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14, Vol. 14 ›› Issue (05): 29-32.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05.007
甘利
出版日期:
2014-05-28
发布日期:
2020-07-25
作者简介:
甘利,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高职英语教育。电子邮箱:ganlickd@126.com
基金资助:
GAN Li
Online:
2014-05-28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分析,然后设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能力标准,然后依据此标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最后提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应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这一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观点,并提出推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良性发展的相关策略。
中图分类号:
甘利.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5): 29-32.
GAN Li. On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English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in View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s’ Cultivation[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14, 14(05): 29-32.
Bailey, K. M., A. Curtis & D. Nunan. 2004.追求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Ellis, M. & C. Johnson. 2002.商务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McDaniel, A. E. & C. G. Colarulli. 1997.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n the face of productivity concerns: The dispersed team model [J].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22(1): 19-36. Quinn, S. & S. Kanter. 1984. Team teaching: An alternative to lecture fatigue [J]. Innovative Abstracts 6(34): npn. 查爱萍、谷素华.2009.顺应ESP趋势,实现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J].职教论坛23:57-58. 陈冰冰.2005.关于建立ESP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学26(3):75-78. 陈小燕.2010.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1):71-74. 申厚坤.2008.高职“双师”素质商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6:80-81. 田文菡、丁国钰.2010.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之探讨——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8):82-84. 文秋芳、任庆梅.2010.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趋势、特点、问题与对策——对我国1999-2009期刊文献的分析[J].中国外语(4):77-83. 王长纯.2001.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11):45-48. 张志强.2011.关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38(4):123-24. |
[1] | 徐斌.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国家意识培育[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35-41. |
[2] | 苗兴伟. 新文科背景下师范类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72-81. |
[3] | 屈文生. 新文科理念下的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意象——以“大外语”等命题为中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82-91. |
[4] | 常辉. 新文科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英语专业改革与人才培养探索[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92-96. |
[5] | 纪秀明, 曾春葙. 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改革的几个平衡点与适度性问题[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97-102. |
[6] | 徐鹰, 毕宇, 章雅青. 《词汇和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定量和定性视角》评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104-108. |
[7] | 郭鸿杰, 张达球, 丁冬. 一体三通,融创合一: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35-44. |
[8] | 潘海英, 刘淑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外语课程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45-52. |
[9] | 马炳军, 常辉. 汉语二语句法加工研究:理论与实验[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61-70. |
[10] | 陶继芬. POA“读说”模式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96-103. |
[11] | 李建波, 张格堃. 文化观念和文学典籍交相辉映——《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评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2(2): 106-110. |
[12] | 田秘, 赵永峰. 概念整合理论的批评认知语言学阐释——以“the *ly challenged”委婉构式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2(2): 84-95. |
[13] | 杨港, 彭楠. 数字时代高校外语教材研究的自传式叙事范式[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2(2): 96-105. |
[14] | 黄立鹤. 多模态范式与后疫情时代的外语教学[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1(1): 75-85. |
[15] | 郑咏滟. 后疫情时代的多语研究:反思与展望[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1(1): 64-7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