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4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开展我国内分泌外科基础与临床的研究
    朱预
    1999 (04):  24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41
    摘要 ( 150 )  
    内分泌外科内容包括很多,既可以是常见病、多发病,也可以是少见病、罕见病。常见、多发的是甲状腺疾病,其中很多需要外科治疗,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压迫气管的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压迫气管或有癌灶以及常见的甲状腺癌等。对甲状腺外科疾病,国内临床水平是很高的,甲状腺机能亢进(GD)的手术治疗经验,可说世界先进,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低于1%,如解放军260医院对1072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无一例发生喉上或喉返神经损伤。甲亢的基础研究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G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肠粘液腺癌广泛转移并巨量胶冻样腹水一例
    刘德普,王东
    1999 (04):  24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42
    摘要 ( 531 )  
    病例 男,48岁,近4月渐觉腹围增大不适,且逐加重。查体: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部膨隆,肝、脾未满意扪及,腹水征(+);直肠指检(-),腹穿:抽出淡黄色胶冻状腹水。大便隐血(+),小便(-)。腹水常规:蛋白定性+++,RBC+++,WBC 0~6,间皮细胞0~2。肝、肾功能正常,甲胎球蛋白(-)。胃镜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示肝、脾正常,胰前左中腹见20cm×5.6cm中等强光回声区,回声不均,界清欠规则,腹腔大片液性暗区中可见密集点状回声,提示:(1)腹水,(2)腹腔内肿瘤。CT检查示腹腔大量积液,大网膜及肠系膜根部散在多个直径约3cm之低密度结节,彼此融合成团,界清面广,提示:(1)腹水,(2)大网膜、肠系膜肿瘤。术前准备:术前2日利尿,术前一日用16号针在左、右下腹抽出胶冻样腹水共5000ml。手术所见:腹腔胶冻样腹水约4500ml,内有大小不等、葡萄胎样小肿物悬浮,部分成团,部分粘附在腹膜和小肠壁上形成颗粒状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马东白,王龙富,平波
    1999 (04):  243-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43
    摘要 ( 225 )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仍是困扰外科医师的一个重要课题。甲状腺结节在很多甲状腺疾患中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表现。在人群中可扪及的甲状腺结节约3%~6%,平均为4%,在尸检中约10%或更高。其中约5%为恶性肿瘤,其发生率虽不算太高,但要从大量的良性结节中进行筛选,难度确实很大。国外大量文献报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biopsy cytology,FNC)对术前甲状腺结节的评估比临床扪诊、核素检查、生化测定等方法的准确性要明显地高出很多。但也普遍认为FNC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结合我们的经验,对FNC进行介绍和谈谈我们的初步体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女性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附一例报告)
    高静涛,袁克文,刘志文,薛永杰,郁正前
    1999 (04):  24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44
    摘要 ( 386 )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罕见于成人。相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病例,成人病例有多方面的临床特点,但有关性别因素未见有报告。我院近期收治1例成人女性病人,现就其诸特点作一报道。 病例 患者女性,17岁,于3月前偶然发现左上腹一固定包块,鹅蛋大小,包块生长迅速,伴餐后饱胀不适、食欲减退、消瘦、多汗、上腹隐痛不适。近2月来停经,低热1月。外院CT报告:脾大,腹腔巨大肿块,考虑畸胎瘤。以腹部包块、巨脾收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中上腹膨隆,以左侧显著,可扪及一质硬、固定、无压痛的肿块,直径约30cm,下边界清楚,下肢不浮肿。CT检查示:中上腹有一巨大实性占位病变,呈分叶状,内有多发钙化灶及小块液化区;脾不大,向左上推移;胰腺未见(位于扫描层以外);左肾向下推移。钡餐检查示:胃被肿瘤推向腹前壁及右上方,十二指肠环扩大并被推向右后下方。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显示:两侧肾脏显影时间正常,左肾平髂骨上缘。拟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析其来源于胰体尾后方。择期行剖腹探查,术中见中上腹部除肝区外,完全被一分叶状、质硬、固定的肿瘤所占据,部分瘤体伸至右下腹;脾、胃正常;横结肠受挤下移;胰腺外观正常,紧邻肿瘤并为肿瘤所抬起;左肾被肿瘤挤向左下腹,左肾上腺结构消失;肿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吕新生
    1999 (04):  245-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45
    摘要 ( 385 )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Jatzko等统计国外10篇文献报道的20283例甲状腺手术,共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221例,总发生率为6.0%;其中永久性神经瘫痪发生率占2.30%(468例侧),暂时性瘫痪发生率占3.7%(753例侧)。术后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神经损伤总发生率(3.9%)和永久性瘫痪率(1.2%)均明显低于未显露神经者(分别为13.1%和5.2%);在未显露喉返神经的手术中,其损伤的总发生率和永久性瘫痪率均与疾病类型和手术密切相关,其中以再次行甲状腺手术者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3.5%和25.3%;次之为甲状腺癌手术,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桥本甲状腺炎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吴志勇,曹晖,邝耀麟
