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0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1-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家论坛
    皮肤型红斑狼疮的诊治进展
    邓丹琪, 杨滨宾
    2021 (01):  1-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01
    摘要 ( 377 )   HTML ( 13 )   PDF(996KB) ( 63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共识
    2020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
    中国高血压联盟《动态血压监测指南》委员会
    2021 (01):  21-3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04
    摘要 ( 973 )   HTML ( 42 )   PDF(3740KB) ( 5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解读
    简讯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1 (01):  42-42. 
    摘要 ( 102 )   PDF(104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解读
    国内外学术动态
    银屑病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进展
    黄丹, 陈崑
    2021 (01):  48-52.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07
    摘要 ( 1036 )   HTML ( 66 )   PDF(590KB) ( 1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皮肌炎合并妇科恶性肿瘤11例临床特征与短期随访结局分析
    刘畅, 曹华, 冯炜炜, 沈立翡
    2021 (01):  53-59.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08
    摘要 ( 331 )   HTML ( 5 )   PDF(760KB) ( 122 )  

    目的:分析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合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并进行短期随访,为DM患者的早期肿瘤诊断和干预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至2020年收治的11例DM合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随访结局。结果:11例DM合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涉及3种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子宫内膜癌4例(4/11),宫颈癌2例(2/11),卵巢癌5例(5/11)。根据202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妇科肿瘤分期标准,Ⅲ~Ⅳ期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8例。10例患者先确诊DM,在DM确诊之后,即接受了影像学和肿瘤指标的筛查,从而确诊了妇科恶性肿瘤,间隔时间为1周到1年不等;另1例患者初诊DM后筛查肿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盆腔及腹腔CT),未发现恶性肿瘤,但在DM随访过程中,发现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升高,在诊断DM后第21个月确诊卵巢癌。8例患者在初诊DM时行血清抗转录中介因子1-γ(transcriptional intermediary factor 1-γ,TIF1-γ)抗体检测,6例为阳性。11例患者中,除1例宫颈癌患者直接接受根治性放疗和化疗外,10例患者均接受了妇科肿瘤手术治疗。本研究的随访时间为2个月~2年,患者总生存率为100%,随访中无妇科恶性肿瘤复发, 但2例DM复发。结论:对于确诊的DM患者,如初筛未发现明显妇科恶性肿瘤征象,仍需重视随访及筛查,注意动态随访血清肿瘤标志物;DM合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其肿瘤分期往往较晚,多为Ⅲ~Ⅳ期;对于DM合并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治疗可仍以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原则为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前地塞米松暴露对极低和超低体重早产儿生存结局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申璐, 殷其改
    2021 (01):  60-65.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09
    摘要 ( 345 )   HTML ( 3 )   PDF(596KB) ( 92 )  

    目的:探讨产前地塞米松暴露对极低和超低体重早产儿出生后生存结局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产科分娩的355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新生儿为出生体重均≤1 500 g的适于胎龄儿,均直接转入本院新生儿科救治。新生儿分为超低体重早产儿(29例)和极低体重早产儿(326例),根据其出生前孕妇是否正规使用过地塞米松,再分别分为暴露组和未暴露组,比较组间早产儿间的生存结局,进一步对其中存活的298例早产儿的一般资料、出生后早期并发症以及母亲孕期并发症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研究。结果:在326例极低体重早产儿(出生体重大于1 000 g且小于等于1 500 g)中,暴露组(215例)与未暴露组(111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出生体重、胎龄、Apgar评分、胎数、分娩方式、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的死亡率低于未暴露组(9例比41例,8.1%比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4,P=0.009);2组间出生后早期并发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贫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肺炎、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体重早产儿暴露组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低于未暴露组(24.5%比37.9%、19.6%比31.0%)(P<0.05),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是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独立保护因素。极低体重早产儿暴露组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高于未暴露组(P<0.05),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是以上这些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4.332、2.813、4.88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2.443~7.681、1.316~6.014、1.609~14.849]。2组间母亲孕期的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低体重早产儿中,暴露组与未暴露组间的生存结局、一般资料、出生后早期并发症及母亲孕期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对超低体重早产儿的生存结局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影响,但可以降低极低体重早产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但同时会增加新生儿视网膜病、低血糖及败血症的发生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株分离自住院患者的CA-MRSA基因型菌株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王院霞, 姚锂凤, 郑巧平, 陈旭
    2021 (01):  66-7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10
    摘要 ( 272 )   HTML ( 4 )   PDF(510KB) ( 144 )  

