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05, Vol. 4 ›› Issue (04): 296-299.doi: 10.16150/j.1671-2870.a1859
唐永华,吴志远,朱晓雷,缪飞,陈克敏
出版日期:
2005-08-25
发布日期:
2005-08-25
Online:
2005-08-25
Published:
2005-08-25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肠间质瘤(GIST)的CT检查方法和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9月~2005年2月间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确诊的小肠间质瘤病例20例,所有病例均作了CT增强检查和多平面重建观察,结果:病灶发生于十二指肠6例,回肠10例,空肠4例。其中10例为良性间质瘤,10例为恶性间质瘤,平扫时病灶密度通常较均匀,但也可不均匀,增强后肿瘤均明显强化,良性肿瘤直径平均为2.4cm,恶性肿瘤直径平均为7.6cm,以4cm直径为界判定其良、恶性,则符合率可达90%。结论:多层螺旋CT(MSCT)是小肠间质瘤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以饮水法充盈肠腔并作增强后双期扫描有利于提高诊断质量,根据肿块大小可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唐永华,吴志远,朱晓雷,缪飞,陈克敏. 小肠间质瘤的CT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 4(04): 296-299.
[1] | 常蕊, 杨琰昭, 孔德艳, 徐嘉旭, 曹琪琪, 杨文洁, 严福华, 董海鹏. 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方案联合KARL迭代重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胸部CT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2): 182-187. |
[2] | 肖辅国, 潘自来. 浸润前病变的CT值变化在鉴别肺纯磨玻璃结节性质的价值探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5): 521-525. |
[3] | 李晶, 冯军, 王若楠, 石海峰. CT诊断肝脏包虫病的价值及误诊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333-336. |
[4] | 宗晓福, 仇玉平, 张文娟, 俞同福,. 肺黏液性腺癌的临床及CT表现和病理特点[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4): 353-356. |
[5] | 胡蒙, 戚文骥, 宋琦, 陈克敏,.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CT表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1): 46-50. |
[6] | 陈克敏, 林晓珠, 柴维敏,. 脂肪性肝病的影像学检查[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4): 444-445. |
[7] | 费维嘉, 陈克敏,. 多排CT在结肠直肠癌术前诊断应用价值的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3): 316-320. |
[8] | 周琳, 曹华, 郑捷,. 43例皮肌炎和临床无肌病型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3): 251-254. |
[9] | 宋斌, 刘燕, 屠文刚, 王丽, 张扬, 时倩倩, 陈晓炎,. 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2): 198-201. |
[10] | 迟婧, 宋琦,. 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6): 649-653. |
[11] | 解骞, 梁宗辉, 吴娟, 顾红梅, 夏建国,.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1): 75-79. |
[12] | 王家强, 乔智红, 邱书珺, 李毅红,. 11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5): 511-513. |
[13] | 王磊君, 张华, 杨文洁, 董海鹏, 刘寉是, 陈克敏,. 胸腺上皮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其病理学分型的对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4): 382-386. |
[14] | 孙琨, 陈克敏,. 腹部淋巴瘤的CT与MRI诊断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2): 198-200. |
[15] | 董海鹏, 林晓珠, 缪飞, 张帅, 沈云, 陈克敏,. 颅脑CT能谱成像的最佳单能量选择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6): 531-53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