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2, Vol. 7 ›› Issue (02): 77-81.doi: 10.16138/j.1673-6087.a1350
殷卫海, 马英鑫, 陈贺愈, 吴丹红,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脑卒中是造成死亡和终生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以往的研究已使我们对此疾病机制的理解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有很多关键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有效治疗方法仍十分匮乏。由于脑卒中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对其机制的研究及新治疗方法的探索有重大意
殷卫海, 马英鑫, 陈贺愈, 吴丹红,. 氧化应激、PARP-1和NAD~+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 7(02): 77-81.
[1] | 周荣 综述 高伟成 审校. 老年性上睑下垂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 18(3): 281-. |
[2] | 刘洋 徐慧 刘蔡钺 杨雅骊. 氢分子医学在皮肤美容的应用进展 [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3): 278-. |
[3] | 梁亚丽, 赵海港, 项广宇.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1年不良预后的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62-566. |
[4] | 刘安平, 凌枫, 史超, 孙璟. 上海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识别模型的建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75-479. |
[5] | 陆春华, 王凯, 曾贞, 张琴, 何雯, 郑春红, 张晓, 李果. 三维打印分指板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手指痉挛的疗效评价[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4): 255-260. |
[6] | 王晨琛, 杨文波, 华玮, 陈晔芬, 苏秀秀, 龚俊世, 方跃华. 左心耳解剖形态、功能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2): 151-156. |
[7] | 钟伙花, 屈剑锋, 肖卫民, 陈仰昆, 丘东海, 罗根培,.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肌钙蛋白I升高的相关因素和预后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5): 289-293. |
[8] | 朱红灿, 高萌, 张新凯,.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5): 264-268. |
[9] | 邵文涛, 孙海东, 王起晗, 刘倩, 蒋兆彦, 顾爱华. 盐酸小檗碱缓解高胆固醇所致肝脏损伤的机制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311-317. |
[10] | 安德伟, 王彦, 李燕, 朱鼎良,. 9p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无症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联[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3): 147-152. |
[11] | 徐海琴, 王凯, 何国霞, 金培勇, 孙鑫昊, 傅前矿,. 不同时期脑卒中康复教育对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6): 395-398. |
[12] | 冯蓓蕾, 王刚, 陆逸莹, 王翘楚,. 花生枝叶水煎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2): 115-119. |
[13] | 陈祎, 史诗, 梁冬丽, 王朝霞, 乔中东. JAK-STAT通路介导gx-50针对神经元的抗氧化保护作用的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6, 34(1): 16-23. |
[14] | 胡建荣, 许华俊, 李庆云, 李春雷, 孙娴雯, 张秀娟,. 细颗粒物加重吸烟大鼠肺组织损伤及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80-385. |
[15] | 汪佳璐, 买地娜依·库得来提, 王变, 唐文静, 徐仁应, 万燕萍, 蔡威, 沈秀华,.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改善高脂饮食大鼠体重及相关代谢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309-31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