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2, Vol. 22 ›› Issue (3): 131-139.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15
出版日期:
2022-06-28
发布日期:
2022-06-07
通讯作者:
曹阳
E-mail:377246610@qq.com
Online:
2022-06-28
Published:
2022-06-07
Contact:
CAO Yang
E-mail:377246610@qq.com
摘要:
零动词存在构式是汉语存在构式的一个特殊类别。文章基于零动词存在构式的空间性特征,通过NPL和NP在空间位置上的语义关系对零动词汉语存在构式进行分类,并描写其句法语义特征。具体来说,零动词存在构式主要有部分占有型“NPL NP”、全量型“NPL NP”和周遍型“NPL NP”三类。极度空间性是零动词存在构式最凸显的语义特征,它表现在构式成分编码的“存在”场景的空间性上。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零动词存在构式所反映的认知意象进行了认知阐释,认为零动词存在构式符合认知经济原则,它是以抽象的“容器图式”为基本概念框架,通过数量结构的情境植入过程表示“存在”场景的一种构式。由于汉语看重空间性以及零动词存在构式的强空间性,我们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表“存在”义的“NPL NP”结构。
中图分类号:
曹阳, 童家伟. 零动词存在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131-139.
CAO Yang, TONG Jiawei. Zero-verbal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eatures and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2, 22(3): 131-139.
[1] | Jackendoff R. 1991. Semantic Structures[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
[2] | Lakoff G.& M. Johnson.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
[3] | Langacker R.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4] | Langacker R.W. 2008.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5] | 储泽祥等. 1997. 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 古汉语研究(4):13-20. |
[6] | 储泽祥、 王寅. 2008. 空间实体的可居点与后置方位词的选择[J]. 语言研究 28(4):50-62. |
[7] | 董成如、 许明. 2014. 存在句的语篇功能研究[J]. 外语学刊(6):70-74. |
[8] | 杜瑞银. 1982. “定名谓语”存在句[J]. 汉语学习(4):9-15. |
[9] | 杜世洪. 2018. 关于单维时间概念的多维空间语言表达的思考[J]. 英语研究(2):90-102. |
[10] | 高航. 2020a. 激进构式语法视角下名词谓语句的跨语言研究[J]. 现代外语 43(4):463-476. |
[11] | 高航. 2020b. 类型学视角下的名词谓语句考察[J]. 外语教学 41(3):16-22. |
[12] | 姜望琪. 2005. Zipf与省力原则[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7-95. |
[13] | 金明艳. 2013. 韩汉语存现句对比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
[14] | 胡文泽. 2004. 汉语存现句及相关并列紧缩结构的认知功能语法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4):1-13. |
[15] | 雷涛. 1993. 存在句的范围、构成和分类[J]. 中国语文(4):244-251. |
[16] | 娄婉娜. 2018. 汉泰语存在句对比及教学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
[17] | 牛保义. 2015. 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研究综述[J]. 外语学刊(5):16-22. |
[18] | 潘文. 2006. 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多维研究[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 | 齐沪扬. 1996. 表示静态位置的一种零动词[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125-131. |
[20] | 齐沪扬. 1998. 现代汉语的空间系统[J]. 世界汉语教学(1):22-33. |
[21] | 阮雪梅. 2019. 汉越存现句语法结构对比分析[D].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
[22] | 史又今. 2018. 汉西存在句式对比及相关偏误分析[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3] | 宋玉柱. 1982. 定心谓语存在句[J]. 汉语学习(3):27-34. |
[24] | 宋玉柱. 1988. 名词谓语存在句[J].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4):87-90. |
[25] | 帖伊、 覃修桂. 2019. 体认语言学视角下的名词谓语句研究:构式界定与认知动因[J]. 外国语文 35(5):22-29. |
[26] | 王建军. 2005. 时空在汉语存在句中的表现形态[J]. 语文研究(4):15-18. |
[27] | 王文斌. 2013. 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J]. 外语教学与研究 45(2):163-173. |
[28] | 文旭. 2014. 语言的认知基础[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9] | 文旭、 匡芳涛. 2004. 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3):81-86. |
[30] | 文旭、 刘先清. 2004. 英语倒装句的图形背景论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6):438-443. |
[31] | 张克定. 2009. 图形-背景论视角下的汉语存现构式[J]. 外国语文 25(5):8-12. |
[32] | 张克定. 2021. 抽象空间方位关系构式的结构特征与认知理据[J]. 现代外语 44(3):360-371. |
[1] | 杨雅平. 日常语言哲学的浴火重生[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1): 97-105. |
[2] | 梅轩. 含义理论视域下的道德断言新解[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17(06): 57-61. |
[3] | 陈士法, 祝丽辉, 王亚, 杨欣, 顾晓岚, 杨连瑞.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单词素名词和动词加工机制的ERP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17(06): 51-56. |
[4] | 肖若琳, 卫乃兴. 中西学者学术论文中N that-cl型式的语料库对比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17(01): 34-41. |
[5] | 瞿桃. 语言语篇与多模态语篇中的互动对比——以《傲慢与偏见》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9): 14-19. |
[6] | 雷茜, 张德禄. 格林海姆·洛雷拼贴小说《女性世界》两版封面的多模态文体对比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9): 20-25. |
[7] | 石春煦, 王振华. 多模态历史教科书中评价语义的图文双重建构[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9): 8-13. |
[8] | 刘睿, 张德禄. 中国大学生外语多元读写能力评估框架探索[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9): 26-31. |
[9] | 沈星辰, 陈新仁. 广告语言中指称模糊的认知语用解读——以汽车广告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9): 33-38. |
[10] | 王雪玉. 商业广告语篇中的身份建构变迁:历史社交语用学视角[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9): 39-43. |
[11] | 钱永红. 广告模糊语误导的社会心理机制:批评语用分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9): 44-48. |
[12] | 吴珏, 姚雅滟. 微电影广告中的模因策略探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9): 49-51. |
[13] | 范振强. 新认知语用学视域下同语的语境效果和生成动因[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7): 12-16. |
[14] | 谢妮妮. 《视觉叙事阅读》述评[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9): 74-76. |
[15] | 文旭. 语用学事业:哲学、文化与认知视野[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6): 54-5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