
    梁民军,金爱民,蒋丰强,奚洪和
    1998 (01):  27-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27
    摘要 ( 746 )  
    近年来,我院对5例老年巨大复发腹股沟疝采用阔筋膜移植修补疝后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例男性,年龄63~78岁.本组病例距首次手术半年至5年,一例已行过2次疝修补术.术后随访半年至3年疝无复发.手术方法:切除原手术瘢痕,切开腹外斜肌腱膜.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cm(即内环部位)外侧1~2cm处分开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见腹膜前脂肪后在该平面向内侧游离.过内环后即将疝囊及精索一并游离.切开疝囊,回纳疝内容物,以蚊式钳提起内环后唇上下缘腹膜作重迭U形缝合.于其浅面再作一内荷包缝合,切会多余疝囊壁.根据腹壁缺损面积于同侧大腿外侧中下段取相应大小的阔筋膜一块,置于精索后.先将筋膜片内侧缝合固定于耻骨结节.在筋膜片外上方剪一缺日容精索通过,缺口处互相交叉并结节缝合数针.筋膜片下缘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外侧及上缘与腹内斜肌及腹横肌深面作U形缝合固定,再将腹内斜肌、腹横肌下缘在筋膜片前面与腹股沟韧带缝合,最后逐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义技术治疗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研究
    边杰芳
    1998 (01):  28-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28
    摘要 ( 175 )  
    利用自体静脉作旁路转流术是血管外科临床广泛应用的术式,为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发生,降低了远期通畅率.因此,研究再狭窄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手段,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误诊为前列腺肥大的直肠癌一例报道
    毛煜侃
    1998 (01):  29-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29
    摘要 ( 289 )  
    直肠癌可侵犯周围脏器,所引起的症状,有时较直肠癌的原发症状更为显著,给临床诊治带来困难,以下报道一例误诊为前列腺肥大的直肠癌.病例:患者,男58岁,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三月.以往有前列腺肥大病史.入院前一月,曾在外院行前列腺局部注射治疗.用药十余次后,症状反而加重,并有高热,遂来本院就诊.在门诊用青霉素等抗炎治疗后,疗效不好,拟诊为前列腺炎、尿路感染、尿潴留收住院.入院后继续予以抗炎及膀胱冲洗治疗,但病情未见控制.行肛门指检扪及直肠腔内巨大肿块下缘,CT及纤维结肠镜检发现直肠赘生物,上达乙状结肠交界处,下距肛缘8厘米.病理诊断为腺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三角区及底部癌肿广泛浸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输血对胃癌手术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刘金龙,陈国玉,杜竞辉,郑肇巽,丁小健,王韬
    1998 (01):  30-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30
    摘要 ( 258 )  
    临床应用输血来补充术中失血,对恢复血容量、改善携氧功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是必要的.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状况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1982年Burrows等回顾性研究提出了围手术期输血能影响癌肿病人的预后.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前瞻性观察胃癌患者输血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变化可能发生的机制,为临床肿瘤病人慎用输血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内、外营养在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吴肇汉
    1998 (01):  3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31
    摘要 ( 261 )  
    肠内、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广泛和成熟.营养不良的纠正及营养状态的维持,是各类疾病取得治疗良效的基本条件.当今,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机体耐受饥饿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因此老年人的营养支持更应积极.通常,因病而无法正常饮食超过一周者,都是营养治疗的对象.至于营养支持途径、肠内营养抑或肠外营养,关键是取决于消化道的状态.若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则应尽量应用肠内营养.保存肠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是近来非常强调的问题.肠屏障功能受损后肠道细菌易位等改变将导致严重后果.若能实施肠内营养,则可避免肠道萎缩,肠屏障功能就能得到保持.肠内、外营养在良性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经脐静脉行门静脉置管术的操作体会
    邹衍泰,李朝龙,于小园
    1998 (01):  3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32
    摘要 ( 228 )  
    近年来,我们采用腹腔镜经脐静脉行门静脉置管术治疗晚期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取得良好近期效果.现介绍操作和体会如下.操作方法 病人气管内插管全麻后,取仰卧位,于脐上缘刺入气腹针,充CO_2气体制造气腹,至腹内压达1.85kPa后.于脐上缘切开10mm的皮肤切口,刺入10mm穿刺器套管作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观察.在腹腔镜直视下,分别于剑突下偏左、右肋下锁骨中线、右腋前线刺入10mm、5mm、5mm穿刺器套管作为主、辅操作孔,置入腹腔镜手术器械.在腹腔镜指引下,电钩分离切断肝镰状韧带,使肝圆韧带游离;贴近腹壁切断肝圆韧带,将肝圆韧带近肝断端自剑突下穿刺孔拖出腹腔外.撤除气腹.在肝圆韧带内找到闭塞的脐静脉,用3号胆道探子探通脐静脉,可见血液溢出,此时立即将全植入式门静脉药物灌注装置的导管经脐静脉插入门静脉内,固定.经药盒注入无菌美蓝,见肝脏染色,而无美蓝流入腹腔,即将肝圆韧带送回腹腔内,药盒埋于主操作孔下方皮下,缝合伤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和预防
    曲乐丰,屠岳
    1998 (01):  33-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33
    摘要 ( 290 )  
    直肠癌手术方式颇多,经腹前切除术为目前最理想的保肛术式.但术后吻合口漏是一临床较常见问题.如何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一值得探讨的实际问题,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十三次全国外科学术会议报道
    1998 (01):  3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034
    摘要 ( 255 )  
    第十三次全国外科学术会议于1997年9月10日至1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举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外科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参会的394篇论文分别于胰腺、肝胆、胃肠、门脉高压、血管、外科营养等分会场宣读交流.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的内容按专题作一概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