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0, Vol. 5 ›› Issue (06): 514-516.doi: 10.16138/j.1673-6087.a0657
段玉香, 白春学, 蒋进军,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病例:患者,女,37岁,因"发热、咳嗽11 d,加重伴气急、痰血5 d"入院。该患者既往身体健康,于2009年11月9日起病,咳嗽,发热,体温38.5℃,有畏寒,无寒战。查血常规示白细胞7.3×109/L,中性粒细胞0.894。胸片提示未见异常。予
段玉香, 白春学, 蒋进军,. 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分析及综述[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6): 514-516.
[1] | 陈宏, 沈银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治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4): 530-534. |
[2] | 胡颖, 包玉洁, 白玉盘, 陆观珠, 成亚娇, 郭竹英, 许洁. 67例成人EB病毒感染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1): 74-79. |
[3] | 李文刚, 方瑶, 涂波, 屈磊, 吴丹, 赵鹏, 张洁利, 陈威巍,. 群体性人55型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2): 65-70. |
[4] | 周妍, 顾祎.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6): 612-616. |
[5] | 郑江花, 夏前林, 单孟林, 卢洪洲,. 活化特异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法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潜伏结核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273-277. |
[6] | 李景业, 刘少伟, 李新, 温丹, 陈丽竹, 郭雪原, 白英, 蒋晨曦, 龙德勇, 喻荣辉, 汤日波, 桑才华, 张婷, 阮燕菲, 刘念, 白融, 杜昕, 董建增, 马长生,.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1): 15-19. |
[7] | 赵红, 成军,. 病毒感染与细胞自噬的调节关系的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5): 401-403. |
[8] | 秦阳华, 沈茜,. 机体抗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系统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5): 409-413. |
[9] | 钱桂生, 陈旭昕,.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6): 460-463. |
[10] | 宋元林, 白春学,.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6): 464-469. |
[11] | 白春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医学的重点[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6): 453-454. |
[12] | 白春学, 董春玲, 蒋进军,.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现状和改进[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6): 455-459. |
[13] | 黄英姿, 邱海波,.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策略的现状与挑战[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6): 470-475. |
[14] | 李欣,.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6): 476-479. |
[15] | 宋振举, 白春学,. 我国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6): 496-49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