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7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临床营养指南与临床实践的差距与应用
    蔡威,
    2012 (02):  93-94.  DOI: 10.16139/j.1007-9610.a2803
    摘要 ( 180 )  
    随着各临床学科不断推出疾病治疗指南,临床医师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指南尤显重要,下面就我们对指南的理解和应用与大家共同探讨。为什么要指南临床营养指南中的每一句指南用语是在前人临床研究证据中产生。证据有强也有弱,甚至只有临床专家们的经验,相同的研究可能产生不同的结论。因方法不同,应用剂量不同,观察时间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视肠外营养相关肝病的防治
    曹伟新,
    2012 (02):  95-97.  DOI: 10.16139/j.1007-9610.a2804
    摘要 ( 264 )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类治疗措施、手术和护理技术的进步让更多的病人能接受日益复杂的治疗和手术,而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与病人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自1968年Dudrick等描述了第1例新生儿长期应用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报道后,PN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肿瘤病人恶病质发生机制及营养治疗
    吴国豪,
    2012 (02):  98-101.  DOI: 10.16139/j.1007-9610.a2824
    摘要 ( 226 )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相当高,部分病人常有恶病质征象,表现为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晚期还会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和器官衰竭。恶病质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致死因素,直接影响肿瘤疗效,增加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预后。因此,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科危重病人的营养与代谢调控
    王新颖,
    2012 (02):  102-104.  DOI: 10.16139/j.1007-9610.a2805
    摘要 ( 262 )  
    外科危重病人代谢变化比较明显,常引发病人全身炎症反应及热量需求的显著增加,导致分解代谢增强及无脂细胞群迅速减少[1]。这类病人常在发病后出现营养物质摄入减少,蛋白质丢失明显增加,再加之疾病引起的神经内分泌改变,进一步增加了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目前已有临床试验证实,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能降低应激状态下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肝移植病人的围手术期营养干预
    夏强, 陈小松,
    2012 (02):  105-107.  DOI: 10.16139/j.1007-9610.a2809
    摘要 ( 137 )  
    儿童终末期肝脏疾病中常见的是先天性胆道闭锁,全球各地均有发生,推测其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1/8000~1/14 000,女性发病率略高。到2011年底,我科共实施91例儿童肝移植,其中胆道闭锁85例,其他终末期肝脏疾病有特发性肝纤维化2例,重型肝炎2例,肝内胆道结石2例。国外资料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脂肪乳对人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奚秋磊, 吴国豪,
    2012 (02):  108-112.  DOI: 10.16139/j.1007-9610.a2806
    摘要 ( 334 )  
    目的:观察3种不同类型的脂肪乳剂[Intralipid(LCT)、Kalu(LCT/MCT)及Clin Oleic(LCT/MUFA)]在体外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中性粒细胞(PMN),置于培养液中,分别加入3种脂肪乳剂,每种脂肪乳剂分对照和4种不同浓度(0.01%、0.1%、1%、10%)。利用PMN吞噬酵母菌的方法测定其吞噬功能;利用琼脂糖平板实验测定PMN的趋化功能;利用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实验测定PMN氧呼吸爆发时氧自由基的产生情况。结果:①随着浓度的增加,LCT组和LCT/MCT组PMN的吞噬功能明显下降,而LCT/MUFA组的下降程度小于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锌-α2-糖蛋白与胃肠癌及恶病质的相关性研究
    黄钟琳, 张波, 吴国豪,
    2012 (02):  113-119.  DOI: 10.16139/j.1007-9610.a2825
    摘要 ( 176 )  
    目的:研究锌-α2-糖蛋白(ZAG)在胃肠癌病人与良性疾病病人体内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伴有恶病质与不伴有恶病质的胃肠癌病人体内的表达情况,分析ZAG与胃肠癌及其引起的恶病质状况的相关性。分析不同组织中ZAG的含量与血清、尿液中含量的相关性,探讨体内ZAG的主要来源。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4月~10月的住院病人,分为肿瘤恶病质组、肿瘤非恶病质组以及良性对照组,各组均为40例。收集病人的血清、尿液、腹壁皮下脂肪组织及肿瘤组织4种标本,采用ELISA竞争法定量测定这4种标本中ZAG的含量,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脂肪及肿瘤组织中ZAG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胃肠癌病人血清及尿液中ZAG含量的均数分别为152.2μg/mL、158.3μg/mL,而良性对照组分别为27.1μg/mL与26.1μg/mL,两者差异显著(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痛悼念成乃昌主任
    2012 (02):  119.  DOI: 10.16139/j.1007-9610.a2811
