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4, Vol. 24 ›› Issue (1): 125-135.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1.010
孙毅, 周恬恬
出版日期:
2024-02-28
发布日期:
2024-03-11
作者简介:
孙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隐喻学与翻译学。基金资助:
SUN Yi, ZHOU Tiantian
Online:
2024-02-28
Published:
2024-03-11
摘要:
国家翻译实践论是中国学者开创的新时代译学理论。国家话语翻译作为一种自利性国家行为牵涉多重国家关切。隐喻强大的认知功能使其成为国家话语常用方式和国家话语翻译重点;隐喻丰富的联想意义同时构成了国家话语翻译的难点。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样本,在国家翻译实践论指导下探究国家话语隐喻翻译,以踵事增华,为国家翻译能力建构添砖加瓦。
中图分类号:
孙毅, 周恬恬. 国家翻译实践论视域下的隐喻英译管窥[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1): 125-135.
SUN Yi, ZHOU Tiantian. On Metaphor Translation with the Theory of the State Translation Program[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4, 24(1): 125-135.
表1
国家翻译实践论的主要内容
国家翻译实践论主要内容 | |
---|---|
定义 | 主权国家以国家名义为实现自利性战略目标而自发实施的自主性翻译实践 |
内涵 | 一种国家行为 |
属性 | 自发性、自利性、自主性 |
特征 | 民族性、系统性、权威性 |
本质 | 制度化翻译 |
理论来源 | 国家行为理论、翻译理论、文化资本和社会实践理论、管理二重性、把关人和拟态环境理论 |
主体 | 高位:政府和国家 中位:以国家或政府名义实施具体翻译活动的机构和组织 低位:直接与翻译行为相关的个体,如作者、译者和读者 |
类型 | 国家行为类型:对内型、对外型 是否跨越国界:跨国语际型、国内语际型 翻译方向:输入型、输出型 发起动机:常规国家翻译实践、战略国家翻译实践 发起时期:非战时国家翻译实践、战时国家翻译实践 |
[1] | Dagut M. 1976. Can metaphor be translate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1): 21-33. |
[2] | Dagut M. 1987. More about the translatability of metaphor[J]. Babel(2): 77-83. |
[3] |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4] | 陈汝东. 2011. 论国家话语能力[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66-73. |
[5] | 陈汝东. 2015. 论国家话语体系的建构[J]. 江淮论坛(2): 5-10,2. |
[6] | 陈汝东. 2017. 论中国国家话语的发展趋势[J]. 学术界(2): 125-135,325. |
[7] | 黄进财、 罗兹深. 2021. 概念隐喻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隐喻的韩译方法研究[J]. 外国语文(5): 17-26. |
[8] | 黄友义、黄长奇、丁洁. 2014. 重视党政文献对外翻译,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J]. 中国翻译 (3): 5-7. |
[9] | 蓝红军. 2020. 国家翻译实践——从现实需求到理论建构[J]. 外国语文(5): 112-118. |
[10] | 任东升. 2019. 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体系构建[J]. 外语研究(4): 68-73,112. |
[11] | 任东升、 高玉霞. 2015. 国家翻译实践初探[J]. 中国外语(3): 92-97,103. |
[12] | 任文、 李娟娟. 2021. 国家翻译能力研究:概念、要素、意义[J]. 中国翻译(4): 5-14,191. |
[13] | 孙毅. 2017. 国外隐喻翻译研究40年嬗进寻迹(1976-2015)[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 80-90. |
[14] | 孙毅 、 邓巧玲. 2022. 济慈“三颂”的认知诗学新诠[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5): 34-48,158. |
[15] | 孙毅、 李全. 2019. 政治隐喻与隐喻政治——基于特朗普总统就职演讲的隐喻图景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5): 35-47. |
[16] | 文秋芳. 2016. 国家话语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新领域[J]. 中国外语(6): 1,10-11. |
[17] | 文秋芳. 2017. 国家话语能力的内涵——对国家语言能力的新认识[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66-72. |
[18] | 文旭. 2014. 政治话语与政治隐喻[J]. 当代外语研究(9): 11-16,76. |
[19] | 杨枫. 2021. 国家翻译能力建构的国家意识与国家传播[J]. 中国翻译(4): 15-19. |
[20] | 赵玉倩、 杨明星. 2022. 外交隐喻的特殊属性与修辞原理[J]. 当代修辞学(3): 54-66. |
[1] | 潘艳艳. “国家翻译”与“国家翻译实践”辨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5): 148-156. |
[2] | 龚茁. 新中国宪法国家翻译实践——从外文出版社宪法单行本出发[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3): 59-65. |
[3] | 王靖潭. 国家话语能力视阈下外语学科国家意识教材观[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1): 93-102. |
[4] | 潘艳艳. 国家翻译实践视角下的国家意识及其培养[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5): 67-72. |
[5] | 李文婕. 挪威文学海外推广基金会主导的国家翻译赞助机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5): 59-66. |
[6] | 高玉霞, 任东升. 基于国家治理的翻译史书写:理据与路径[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5): 30-39. |
[7] | 赵田园, 徐秀玲. 新时代翻译能力研究的国家视角与跨界融合——兼评首届“国家翻译能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5): 121-128. |
[8] | 周忠良, 任东升. 建设中的国家翻译学——第二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高层论坛综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5): 114-120. |
[9] | 任东升, 郎希萌. 国家翻译实践视阈下的戴乃迭独译行为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6, 16(05): 81-85. |
[10] | 任东升, 马婷. 汉语经典翻译“中国英语”的文化主体地位[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2): 40-44. |
[11] | 侯国金;. 主持人语——语用翻译学何以可能[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6): 2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