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7, Vol. 2 ›› Issue (06): 380-383.doi: 10.16138/j.1673-6087.a0914
张训,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脓毒血症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基础病严重,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者增多,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脓毒血症的病死率增加了13倍,由脓毒血症导致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在过去10年的发生率增加了137%。法国一个多中心研
张训,. 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与连续肾脏替代治疗[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7, 2(06): 380-383.
[1] | 王雪洁, 陈孜瑾, 杜雯, 顾飞飞, 俞海瑾, 张文, 陈晓农. 不同病原菌致血流感染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1): 22-26. |
[2] | 田芮, 刘嘉琳, 瞿洪平,.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正五聚蛋白3水平的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5): 313-316. |
[3] | 王一梅, 滕杰, 沈波, 许佳瑞, 姜物华, 於佳炜, 胡家昌, 丁小强. 院内实时监控系统显著提高住院急性肾损伤患者识别率[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6): 596-600. |
[4] | 丁峰, 张琪, 马绍骏, 王文姬.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新进展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4): 347-352. |
[5] | 赵峰波, 李田静, 赵红, 郭加旺, 张建国,. 肾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356例临床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10(03): 177-180. |
[6] | 邹彦芳, 张文, 陈楠,. MicroRNA在急性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4): 478-482. |
[7] | 李磊, 闵东, 武钧, 张泓, 张如愿, 瞿洪平, 汤耀卿,. 腹腔高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影响与机制初探[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 18(03): 269-274. |
[8] | 李艳秀, 王勇, 左祥荣, 曹权,. 早期短时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06): 673-677. |
[9] | 张璐, 陈楠,. 尿液生物标志物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6): 575-579. |
[10] | 那宇, 高月花, 韦加美,. 急性肾损伤分期及生物标志物[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3): 207-209. |
[11] | 王鹏飞, 沈玲红, 何奔,.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3): 268-272. |
[12] | 滕杰, 丁小强,. 急性肾损伤的定义、诊断及治疗现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6): 485-488. |
[13] | 刘伟,汤耀卿,毛恩强,秦帅,闵东,瞿洪平. 外科脓毒血症病人血磷水平变化的初步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5): 400-40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