    摘要 ( 217 )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缅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学期刊社编辑部主任、上海市期刊协会(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常务理事及医学期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乃昌同志。成乃昌同志因病于2012年1月18日23时45分不幸逝世,享年57岁。成乃昌同志,上海市奉贤人,1955年8月6日出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炎症反应抑制作用
    李杨, 王新颖, 李宁, 黎介寿,
    2012 (02):  120-124.  DOI: 10.16139/j.1007-9610.a2812
    摘要 ( 264 )  
    目的:研究在复苏前静脉输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的抑制以及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n=60,(250±30)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休克组、休克复苏组、ω-6组、ω-3组。氯胺酮腹腔麻醉后,暴露右侧股动静脉并插管,诱导休克,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35~40 mm Hg间,持续60 min。后利用回输1/2失血量的全血和Ringer液进行复苏,复苏过程持续30 min,平均动脉压维持在休克前的90%,ω-6组和ω-3组在复苏前30 min经尾静脉注射脂肪乳和鱼油(0.2 g/kg)。各组分别在复苏后30 min和4 h处死50%大鼠,取血清、肺标本。结果:ω-3组大鼠血清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肺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并明显低于其他3组;血清GSH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ω-3组肺组织病理评分及湿重/干重比明显低于休克组、休克复苏组及ω-6组。结论:复苏前给予ω-3PUFAs制剂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并减轻肺损伤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探讨
    刘辰, 蔡晓晨, 程合, 虞先濬, 倪泉兴,
    2012 (02):  125-129.  DOI: 10.16139/j.1007-9610.a2813
    摘要 ( 549 )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病人营养状态的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PD术后营养支持的意义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在2008年至2011年间,按特定筛选标准入组40例病人。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PD术后病人EN和PN支持模式后的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PN组和EN+PN组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在术前1 d,术后第7、10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白蛋白水平在术后第7、10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EN+PN组并发症总数明显少于PN组(P<0.05)。PN组病人出现肝功能损害机会较大(P<0.05),EN+PN组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PN组,住院费用也明显少于PN组(P<0.01)。结论:PD术后病人PN和EN支持对营养状况都有明显改善作用,PN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相对EN有一定优势,但长期应用存在较多不利因素,在胃肠功能恢复后,应尽早行消化道EN,并以EN和PN联合方式进行术后营养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年度上海期刊编校质量检查被评为优秀
    2012 (02):  129.  DOI: 10.16139/j.1007-9610.a2814
    摘要 ( 286 )  
    2012年1月5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了《关于2011年上海开展期刊编校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瑞金医院期刊社《外科理论与实践》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期刊编校质量检查中被评为优秀。依据《出版管理条例》及《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2011年4月至11月,对上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埃罗替尼和塞来昔布抑制胆管癌生长和血管生成
    李勤裕, 施敏敏, 彭承宏,
    2012 (02):  130-134.  DOI: 10.16139/j.1007-9610.a2826
    摘要 ( 249 )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埃罗替尼与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胆管癌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协同抑制作用。方法:联合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selective tyrosine kinaseinhibitor,EGFR TKI)埃罗替尼和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作用于胆管癌细胞株QBC939荷瘤裸鼠,评价药物体内作用效果。结果:埃罗替尼、塞来昔布联合用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与对照组、埃罗替尼、塞来昔布单药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伴随EGFR下游活性蛋白p-MAPK的下调和VEGF、Ki-67表达的降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降低。结论:埃罗替尼、塞来昔布抑制胆管癌荷瘤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两者具协同作用。靶向抑制EGFR和COX-2通路可以作为胆管癌的潜在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移植中肝脏左旋显露手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金佳斌, 任家俊, 沈柏用, 陈皓, 邓侠兴, 祝哲诚, 程东峰, 谢俊杰, 申川, 詹茜, 彭承宏,