    1999 (04):  246-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46
    摘要 ( 247 )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由日本桥本于1912年首先描述。HT近年有增多趋势,据报道,尸检发现HT的发生率约为2%。随着免疫学检测方法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技术的开展,近年对HT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现认为HT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同时也是引起甲状腺肿的最常见病因。HT的治疗目前仍明显存在分歧。传统观念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应以内科治疗为主,任何不适当的手术都将促进甲状腺功能的下降。但HT又常与其他甲状腺外科疾病并存,尤其是HT患者中甲状腺癌(TC)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因此认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清创术在弥漫性腹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郑志保,章丹洋,奚拥坤
    1999 (04):  247-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47
    摘要 ( 278 )  
    1990年8月~1998年8月我院收治的374例弥漫性腹膜炎病人中的181例行腹腔清创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374例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量化指标是:①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②右下腹穿刺抽得脓性液体2ml以上。A组181例行腹腔清创术,B组193例行一般疗法。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种无显著差异(P>0.057)。 2.方法 A组清除原发病灶,吸净脓度,用钳子或纱布将腹腔内及脏器浆膜上所有异物、用大量生盐水(常>5000ml)反复冲洗吸出,直至吸出液澄清透明,再以5%PVP碘100ml稀释成0.5%冲洗腹腔并吸出,术后不置腹腔引流。B组行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蔡伟耀
    1999 (04):  248-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48
    摘要 ( 290 )  
    正常情况下,胰腺内分泌细胞主要位于胰岛,但也散在于胰腺导管和腺泡内,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胰腺肿瘤不一定位于胰岛,旧称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已弃用,目前称之为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腺内分泌肿瘤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由于肿瘤细胞过度自主地释放激素或体液因子所致的一组综合征,极大多数肿瘤由多种胰腺内分泌细胞组成,产生以某一种为主的多种激素,从而造成了复杂的临床表现。 目前已知消化道分泌激素的细胞有18种,分别由A、B、C代表。胰岛内至少有8种具分泌特定激素的细胞:B细胞组成胰岛的核心,数量最多,分泌胰岛素;B细胞周围是A细胞,生产胰高血糖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蛋白酶D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姚琪远,邹强,倪泉兴,张延龄
    1999 (04):  249-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49
    摘要 ( 208 )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D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能否成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0例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及1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了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研究,并对可能影响甲状腺癌病人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时序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19例(47.5%)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组织蛋白酶D表达阳性,而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均为阴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大于4cm及有腺外侵犯者的甲状腺癌组织蛋白酶D阳性表达率(69.23%)明显高于肿瘤小于4cm及无腺外侵犯者(37.04%)(P<0.05)。经时序检验,组织蛋白酶D与甲状腺癌病人的预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但组织蛋白酶D表达阳性病人的术后复发率为26.3%,表达阴性者复发率为14.3%,有一定的差异。结论:组织蛋白酶D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有一定的阳性表达率;当肿瘤大于4cm时,发生转移和侵袭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组织蛋白酶D表达阳性者其复发率有升高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对抑制治疗的意义
    杨卫平,何永刚,蔡伟耀,陈曦,邵堂雷,李宏为
    1999 (04):  250-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50
    摘要 ( 279 )  
