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18, Vol. 18 ›› Issue (03): 100-104.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3.015
钟安林
发布日期:
2020-07-25
作者简介:
钟安林,韶关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翻译、认知语言学。电子邮箱:282632657@qq.com
基金资助:
ZHONG Anlin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本文从南禅顿教经典《六祖坛经》着手,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其中的比喻用法,从认知角度对比喻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图式映射和实体映射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出涉及禅宗核心概念的比喻特点,分析这些比喻表达背后存在的概念隐喻系统,以及比喻的使用对于南禅顿教宗旨和教义的阐释和弘扬作用。
中图分类号:
钟安林. 认知视角下《六祖坛经》中的比喻分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 18(03): 100-104.
ZHONG Anlin.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Metaphors in the Sutraof the Sixth Patriarch[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18, 18(03): 100-104.
Lakoff, G.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In O. Andrew(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251. Lakoff, G. & M.Turner. 1989.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Ungerer, F. & H.J. Schmid.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Yu, N. 1998.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蓝纯. 2012. 从认知角度看佛经《宝华经》中的比喻[J].中国外语(7):25-33. 蓝纯、高秀平. 2016. 从认知角度看《心经》和《金刚经》中的概念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17-28. 李如密. 2011.《坛经》中的教学艺术初探——读禅悟道之一[J].当代教育与文化(2):85-89. 于海玲. 2011.《坛经》中比喻手段的使用及英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7):65-67. 袁劲. 2015. 慧能的譬如观及其实践策略[J]. 五邑大学学报(2):49-52. 张子开. 2003.敦煌本《六祖坛经》的修辞[J]. 敦煌研究(1):55-60. |
[1] | 徐斌.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国家意识培育[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35-41. |
[2] | 苗兴伟. 新文科背景下师范类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72-81. |
[3] | 屈文生. 新文科理念下的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意象——以“大外语”等命题为中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82-91. |
[4] | 常辉. 新文科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英语专业改革与人才培养探索[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92-96. |
[5] | 纪秀明, 曾春葙. 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改革的几个平衡点与适度性问题[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97-102. |
[6] | 徐鹰, 毕宇, 章雅青. 《词汇和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定量和定性视角》评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104-108. |
[7] | 郭鸿杰, 张达球, 丁冬. 一体三通,融创合一: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35-44. |
[8] | 潘海英, 刘淑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外语课程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45-52. |
[9] | 马炳军, 常辉. 汉语二语句法加工研究:理论与实验[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61-70. |
[10] | 陶继芬. POA“读说”模式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96-103. |
[11] | 李建波, 张格堃. 文化观念和文学典籍交相辉映——《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评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2(2): 106-110. |
[12] | 田秘, 赵永峰. 概念整合理论的批评认知语言学阐释——以“the *ly challenged”委婉构式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2(2): 84-95. |
[13] | 杨港, 彭楠. 数字时代高校外语教材研究的自传式叙事范式[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2(2): 96-105. |
[14] | 杜世洪, 王渝. 生态翻译学的还原论与整体论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1(1): 86-96. |
[15] | 黄立鹤. 多模态范式与后疫情时代的外语教学[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1(1): 75-8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