    2012 (02):  135-138.  DOI: 10.16139/j.1007-9610.a2815
    摘要 ( 286 )  
    目的:通过观察肝移植中切肝阶段采用肝脏左旋显露手法时下腔静脉压力及其他循环指标的变化,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原位肝移植的手术病人18例,分别记录进腹后左侧旋转肝脏时的下腔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等循环指标;测定病人术前至术后肾功能指标。结果:18例肝移植均顺利进行,所有病人术后愈合良好,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病人心率和下腔静脉压在肝脏旋转后显著升高(P<0.01)。肾灌注压则在旋肝后显著降低(P0.05),但旋转后2阶段(第2次左旋)出现了显著变化(P0.05)。结论:无论是经典式还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中采用肝脏左旋显露手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显露右半肝及肝后下腔静脉的方法。该法可避免传统手法对肝后下腔静脉的机械性损伤,不会引起术中全身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对术后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间质瘤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附35例报告
    王昕海, 吴双杰, 李孟军, 辛国明, 唐一帆,
    2012 (02):  139-142.  DOI: 10.16139/j.1007-9610.a2827
    摘要 ( 416 )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35例胃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进行报道,探讨该病复发转移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前诊断正确率为68.6%肿瘤,中位直径7.0(1.5~14.0)cm。行胃楔形切除9例,胃部分切除23例,全胃切除3例;术后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9例。CD117(+)100%,CD34(+)90.9%,Vim(+)79.3%,SMA(+)42.9%,S-100(+)26.9%。术后有6例出现复发转移,其中1例进行了再次手术。2例出现肝转移,3例后腹膜转移,1例腹腔广泛转移;2例死亡,4例带瘤生存。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5 cm、核分裂象≥5/50 HPF以及高危病人为胃GIST复发转移的预测因素。结论:胃GIST高危病人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大,即使出现复发、转移,也应积极再次手术,同时高危和复发转移者应配合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盛卫忠, 刘寒, 纪元, 吴海福, 楼文晖,
    2012 (02):  143-146.  DOI: 10.16139/j.1007-9610.a2828
    摘要 ( 286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35例胃间叶源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等。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使用内镜下线型切割闭合器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27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8例手术采用术中胃镜的双镜治疗。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手术时间90(60~1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2.1±23.6)(10~200)mL,肿瘤平均大小(35.4±13.5)(10~62)mm,肿瘤切缘术中冷冻及术后石蜡病理均为阴性。术后病理胃间质瘤26例、胃神经鞘瘤5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脉管瘤1例、胃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3±1.3)(4~10)d,无术后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12~43)个月,所有病人均无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叶源性肿瘤是安全、微创、有效的,应作为此类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预后小肠间质瘤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林孝怡, 王正廷, 钟捷,
    2012 (02):  147-150.  DOI: 10.16139/j.1007-9610.a2829
    摘要 ( 274 )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小肠间质瘤病人组织蛋白质质点,寻找判断小肠间质瘤预后的候选蛋白质。方法: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小肠间质瘤组织各5例,经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总蛋白质,运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对差异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比较蛋白质组学共鉴定出蛋白质28个(预后不良组中9个蛋白质表达上调,19个蛋白质下调)。预后不良组小肠间质瘤组织中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血清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 2,HP-2)和微管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不同预后小肠间质瘤组织的蛋白质谱存在差异,stathmin和HP-2及微管蛋白可能成为判断小肠间质瘤病人预后的3种因子,为今后小肠间质瘤病人的临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对MKN-28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
    范修珂, 黄玮, 冯波, 周厚民, 王蒲雄志, 赵红超, 郑民华, 胡伟国,
