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欧美国家的发病率在10%~30%之间,而中国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约为10%。近年我国的GER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检查方法包括pH监测及pH阻抗、内镜检查、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试验简及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内镜能直观观察病变,但灵敏度稍差;PPI试验简便易行但不能确诊;问卷调查主观性强;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可评估喉咽反流,但受限于酶降解。以上各项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各有不同。问卷调查在诊断DERD方面表现良好,灵敏度为77.50%,特异度为87.31%;唾液胃蛋白酶检测诊断GERD的灵敏度为73.0%,特异度为88.3%;PPI试验适用于有典型反流症状患者,但非典型症状患者的应答率显著下降。反流、烧心并非GERD所特有的症状,其他疾病也可有这2个症状,如贲门失弛缓症、功能性烧心、反流高敏感、嗜酸性食管炎等,有时会被误诊。同时,GERD是一项涉及多种致病因素、病理生理机制的复杂的综合征,临床医师在制定治疗策略时,也应该针对不同表现类型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未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新技术的应用,个体化精准治疗将成为GERD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