    目的:分析分离自住院患者的社区获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ommunity-associated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MRSA)菌株的分子水平特征和耐药性,为监测CA-MRSA的流行及治疗、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4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从住院患者标本(入院后48 h内获取)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其mecA基因以区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MSSA),并根据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基因mec(Staphylococcal cassette chromosome mec, SCCmec)的携带情况,筛选CA-MRSA基因型菌株。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基因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 typing, MLST)等方法分析CA-MRSA菌株的分子水平特征;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指南,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CA-MRSA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并对CA-MRSA菌株是否携带杀白细胞素基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 gene, pvl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共收集到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58株,根据SCCmec分型结果,共有9株CA-MRSA,包括SCCmec Ⅳ 3株、SCCmecⅤ 6株。9株CA-MRSA菌株对多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其中有8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主要是由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erythromycin ribosomal methylase, erm(B)基因介导;有8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为卡那霉素)耐药。对9株CA-MRSA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后发现,CA-MRSA主要以t437-ST59克隆为主,其他还有t034-ST804、t127-ST1、t008-ST8、t437-ST338等克隆;9株CA-MRSA菌株中,有5株携带毒力基因pvl结论:致病性较强的CA-MRSA菌株逐渐进入医疗环境中,且对非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加,应加强对住院患者CA-MRSA分离株的监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地区14 770名孕妇在不同孕周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及安全策略探讨
    沈静, 叶珍, 王淑平, 陈慧芬
    2021 (01):  71-7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11
    摘要 ( 415 )   HTML ( 6 )   PDF(603KB) ( 156 )  

    目的:分析孕早期和孕晚期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安全对略。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来本院就诊的14 770名孕妇,分别在孕早期(≤16周)和孕晚期(≥32周)对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初筛阳性者进一步行抗体鉴定及效价检测。留取任意一次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孕妇分娩后新生儿的脐带血或静脉血,进行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检测。结果:14 770名孕妇中有63例在孕早期检出不规则抗体,孕早期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3%;至孕晚期共有97例孕妇检出不规则抗体,孕晚期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66%,孕晚期新增检出不规则抗体34例,占检出总数的35.05%,孕晚期阳性率高于孕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64,P<0.05)。孕早期和孕晚期抗体分布中,抗M抗体占比最高,分别为33.33%和34.02%,抗E抗体占比分别为12.69%和16.49%,抗D抗体占比分别为7.94%和8.25%,孕早期与孕晚期抗体分布情况基本相同( χ2=2.269,P>0.05)。63例孕早期检出不规则抗体的孕妇中,孕晚期滴度升高≥2个梯度者有11例,孕晚期效价≥64者有7例;孕晚期新增的3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的抗体效价普遍偏低,效价≥64者仅有1例。97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有12例可证实为非ABO-HDFN,8例为孕早期阳性者所分娩,其中6例为RH血型系统所致(抗D5例,抗Ec1例),症状较重,经输血或换血治疗后缓解,另2例为抗M 1例,抗S 1例;4例为孕晚期新增阳性者所分娩,症状较轻。结论:上海地区孕妇孕晚期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孕早期,而孕早期抗体阳性者的抗体效价偏高,会导致严重的HDFN;孕晚期再次检测可提高抗体检出率,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保障母婴安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1 (01):  76-76. 
    摘要 ( 100 )   PDF(107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3.0T MRI 3D-MERGE序列在评价冈上肌肌腱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曹俊涛, 胡铭, 钱平康, 屠建春, 张欢, 沈钧康
    2021 (01):  77-81.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12
    摘要 ( 313 )   HTML ( 2 )   PDF(724KB) ( 129 )  