    2012 (02):  151-156.  DOI: 10.16139/j.1007-9610.a2830
    摘要 ( 181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AngⅡ对AT1R高表达胃癌细胞(MKN-28)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AT1R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应用不同浓度的AngⅡ(10-10~10-5mol/L)、AT1R阻滞剂(氯沙坦)以及Ang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R)阻滞剂(PD123319)作用于MKN-28细胞,以CCK-8法测定各处理组细胞的相对数目,计算增殖促进效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周期变化,计算各处理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AT1R在多数胃癌细胞株中表达,其中MKN-28细胞株表达量最高,AngⅡ可明显促进MKN-28细胞增殖以及G1期细胞向S、G2期转化,氯沙坦可明显抑制AngⅡ对MKN-28细胞的促增殖及促进G1期细胞向S、G2期转化的作用,PD123319无此作用。结论:AngⅡ通过AT1R明显促进MKN-28细胞增殖,促进G1期细胞向S、G2期转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内翻抽剥法预防大隐静脉剥脱术中隐神经损伤
    秦晶, 赵子夜, 梅志军,
    2012 (02):  157-159.  DOI: 10.16139/j.1007-9610.a2816
    摘要 ( 327 )  
    目的:探讨改良内翻抽剥法在大隐静脉抽剥过程中隐神经损伤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内翻抽剥法治疗大隐静脉属支曲张250例(350条肢体),技术要点包括:①选用超长(300 cm)小口径(2.6 mm)抽剥器确保内翻抽剥;②尽可能在切口以远低位切断踝部大隐静脉,保证有足够长度的静脉残端与抽剥器固定;③先剥脱曲张属支再抽剥主干以减少抽剥过程中属支对主干的牵扯。结果:本组全部完成大隐静脉自踝至腹股沟全程内翻抽剥。并发症包括腹股沟血肿1例,术后1周时出现隐神经损伤症状1例。结论:手术技巧改良提高了大隐静脉内翻抽剥技术成功率,可较好地预防隐神经损伤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动脉弓三分支型移植物在血管模拟装置中的腔内修复实验
    林晨, 陆清声, 王烈, 黎成金, 景在平,
    2012 (02):  160-163.  DOI: 10.16139/j.1007-9610.a2817
    摘要 ( 371 )  
    目的:研究一体化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腔内移植物在新型血管模拟装置中模拟腔内修复主动脉弓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并制作主动脉弓一体化三分支型覆膜支架,其分支针对主动脉弓上的3个分支动脉;用新型血管模拟装置测试此种移植物,优化移植物的腔内操作,评估移植物在模拟装置内释放的可行性。结果:新型血管模拟装置运作正常,移植物可顺利装载入输送系统并导入血管模拟装置内释放,其主体和分支在位良好。结论:设计制作了新型主动脉弓分支型移植物,其输送系统能顺利将移植物送达靶血管准确位置;新型体外血管模拟装置能模拟人体血管腔内环境并对上述移植物进行体外测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外科术式介绍:肝脏左旋显露法
    彭承宏, 金佳斌,
    2012 (02):  164-165.  DOI: 10.16139/j.1007-9610.a2818
    摘要 ( 235 )  
    肝脏外科手术中,右肝后方的显露非常困难,尤其是肝脏体积较大或右肝肿瘤较大时更为困难。紧邻肝后下腔静脉的肿瘤切除或肝移植术中的病肝游离,特别是背驮式肝移植时,必须有良好的肝后显露。目前采用的显露方法是由手术者或助手将肝脏向左或向上直接推移,由于切口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5例诊治分析
    侯荣山, 魏敏, 陈伟国,
    2012 (02):  166-168.  DOI: 10.16139/j.1007-9610.a2819
    摘要 ( 192 )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是指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独立原发癌灶,根据发生间隔时间的长短分为同时性乳腺癌(间隔时间≤6个月)和异时性乳腺癌(6个月<间隔时间6个月为界判定同时或异时性双侧乳腺癌。近年由于对乳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切除的时机
    张卫中, 辛栋轶, 周志军, 沈洁,
    2012 (02):  168-170.  DOI: 10.16139/j.1007-9610.a2820
    摘要 ( 220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需采用胆囊切除手术来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和急性胆囊炎发作,但对胆囊切除的时间尚存在争议。早期胆囊切除术对病人的打击较大,且胆囊局部炎症严重,影响胆囊的顺利切除,而延迟胆囊切除术则可能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复发风险[1]。国内外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均指出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宜在同期住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中电刀对甲状旁腺功能及血钙的影响
    应江伟,
    2012 (02):  171-172.  DOI: 10.16139/j.1007-9610.a2821
    摘要 ( 227 )  
    在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中,暂时性低钙血症在甲状腺外科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手术中频繁使用电刀导致甲状旁腺缺血引起甲状旁腺功能的损伤。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间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的175例病人资料,在分离、切除甲状腺中不使用电刀,明显减少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切除一期缝合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体会
    邵小彬,
    2012 (02):  173.  DOI: 10.16139/j.1007-9610.a2822
    摘要 ( 212 )  