    目的: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甲肿)患者甲状腺切除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术后抑制治疗的起始时间、剂量与腺体切除范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26例女性甲肿患者分为单侧切除组(n=17)和双侧切除组(n=9),术前、术后第五天和术后3周分别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配对比较前后变化。术后予甲状腺片对s-TSH作部分抑制治疗。结果:单侧切除组术后第五天,T_4、FT_4(P<0.05)较术前升高,s-TSH明显降低(P<0.01),但术后3周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双侧切除组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呈逐渐下降,至术后3周T_4、FT_4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术后短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腺体切除范围有关。术后两周内不宜开始抑制治疗。单侧切除组所需抑制性外源甲状腺激素较双侧切除组量少,s-TSH水平监测有助于药量调整,以避免抑制不足或过分抑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操作步骤在右侧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性
    李东华,王灏,郁宝铭
    1999 (04):  25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51
    摘要 ( 290 )  
    目的:评估不同操作步骤的结肠癌根治手术对远期疗效的影响。对象与方法:将1981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249例右侧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手术从游离大网膜开始,在横结肠系膜根部上缘和胰腺下缘处分离出结肠右血管,在其根部结扎断离并清除血管根部淋巴结,最后游离肿瘤肠段(简称A组);另一组则直接分离出肿瘤肠段,沿系膜至结肠右血管根部予以结扎断离,清除血管根部淋巴结,再游离大网膜(简称B组)。249例患者中,A组98例,B组151例。结果:两组病例在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恶性程度和肿瘤分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一年内无复发,3年复发11例(11.22%),5年生存率为81.20%±3.67%;B组术后一年内复发18例(11.92%),3年复发38例(25.17%),5年生存率为64.76%±2.9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操作步骤在癌肿根治性切除术中占有重要地位,A组手术操作技术能明显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切悼念周锡庚教授
    1999 (04):  25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52
    摘要 ( 319 )  
    我国著名外科学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本刊编委会顾问周锡庚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7月6日1时18分不幸逝世,享年八十岁。他的不幸逝世是我国医学界的一大损失。 周锡庚教授1920年4月21日生于上海。194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随后赴英、美等国留学深造;1949年9月获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L.R.C.S(Ed)证书,其后又分别在英国伦敦圣马可医院肛肠外科进修学习,专攻肛肠外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技术,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西奈山医院担任外科住院医师。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功彩超定量评判下肢静脉瓣膜的倒流
    陆信武,蒋米尔
    1999 (04):  253-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53
    摘要 ( 266 )  
    目的:确定双功彩超检测下肢静脉瓣膜倒流严重程度的参数。方法:对40例准备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重建的病人,术前应用双功彩超检测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的倒流指数,将检测结果与术中探查的静脉瓣膜倒流程度相比较。结果:双功彩超探测的静脉倒流指数与术中探查的静脉倒流严重程度呈上相关(r=0.8747,P=0.000),静脉倒流指数可以区分轻中度与重度静脉倒流(P=0.000)。结论:双功彩超探测静脉倒流指数可定量地用来评价静脉倒流的严重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TFE血管加自体静脉段减轻动脉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景在平,曲乐丰,曹贵松,仲剑平
    1999 (04):  25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54
    摘要 ( 191 )  
    目的:探讨PTFE人造血管加自体静脉段吻合对动脉内膜增生的缓和作用。方法:12只健康杂种犬的24条犬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股动脉阻断后,以PTFE人造血管直接行旁路转流术,实验组以自体颈外静脉段间置于PTFE与远端股动脉之间,术后第八周动脉造影后,收集标本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图象分析测算增生内膜、中膜的厚度,增生内膜的截面面积、血管腔截面面积及两者的比值和静脉“动脉化”后中膜的厚度,同时,行间置静脉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血管造影示两组通畅率分别为16.7%和66.7%(P<0.05);内膜厚度分别是483.5μm±67.3μm和147.1μm±38.6μm(P<0.1);中膜厚度组间差异不明显;增生内膜面积分别是5217±1123(pixel)和3117±890(pixel),分别占血管腔截面的80.9%±17.2%和47.7±13.7%(P<0.01);间置静脉呈动脉化表现。结论:间置自体静脉段能明显减轻PTFE管旁路手术后的动脉内膜增生,有效地提高血管手术后的通畅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作用的探讨
