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9, Vol. 4 ›› Issue (02): 144-147.doi: 10.16138/j.1673-6087.a0520
杨瑞, 常春康,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存在于成体骨髓中的一种非造血干细胞(HSC),是骨髓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作为滋养层支持HSC的生长,而且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相应组织的细胞。由于MSC具有易于分离、扩增及体外操作
杨瑞, 常春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若干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 4(02): 144-147.
[1] | 雷杰,何承建,贺梦吟. 三磷酸腺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6): 389-392. |
[2] | 宋楠,何爱娟. 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5): 318-334. |
[3] | 徐勇,刘春燕,刘延群,李亚强,段亮,姜格宁. 激光打孔脱细胞基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气管软骨[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2): 72-76. |
[4] | 王尹民,王秀侠,刘菲,杨军. 脂肪干细胞在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展望[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2): 97-100. |
[5] | 邱超,郑亚妮,许硕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周围神经损伤后施旺细胞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1): 28-52. |
[6] | 马彦, 臧爱萍, 杨焕凤, 侯健,. 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应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2): 124-128. |
[7] | 赵丹丹,陶然,刘豫,曹谊林,周广东. bFGF对hBMSCs增殖及成软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 13(6): 318-321. |
[8] | 黄晓,陈晖,刘玉健,汪俊. 趋化因子SDF-1促进基于内源性干细胞归巢的初步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 13(5): 287-298. |
[9] | 王雪鹃,. PET/CT淋巴瘤临床研究新视角[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5): 339-343. |
[10] | 赵丹阳,姜闻博,张海峰,杜朝,杜子婧,韩冬. BMSCs联合3D打印PLLA支架促进兔颅骨PDO的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 12(6): 340-352. |
[11] | 张磊,付炜,张文,白洁,冯蓓,唐梓清,张海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内皮细胞平面共培养促进微血管网形成的初步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 12(5): 269-280. |
[12] | 许鹏,唐郑雅,陆阳,周广东,刘伟,曹谊林,张文杰. 骨髓单个核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大鼠皮瓣存活率的比较[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 11(2): 90-94. |
[13] | 周权,祁美武,张智勇,周广东,叶金艳,周晓. 家兔作为胎龄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 11(2): 99-103. |
[14] | 吴越女, 胡炯,. 丙戊酸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调控作用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10(03): 199-204. |
[15] | 张冬青,. 干扰素-β/抗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抗干预类风湿关节炎机制的新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2): 99-10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