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10, Vol. 15 ›› Issue (01): 43-46.doi: 10.16139/j.1007-9610.a2425
刘磊, 郭善禹, 戚晓亮, 朱晨芳, 龚鼎铨, 顾岩,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重建不同术式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再造44例。其中一期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者27例,横向腹直肌肌皮瓣移植者17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2.5个月,两种重建方式在客观效果评价、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腹直肌肌皮瓣组的主观效果评价优于背阔肌肌皮瓣组(P=0.0462)。结论:背阔肌肌皮瓣和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仍是目前乳房重建的常用术式。而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与背阔肌皮瓣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刘磊, 郭善禹, 戚晓亮, 朱晨芳, 龚鼎铨, 顾岩,. 乳腺癌术后肌皮瓣重建术44例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15(01): 43-46.
[1] | 朱芳 徐喆 王先明 宋达疆 李赞 何建怀 屈洪波. 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行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50例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 18(5): 377-. |
[2] | 刘淼, 沈燕, 傅晓红, 胡姣姣, 陈庆庆, 应涛.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不同大小病灶乳腺癌的比较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3): 229-233. |
[3] | 余明薇 王慜 王倩 袁斯明. 低位背阔肌肌皮瓣在肩背部及上肢软组织深度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 18(2): 111-. |
[4] | 陈诗锐 徐媛 顾军 袁斯明. 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5): 394-. |
[5] | 闫冰, 王海飞, 曹云云, 牛建梅.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对照及误诊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4): 386-390. |
[6] | 田宝星,潘赟昊,曹丽辰,鲍婉婷,赵峰,徐华,冯少青,章一新,郭善禹. 乳腺癌根治术后一期乳房重建10年随访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3): 168-170. |
[7] | 金贻婷, 储呈玉, 张薇, 富丽娜, 汤伟军, 董佳生, 徐华, 邹强. CTA预选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的受区血管[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4): 330-336. |
[8] | 梁尊鸿,潘云川,林志琥. 带蒂背阔肌肌皮瓣早期修复颈部电烧伤深度创面[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 12(5): 297-299. |
[9] | 夏冰清, 柴维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5): 528-531. |
[10] | 郑厚兵,单秀英,陈祥锦,张惠灏,朱有志,王美水,王彪. 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术后二期乳房再造中的应用[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 11(2): 61-63. |
[11] | 陈峰, 边林莉, 沈霞平,. 激素受体表达在乳腺癌空芯针穿刺与手术切除标本符合率的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3): 242-245. |
[12] | 丁锦华, 吴伟主, 甘咏莉,.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α-36表达及临床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2): 166-169. |
[13] | 王玮, 柴维敏, 孙琨, 吴佳毅, 费晓春, 沈坤炜, 李亚芬, 陈伟国, 何建蓉, 黄欧, 陈小松, 朱丽,.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钙化灶的诊断价值[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2): 162-165. |
[14] | 厉红元,.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技术[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 19(05): 377-379. |
[15] | 苏瑛, 邵清, 单海琳, 夏锴, 李向荣, 陈一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一期乳房重建(附20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 19(05): 422-42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