    王建承,吴卫泽,陈胜,费健,叶忻,张圣道
    1999 (04):  255-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55
    摘要 ( 244 )  
    目的:探讨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作用。方法:收集1997年经内镜诊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0例,并以同时期作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作对照。结果:ERCP操作成功率为85%,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呵同时采用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和/或置鼻胆管引流。治疗成功率为100%。内镜治疗减少了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结论:内镜是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佳诊治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源性肝硬变家兔肝脏脂蛋白脂酶变化对脂代谢的影响
    秦环龙,吴肇汉
    1999 (04):  256-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56
    摘要 ( 218 )  
    目的:观察肝硬变家兔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变化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21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胆源性肝硬变模型后,随机分为长链脂肪乳剂(LCT)-肠外营养(PN)组(LCT组,n=10)和中/长链混合乳剂(MCT/LCT)-PN组(MCT组,n=11),另设正常对照组(n=12)。肠外营养(PN)前、PN后1、4、7d分别测定血浆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肝脏作病理形态学检查以及脂肪含量测定,用ABC法作LPL单克隆抗体在肝脏的表达;用Northern杂交法检测LPL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MCT乳剂对甘油三酯及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较小,MCT组的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低于LCT组,P<0.01。形态学检查表明,两组的变性、坏死和增生性病变的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在LCT组肝细胞中能较多地见到脂肪颗粒。肝脏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以及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肝硬化时,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已受损;相对而言,此时对MCT乳剂的体内代谢较小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肝硬变鼠肝内阻力的影响
    谈燚,焦哲,吴志勇
    1999 (04):  257-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57
    摘要 ( 208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肝硬变大鼠肝内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肝硬变大鼠原位肝脏灌注模型,观察NOS抑制剂硝基精氨酸(L-NNA)及一氧化氮(NO)合成底物L-精氨酸(L-arg)对大鼠门静脉去甲肾上腺素(NE)反应的影响。结果:应用L-NNA后,正常及肝硬变动物门静脉压力均较单用NE时显著升高,肝硬变动物门静脉压力的升高程度明显小于正常动物。L-arg可以消除L-NNA的作用。结论:NO参与正常及肝硬变动物门静脉压力的调节。肝硬变时,肝内NO合成减少,使肝内阻力进一步升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伴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毛国风,徐宁,唐思聪
    1999 (04):  258-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58
    摘要 ( 316 )  
    病例 男,67岁,上腹部胀痛不适伴食欲不振半年,无呕血、黑便,无明显贫血。外院X线钡餐示胃窦部巨大溃疡。人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复查X线钡餐并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癌。病理报告低分化腺癌。术前准备过程中血清蛋白电泳异常:白蛋白60.2%(正常),α_1蛋白3.3%(升高),α_2蛋白8.6%(正常),β蛋白8.8%(降低),γ蛋白19.1%(升高),在γ电泳区有狭窄浓集的M蛋白峰,提示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即骨髓瘤(MM)。追问病史,患者平素无骨痛、骨折及易感染等MM症状。查肝、肾功能、血钙、血磷、出凝血时间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皆正常,轻度贫血,Hb109g/L。头颅摄片显示多处骨质穿凿样破坏,骨盆、腰椎摄片无异常。于不同部位骨髓穿刺涂片两次,均未见MM骨髓象表现。完善术前准备后,患者于1999年3月24日行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恢复良好,无继发性严重感染。术后两周,针对胃癌给予化疗(5-FU+表阿霉素+顺铂)一疗程,未对MM采取相应治疗。目前患者出院随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体可溶性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制备及其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兰平,张梅,严律南,肖路加
    1999 (04):  259-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59
    摘要 ( 237 )  