    肛瘘是继发于肛周脓肿的慢性疾病,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一般分为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这两种肛瘘又都分为复杂性肛瘘和单纯性肛瘘。传统手术对肛瘘治疗采用切开或挂线的方法[1],但这两种方法都有愈合时间长、病人痛苦大的缺点。为了弥补这些缺点,近年来越来越多肛肠科医师尝试切除肛瘘后一期缝合切口,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我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真菌败血症:附44例报告
    张伟, 林兆奋, 单红卫,
    2012 (02):  174-176.  DOI: 10.16139/j.1007-9610.a2808
    摘要 ( 283 )  
    近年来,医院内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尤其在ICU病房[1]。真菌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及早识别高危病人,并实施早期经验性治疗有望改善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ICU中经血培养检出真菌的4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我院ICU真菌败血症病原菌的构成比、入侵途径及耐药情况,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外科危重病人营养代谢的影响
    武超, 王新颖,
    2012 (02):  177-179.  DOI: 10.16139/j.1007-9610.a2807
    摘要 ( 227 )  
    1977年,Kramer发明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并应用于临床,随后衍生出一系列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技术,逐渐在血液透析领域中推广。CBP是一种体外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其基本原理是以弥散、对流为驱动力,采用高通透性膜(可允许分子量为30~50 ku的分子通过),非特异性地清除炎性介质,从而减轻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与胃干细胞关系的研究现状
    姜浩, 邹小明,
    2012 (02):  180-183.  DOI: 10.16139/j.1007-9610.a2831
    摘要 ( 171 )  
    胃癌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其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而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传统肿瘤学观点认为,肿瘤组织中每个肿瘤细胞都具有无限增殖和形成克隆瘤灶的能力,而新近提出的"肿瘤干细胞学说"为胃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对干细胞与肿瘤关系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尿生殖功能影响的评价
    施毅卿, 赵任,
    2012 (02):  184-186.  DOI: 10.16139/j.1007-9610.a2832
    摘要 ( 242 )  
    随着Heald等[1]提出的直肠系膜全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手术标准确立和广泛应用,直肠癌的生存期得到延长,局部复发率下降。当前,如何提高直肠癌手术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成为外科医师的研究热点。排尿和性功能障碍是中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外科技术不断进步,但其发生率仍分别为0~30%[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I3K/AKT信号通路与结肠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勇, 陈腾,
    2012 (02):  187-190.  DOI: 10.16139/j.1007-9610.a2833
    摘要 ( 378 )  
    丝/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是多个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中枢效应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其磷酸化修饰产生快速的细胞内变化来应对环境的改变,而磷酸化修饰作用的失调导致癌蛋白异常活化是细胞恶性转化及肿瘤发生的重要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NA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阎九亮, 金忱,
    2012 (02):  191-194.  DOI: 10.16139/j.1007-9610.a2834
    摘要 ( 238 )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统计,美国1996~2004年胰腺癌病人总的5年生存率为5%,在所有癌症中最低[1]。手术根治是胰腺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手术达到R0切除并给以辅助化疗的胰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4%~26%[2-3]。但仅有10%~30%的胰腺癌病人在诊断时有手术根治的机会,其中也只有一半的病人可达到手术切除[4]由于胰腺的特殊解剖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治疗性疫苗临床研究进展
    许悦, 邹强, 胡轶红,
    2012 (02):  195-200.  DOI: 10.16139/j.1007-9610.a2823
    摘要 ( 244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35万妇女发生乳腺癌,约33万妇女死于乳腺癌[1]。对于乳腺癌的非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外都有大量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除了传统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免疫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重点。被动免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