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男性尖锐湿疣患者2 202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皮损部位的HPV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结果: 2 202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HPV DNA阳性者有1 136例,阳性率达51.59%。HPV基因型别分布中,低危型以6型和11型阳性率较高,分别为42.78%(486/1 136)和27.02%(307/1 136);高危型以16型、52型和51型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2.06%(137/1 136)、10.83%(123/1 136)和7.22%(82/1 136)。分析感染模式发现,1 136例HPV DNA阳性患者中,以单一感染为主,占所有阳性患者的56.78%(645/1 136);多重感染模式中,以二重感染为主,占所有阳性患者的25.62%(291/1 136)。单纯低危型HPV感染患者占44.45%(505/1 136),最高可达三重感染;其次为高低危混合型感染,占34.07%(387/1 136),最高可达十重感染;单纯高危型HPV感染占21.48%(244/1 136),可达六重感染。年龄41~60岁组内阳性检出率最高(60.35%,207/343),与≤20岁组(49.00%,49/100)及21~40岁组(49.43%,819/1 657)比较, χ2值分别为4.09和13.57,P值均<0.05。比较各年龄组的感染模式发现,21~40岁组以单一基因亚型感染为主(59.71%,489/819);≤20岁组及≥61岁组以多重感染为主,百分比分别为55.10%(27/49)和59.02%(36/61)。结论: 上海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HPV DNA阳性率为51.59%,较河南、浙江及广东东莞地区低;感染亚型主要为6型、11型、16型、52型和51型,感染模式以单一亚型感染和低危型感染为主,41~60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而≤20岁和≥61岁以上人群的多重感染百分比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