    目的:通过静脉注入供体可溶性组织相容性抗原,诱导受体淋巴细胞凋亡。方法:应用3mol/L氯化钾的抽提供体(Wistar大鼠)可溶性抗原,然后将其供体可溶性抗原经静脉注入受体(SD大鼠),采用TUNEL法标记受体胸腺及脾脏淋巴细胞以观察其凋亡情况,受体淋巴细胞对供体抗原的反应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在体外,制备的供体可溶性抗原可刺激致敏后的受体淋巴细胞增生;在体内,供体可溶性抗原可导致受体胸腺及脾脏的淋巴细胞凋亡。结论:制备的供体可溶性抗原具有免疫学活性,能在体内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头癌扩大切除术(附8例报告)
    骆明德,缪传文
    1999 (04):  260-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60
    摘要 ( 295 )  
    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临床确诊并收入院的胰腺癌多属Ⅱ、Ⅲ期。主要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腹痛进行性加重和十二指肠梗阻。对这些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难以奏效。由于生物学特性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胰腺癌极易侵犯周围血管,尤其是侵犯门静脉(PV)和肠系膜上静脉(SMV)。30%~35%的患者因此而失去切除机会。近年来较为积极而一致的观点是对单纯侵犯PV/SMV的胰头癌施行扩大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区域淋巴结、腹膜后软组织和受侵的PV/SMV。近来我们对8例胰头癌患者施行受侵PV/SMV在内的扩大切除术,近期疗效满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9上海胰腺外科研讨会
    叶昕 ,成乃昌
    1999 (04):  26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61
    摘要 ( 275 )  
    1999年5月15日和16日,经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积极筹备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上海胰腺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继续教育部和本刊编辑部协助下,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肝胆外科医院召开了“1999上海胰腺外科诊治进展研讨会”。会上,出席会议的教授就胰腺疾病的有关专题进行概述性介绍,同时有数位教授进行讨论或提问。会议讨论热烈,提问和发言均十分踊跃,内容丰富。为能反映此次会议内容,本刊编辑部根据此次会议的录音进行整理,但限于版面,本刊选择其部分教授提问或发言予以整理、编排成文,以飨读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houldice法修补腹股沟斜疝97例的疗效分析
    石如,边锡良,赵友国
    1999 (04):  26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62
    摘要 ( 331 )  
    我院于1979年11月至1999年2月,共手术治疗腹股沟疝1495例,其中斜疝1083例(占72.44%)。1995年2月起,我们采用Shouldice法进行斜疝修补术97例(包括53例斜疝术后复发的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97例中男89例,女8例,年龄17岁~79岁,平均49.7岁。位于右侧65例(67.01%),左侧29例(29.90%),双侧3例(3.09%)。内有53例为首次斜疝术后复发的病人(54.64%),其中34例为Ferguson法术后(64.15%),17例为Bassini法术后(32.08%),2例为McVay法术后(3.77%)。 2.手术方法 手术切门与疝囊处理步骤同传统术式。高位结扎疝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血管活性肠肽瘤的免疫组化检测
    詹勇,李继光,曲恒春,葛春林,田雨霖
    1999 (04):  263-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63
    摘要 ( 235 )  
    我院于1991年收治1例血管活性肠肽瘤(VIP瘤)患者,对其手术切除后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VIP瘤的研究结果,以探讨其内分泌功能。 材料与方法 1.临床和病理材料 患者,女,43岁,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胰头部良性VIP瘤,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痊愈出院。其手术切除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2.试剂及其稀释度 9种第一抗体分别抗胰岛素(Ins,1:50)、胰高糖素(Glu,1:50)、胃泌素(Gas,1:50)、生长抑素(SS,1:50)、血管活性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桥本甲状腺炎误诊35例原因分析
    任建强,田云,戴雪明,周惠清
    1999 (04):  26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64
    摘要 ( 558 )  
    桥本病目前多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宜保守治疗,无需手术。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复杂多样,常易被误行不必要的手术或手术切除。本文就我院外科1985~1997年35例桥本病进行讨论分析,以减少误诊误治率。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35例桥本病病人中,男2例,女33例,年龄29~78岁47岁,其中45岁以上23例。 2.临床表现 本组单、双侧甲状腺肿块者分别为13例和15例;以甲亢症状就诊者5例;以肿块伴声音嘶哑就诊者1例;以颈部压迫感就诊者1例。辅助检查中同位素扫描28例,其中热结节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内胆管结石并高位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体会
    吴祖光,郑章清
    1999 (04):  265-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65
    摘要 ( 245 )  
