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18, Vol. 18 ›› Issue (04): 34-39.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4.002
梁晓波
出版日期:2018-07-28
发布日期:2020-07-25
作者简介:梁晓波,博士,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语言研究、认知语言学、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电子邮箱:bernardpoe@163.com
基金资助:LIANG Xiaobo
Online:2018-07-28
Published:2020-07-25
摘要: 国防部新闻发布话语是一类非常特殊的话语,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其话语的情感性非常重要,也非常敏感。从语境来说,其话语具有高端雅致、严肃谨慎、坦率开放、回应关切、新鲜活泼的情感要求;从新闻发言人来说,需要冷静稳重、胸怀世界、平等相待、维护尊严、和谐互动、开放透明的情感素养;从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来看,需要话语做到软硬平衡、内外兼顾、军民共建、爱国主义等情怀。
中图分类号:
梁晓波. 国防部新闻发布话语的情感因素[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 18(04): 34-39.
LIANG Xiaobo. The Affective Factors of News Release Discourse from Department of Defense[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18, 18(04): 34-39.
| 畅江、张雪英、张奇萍、陈宏涛、孙颖、胡凤云. 2016. 不同语种及非言语情感声音的ERP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1131-1136. 陈勇.2001.论英语感叹词情感语义的特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6):65-67. 陈勇.2003.情感语义及其民族文化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5):39-43. 单春樱.2003.广告语篇中的情感诉求[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3-97. 葛琴.2015.基于态度系统的汉英政治新闻语篇对比分析[J]. 外国语言文学(2):86-91. 何琼、杨建华.2010.情感隐喻和情感的跨语言概念化[J]. 安阳工学院学报(3):95-98. 李元厚.1999. 情感语义和俄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 (2):87-91. 刘娟.2009.俄罗斯的情感语言学[J]. 国外社会科学 (2) : 34-39. 刘明.2013. 情感表达与新闻话语表征探究[J].浙江新闻传媒学院学报 (6):2-8. 刘世铸.2009.基于语料库的情感评价意义构型研究[J]. 外语教学(2):22-25. 刘悦明、卢仁顺. 2016. 语篇评价分析框架构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22-27. 罗以澄、赵平喜. 2013. 从新闻执政到公共服务:重构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J]. 江淮论坛 (6): 5-9. 毛海燕. 2010. 基于FrameNet的英汉词汇语义对比模式探索[J].外语学刊(4): 48-51. 潘震.2014.情感构式研究[J].外语研究(4):18-23. 潘震.2015.情感语篇构建的认知识解[J]. 外语研究 (4):8-12. 彭玉海、彭文钊. 2015. 俄罗斯民族“情感”文化概念分析[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1-4. 任园园.2011.文学语篇中的情感资源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5):102-103. 史铁强、安利.2009.论语篇的主观情态性[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34-38. 宋成方.2012.汉语情感动词的语法和语义特征[J].外语研究(4):10-18. 王翠.2007.从情感的表达看词汇的隐含语义[J].社科纵横(12):201-202. 扬利芳.2012.现代俄语中情感评价语义的范畴化[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5):22-27. 杨东青.2013. 例行新闻发布会汉英口译的异化与归化[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91-93. 余琦.2013. 军事新闻发布史及我军新闻发布制的建立[J]. 军事历史研究 (3): 101-109. 张红.2016.情感动词的语义迁移[J]. 中国俄语教学(3):69-72. 张金云.2005. 科技报告语篇中人际情感与态度意义——评价资源分析[D]. 山东大学2005年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张庆宗.2003.论图片在语篇理解中的情感功能和认知功能[J].英语研究 (1): 6-9. 张鋆.2012.宣传语篇中“情感呼吁”的评价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 (9):22-27. 赵春利、杨才英.2016.句末助词“嘛”的认知与情感的关联性研究[J]. 外国语(5):32-45. 赵振祥、王洁.2014. 论新闻发布会的仪式叙事与建构[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126-130. 周宗顺.2014. 举行军事新闻发布会的“三个做好”[J]. 新闻研究导刊 13:100-101. |
| [1] | 司显柱.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回顾与前瞻[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103-112. |
| [2] | 李战子. 新媒体素养:内涵和演变——兼论对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的新挑战[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13-20. |
| [3] | 刘建军. “新文科”还是“新学科”?——兼论新文科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21-28. |
| [4] | 曾国才. 对话语言学:核心思想及其启示[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53-60. |
| [5] | 任东升, 季秀妹. 基于“政治等效”的外交话语隐喻英译策略——以2019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84-95. |
| [6] | 陈珏. 鄂温克族当代文学的文化话语变迁[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2(2): 44-52. |
| [7] | 白天依.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的演变与发展[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2(2): 53-63. |
| [8] | 方梦之. 我国译学话语体系的勃兴之路[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1(1): 29-37. |
| [9] | 张瑞华, 李顺然.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50(6): 101-110. |
| [10] | 高岩杰, 丁艺, 蒋跃. 英语政治访谈文本中情态量值的人际意义[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50(6): 50-58. |
| [11] | 李晶洁, 李晨阳. 句干式学术话语行为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6(2): 84-95. |
| [12] | 彭红艳, 胡安江. 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的话语模式与叙事优化[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5(1): 119-128. |
| [13] | 梁晓波, 肖蓉. 话语与国家安全[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5(1): 77-90. |
| [14] | 杨敏;侍怡君;. 基于文化与功能视角的英语教材评价框架构建[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03): 57-67. |
| [15] | 武建国;张赢月;郝美丽;. 功能语境重构与商业读物的翻译——以The Four: The Hidden DNA of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的汉译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03): 120-128.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