    目的:探讨3.0T MRI三维-多回波恢复梯度回波(3 dimensional-multiple-echo recalled gradient echo, 3D-MERGE)序列在评价冈上肌肌腱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52例肩痛患者的3.0T MRI 3D-MERGE序列和常规序列[包括斜冠状位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e,T1WI)、T2WI-脂肪抑制(fat suppress,FS)、轴位T2WI-FS和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FS]影像资料,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分为Ⅰ组(冈上肌肌腱无损伤,含变性)、Ⅱ组(冈上肌肌腱轻度损伤,即撕裂<50%)、Ⅲ组(冈上肌肌腱中重度损伤,撕裂≥50%,但未完全撕裂)和Ⅳ组(冈上肌肌腱重度损伤,完全撕裂),观察各组间的3D-MERGE序列、常规序列及联合以上2种序列的扫描结果,并比较3种MRI检查方法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3D-MERGE序列、常规序列及2种序列联合检查判别冈上肌肌腱轻度及以下损伤(Ⅰ组+Ⅱ组)的诊断效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判别冈上肌肌腱中重度及以上损伤(Ⅲ组+Ⅳ组)时,3D-MERGE序列、常规序列及2种序列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0.00%、88.90%、100%,65.60%、100%、100%、64.50%,100%、90.00%、94.10%、100%。3D-MERGE序列检查及2种序列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均优于常规序列(P均<0.05),而3D-MERGE序列与2种序列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结论:与常规序列相比,MRI 3D-MERGE序列检查在诊断冈上肌肌腱中重度及以上损伤时效能较高,可作为评价冈上肌肌腱损伤程度的补充序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1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
    查晴, 于晨溪, 刘亚, 杨玲, 叶佳雯, 刘艳
    2021 (01):  82-8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13
    摘要 ( 250 )   HTML ( 2 )   PDF(838KB) ( 140 )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16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展中的作用及该过程中涉及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于术中获得冠状动脉斑块组织,根据病理学检查将冠状动脉斑块分为纤维斑块组和粥样斑块组。采用miRNAs微阵列芯片(miRNAs array)检测miR-16在冠状动脉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构建体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诱导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的模型,采用TUNEL检测、细胞计数和蛋白质印迹法来观察泡沫细胞的转化和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泡沫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的释放,用miRNAs array检测miR-16水平;最后将miR-16转染巨噬细胞,再检测泡沫细胞的凋亡情况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变化。结果:经miRNAs array检测发现,与冠状动脉纤维斑块相比,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组中的miR-16表达升高1.75倍。oxLDL诱导泡沫细胞的体外模型显示,oxLDL可促进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变,并诱导其凋亡,促进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如IL-6、IL-8、MCP-1和MMP-9)。将miR-16转染至巨噬细胞后发现,泡沫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增加(IL-6、IL-8、MCP-1和MMP-9)。结论:oxLDL可诱导泡沫细胞凋亡、炎症因子释放和miR-16高表达,而高表达的miR-16可进一步加剧泡沫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miR-16可能是抑制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靶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2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分泌物培养结果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
    王安琪, 王士礼, 郎军添, 向明亮
    2021 (01):  88-92.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14
    摘要 ( 223 )   HTML ( 4 )   PDF(615KB) ( 111 )  