    本院1990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286例,其中107例合并高位胆管狭窄(37.41%),采用部分肝切除、胆管狭窄整形及胆肠内引流联合术后胆道镜取石,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75例,女32例,年龄21~75岁,病程1~36年。既往有胆道手术史53例。合并胆汁性肝硬化6例,肝脓肿5例,胆管癌1例。术前分别行B超107例,CT 36例,PTC 53例,ERCP 23例,术中B超35例,胆道镜62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道手术并发医源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穿孔7例的诊治教训
    岳正学,蔡元坤,张彤
    1999 (04):  266-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66
    摘要 ( 352 )  
    胆道手术以及胆道内镜(ERCP、EST)诊疗术并发医源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处理困难,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决定于早期的正确诊断和恰当手术处理。5年来我们收治7例病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7例中男2例,女5例,年龄27~80岁。 例1 择期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Oddi括约肌Bakes扩张器探查时用力不当,术后出现进行性腹胀、肠鸣音消失和右侧腰背部疼痛。术后第5天剖腹探查发现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壁有一0.5cm唇状穿孔,周围腹膜后软组织呈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钛夹在消化道息肉切除中的应用
    成宏伟,吴云林,钟捷,诸琦
    1999 (04):  267-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67
    摘要 ( 554 )  
    为避免消化道大息肉内镜电凝切除时出血和穿孔,作者于1998年3月~1998年11月应用金属钛夹钳夹和息肉电凝切除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切除19例患者24枚大息肉,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9例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18~74岁,平均48.7岁。24枚息肉中:胃息肉6枚,结肠息肉13枚,直肠息肉5枚;其中带蒂息肉13枚(头端直径≥2.5cm,蒂部直径>1cm),广基息肉11枚(直径>1cm)。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肛门支架在经肛门拖出式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王磊,朱才训,苏建磊
    1999 (04):  268-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68
    摘要 ( 523 )  
    我们根据钉座式吻合器的原理,自制了肛门支架,用于经肛门拖出式结直肠吻合术中,我院自1997年10月~1998年12月采用此肛门支架治疗中低位直肠癌6例,取得了一定的体会,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6例,男4例,女2例,年龄55岁~69岁,平均51.2岁。肿瘤距齿状线4cm~10cm。组织学分型为乳头状腺癌2例,直肠腺癌4例。 2.肛门支架的制作 用厚约O.5cm~1cm、一面带软塑料纸的海绵捆扎吸引器管的一端,再翻折包于整个吸引器管上,使塑料纸在外面,10号丝线双重环扎结实,防止滑脱,制成长约15cm表面光滑、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肠损伤16例报告
    徐俊奇
    1999 (04):  269-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69
    摘要 ( 204 )  
    我院1990年~1998年共收治直肠损伤16例。现报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10~72岁,平均35岁。其中,戳伤3例(异物从会阴部刺入,致直肠损伤);钝性腹部损伤致直肠损伤6例;骨盆骨折致直肠损伤4例;自发性直肠破裂1例;医源性直肠损伤2例(宫颈癌、膀胱癌术中损伤直肠各1例)。损伤部位为:盆底腹膜返折近侧段直肠损伤10例;盆底腹膜外损伤6例(2例医源性损伤均为该类型损伤)。除1例20小时以后作出诊断以外,其余均在8小时之内诊断为直肠损伤。16例直肠损伤中并发小肠损伤及后尿道损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和治疗
    张延龄
    1999 (04):  270-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70
    摘要 ( 344 )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旁亢)在国内不多见,诊治病例最多的北京协和医院至1997年仅积累150例。可能由于人种原因,白种人发病率较高,就美国每年有16000例甲旁亢病人需手术治疗,文献报道多达百数以上的文章不少,如Gaz在1987年就报道1200例的手术效果,Hodbck在1995年报道的手术数就达896例之多。国内甲旁亢少见,对之认识不足,多数是在高钙血症的合并症、泌尿系统结石、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出现后才被注意,一般延迟诊断3~5年。国内建立内分泌外科的单位不多,施术者经验不足,第一次手术失败,必然会增加再手术的困难。因此,提高甲旁亢的诊治水平实属迫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随访资料的分析(6)
    施榕
    1999 (04):  27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71
    摘要 ( 256 )  
    临床常用的疗效指标有治愈率、有效率和病死率等,这对预后能在较短期内确定的疾病是适用的,但对肿瘤、结核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其预后不是短期内能够确定的,需要长期随访观察,一般用生存时间或生存率来评价。生存时间是指从某个标准时刻(如发病、确诊、接受治疗或手术时间等)算起至死亡为止的存活时间,如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生存时间不一定专用于生与死的情况,广义的生存时间可定义为从某种起始事件至某终点事件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如妇女宫内节育器的保留时间、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缓解时间。生存率则是指从某一规定时刻开始,随访至一定时间的生存百分比。 生存时间的数据可分为两大类:①完全数据,在随访中,观察到某患者的明确结局(如死亡)时,该患者所提供的关于生存时间的信息是完整的,称这类数据为完全数据;②截尾数据(cen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相关性探讨
    乐伟芬
    1999 (04):  27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72
    摘要 ( 250 )  
    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认为,大肠癌多数系起源于结肠腺瘤。本文对我院1982年至1996年间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大肠息肉和大肠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对大肠癌与大肠息肉发病关系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982年至1996年的15年中,共行全结肠镜检查3561例,发现大肠息肉488例(564)枚,其中男性289例,女性199例,平均54岁(10~84岁);大肠癌331例(339个癌灶),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61例,平均61岁(23~86岁)。大肠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大肠息肉主要症状是便血。本组资料中,大肠息肉和大肠癌肿发生部位均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为常见,其次为降结肠或升结肠(见附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泌素瘤的定位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
    万亮,林言箴
    1999 (04):  273-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73
    摘要 ( 435 )  
    胃泌素瘤可分为两型:(1)散发型胃泌索瘤;(2)伴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MEN-Ⅰ)而发生的胃泌素瘤(占20%~40%)。本文将重点讨论散发型,兼及MEN-Ⅰ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的定位诊断 胃泌素瘤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胰头区及其周围淋巴结。少数可见于肝、胃、空肠、大网膜、肠系膜、脾、卵巢或胆道等处,被称为异位胃泌素瘤。70%~90%的胃泌素瘤发生存Stabile等于1984年所提出的胃泌素瘤三角,此三角的三个顶点分别为:①胆囊管与胆总管连接处;②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延长线的交点;③胰腺颈、体部结合处。 胃泌素瘤主要转移至胰腺十二指肠周围各组淋巴结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诊治现状
    吴志勇,赵意平
    1999 (04):  27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74
    摘要 ( 264 )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onfunctional islet Cell tumors,NFIT)的发病率小于十万分之一,占全部胰岛细胞瘤的15%~53%。近年,随着影象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NFIT在胰岛细胞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而且术前确诊率也有所提高。1981年Kent等报道的168例胰岛细胞瘤中,有NFIT25例(15%),术前均未作出诊断。1996年Madura等报道44例胰岛细胞瘤,NFIT为14例(31.8%),术前确诊者有7例。1996年吴志勇等综合分析国内报道的NFIT76例,术前确诊者仅5例。NFIT虽属少见,但近年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所进展,在概念方面有所更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化良好型甲状腺癌术式与预后的争端
    何永刚
    1999 (04):  275-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75
    摘要 ( 265 )  
    分化良好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滤泡状癌(follicular carcinoma,FTC)。两者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80%~90%,其中乳头状癌占分化型癌的80%~90%。尸检及各种因良性疾病行甲状腺切除的病理检查亦发现了不少甲状腺癌,美国尸检发现率5.3%~13%,多为乳头状微小癌,过去称为隐匿性癌。而在有些国家良性病变切除后恶性检出率很高,可能与环境有关。DTC的预后很好。80年代Mazzaferri统计10000例10年死亡率为12%,近期他报道30年随访为60%,极少死于隐性癌。颈淋巴结转移(LNM)以PTC多见,发生率约40%,远处转移以肺和骨多见,成年人及儿童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对DTC的手术方式及与预后关系仍有争沦,本文就近年观点作一综合介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雷若庆
    1999 (04):  276-5.  DOI: 10.16139/j.1007-9610.a0276
    摘要 ( 240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转归个体差异十分悬殊,轻者病程良好,重者十分凶险,甚至呈暴发性病程。急性胰腺炎的启动及病情演变机制十分复杂,有胰酶激活自身消化、胰腺微循环障碍和过度炎症反应等诸多机制的共同参与。 始动病因 目前已发现众多因素可以诱发急性胰腺炎。人们发现,一方面,不同因素所诱发的急性胰腺炎病理特点基本相似,另一方面,始动病因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对病情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在胆汁反流因素中,反流的量和持续时间、非结合胆酸的浓度、胰管内压、是否伴有胆道感染均影响胰腺坏死的程度。当壶腹部结石持续嵌顿,大量反流的非结合胆酸可导致胰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当胰管内持续高压,反流液容易达到组织深层,损伤波及腺泡和血管网,导致严重的胰腺坏死。而酒精及代谢因素所致胰腺炎往往存在无症状的脂溶和蛋白溶解所致微小病灶的多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