    目的:调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CSOM)患者中多重耐药菌及其他病原菌的感染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224例CSO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耳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77例患者的标本培养结果呈阳性(78.57%),共检出215株菌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有72株(72/215, 33.49%),革兰阴性杆菌19株(19/215, 8.84%),真菌124株(124/215, 57.67%);检出多重耐药菌共36株(36/215,16.7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20/36, 55.5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CoNS)12株(12/36, 33.33%),铜绿假单胞菌2株(2/36, 5.56%)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及CoNS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5.10%及64.29%),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62.5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真菌感染与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及患者的性别、年龄间均无相关性。结论:本地区CSOM患者以真菌感染为主,提示抗感染治疗前应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临床医师应避免经验性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周浦地区2016年至2020年尿路感染者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检测
    孔娜娜, 张培燕, 杨德平, 金慧敏, 郑江花
    2021 (01):  93-9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15
    摘要 ( 260 )   HTML ( 2 )   PDF(575KB) ( 132 )  

    目的:分析本地区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患者病原体的构成分布及其耐药特征,为提高临床UTI的诊治水平、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UTI患者送检的晨起清洁中段尿进行分离培养,确定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收集的3 543份清洁中段尿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体810株,检出率为 22.9%,其中革兰阴性菌558株(68.9%);革兰阳性球菌113株(14.0%);支原体128株(15.8%);真菌11株(1.4%)。细菌以大肠埃希菌(337株,41.6%)和肺炎克雷伯菌(67株,8.3%)为主,而在检出的支原体中,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有86株(10.6%)。大肠埃希菌的占比从2016年的34.9%上升至2020年的57.3%,占比逐年上升。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强,耐药率均低于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8.3%和55.2%;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全耐药,均高于粪肠球菌对以上这些抗生素的耐药率,粪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3.3%和64.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磺胺类、糖肽类及常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耐药率均低于5%;UU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69.9%,但对米诺环素和强力霉素敏感。结论:上海周浦地区UTI患者所分离出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占比逐年升高;所有分离病原体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需引起临床注意;定期对本地区UTI病原体进行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影像学技术在皮肌炎内脏受累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张诗敏, 吴海曦, 杜联军, 胡赟赟, 曹华
    2021 (01):  98-10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16
    摘要 ( 216 )   HTML ( 4 )   PDF(686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身体成分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李少博, 杨迪, 韩峻峰
    2021 (01):  104-108.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17
    摘要 ( 130 )   HTML ( 1 )   PDF(566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1 (01):  108-108. 
    摘要 ( 97 )   PDF(100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线上线下混合实验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技术实验课中的实践
    梁璆荔, 李莉, 吴洁敏, 陈宁, 刘湘帆, 姜晓星, 倪培华
    2021 (01):  109-112.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18
    摘要 ( 186 )   HTML ( 1 )   PDF(791KB) ( 1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书讯
    2021 (01):  112-112,116. 
    摘要 ( 87 )   PDF(282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联合传统教学法的应用
    郑文芝, 董素芳, 李永莉, 王前, 吴洁
    2021 (01):  113-11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1.019
    摘要 ( 139 )   HTML ( 3 )   PDF(559KB) ( 166 )  

    目的:研究《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法的联合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本研究在基本技能和综合设计模块的实验教学中引入翻转教学模式,同时采用传统教学法作为补充和对照,并建立相应的实验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结合过程性评价,系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自学能力。在2014年至2017年共400名学生中,将自愿参与翻转课堂的160名学生作为研究组(翻转课堂联合传统教学法),余240名作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法),评估2组的成绩,并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接受传统教学法与翻转课堂联合传统教学法的学生成绩考核比较,平时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终结性实验考核环节,参与翻转课堂的同学成绩优秀加良好的百分率高于单纯传统教学组(P<0.01),学生创新力较传统教学法组强(67/160),且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70%参与翻转课堂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但翻转课堂组出现考核不及格的学生,传统教学法组学生无考核不及格。结论:作为传统教学法的补充,翻转课堂可促进师生共同努力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但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且短时间内评价效果并不明显,需要借鉴更多长期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