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1999, Vol. 4 ›› Issue (04): 258-5.doi: 10.16139/j.1007-9610.a0258
毛国风,徐宁,唐思聪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病例 男,67岁,上腹部胀痛不适伴食欲不振半年,无呕血、黑便,无明显贫血。外院X线钡餐示胃窦部巨大溃疡。人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复查X线钡餐并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癌。病理报告低分化腺癌。术前准备过程中血清蛋白电泳异常:白蛋白60.2%(正常),α_1蛋白3.3%(升高),α_2蛋白8.6%(正常),β蛋白8.8%(降低),γ蛋白19.1%(升高),在γ电泳区有狭窄浓集的M蛋白峰,提示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即骨髓瘤(MM)。追问病史,患者平素无骨痛、骨折及易感染等MM症状。查肝、肾功能、血钙、血磷、出凝血时间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皆正常,轻度贫血,Hb109g/L。头颅摄片显示多处骨质穿凿样破坏,骨盆、腰椎摄片无异常。于不同部位骨髓穿刺涂片两次,均未见MM骨髓象表现。完善术前准备后,患者于1999年3月24日行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恢复良好,无继发性严重感染。术后两周,针对胃癌给予化疗(5-FU+表阿霉素+顺铂)一疗程,未对MM采取相应治疗。目前患者出院随访。
毛国风,徐宁,唐思聪. 胃癌伴多发性骨髓瘤一例[J].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 4(04): 258-5.
[1] | 陈曦, 杜鹃.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风险的精准评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22-528. |
[2] | 寇明坤, 徐娜娜, 石静云, 吴涛. 达妥木单抗在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88-591. |
[3] | 赵建治, 糜坚青.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507-511. |
[4] | 范春丽, 吴涛, 薛锋, 胡文雪, 王存邦, 白海. MUM1/IRF4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治疗报告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4): 399-400. |
[5] | 彭真萍, 项喜喜, 张苏江, 李佳明. 以类白血病反应为首发表现的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2): 122-128. |
[6] | 陆弘逾, 曹亚峰, 顾俊, 王静, 陈梅, 宋陆茜.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治疗相关周围神经病的预测及诊断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6): 640-644. |
[7] | 金诗炜, 糜坚青,.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3): 196-201. |
[8] | 汪萍, 沈立松, 张冬青. 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77-483. |
[9] | 李晓帆, 王少元. 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72-476. |
[10] | 糜坚青, 金诗炜.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分子遗传学异常与预后分层、治疗[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60-463. |
[11] | 曹亚峰, 王静, 顾俊, 陆弘逾, 许杰, 刘元坊, 王焰, 王瑾, 陈钰, 陈玉宝, 李佳明, 郝杰, 糜坚青, 陈梅. 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114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92-497. |
[12] | 侯健, 刘进. 2017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多发性骨髓瘤的指南更新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55-459. |
[13] | 励菁菁, 陈琼, 唐勇, 叶为德, 刘隽, 朱琦,. 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性标志物的应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97-400. |
[14] | 王敏敏, 颜敏超, 郭晓珺. 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机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6): 629-631. |
[15] | 王焰, 张赟翔, 范青叶, 阎骅, 李军民, 糜坚青,. 23例免疫球蛋白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治经验[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3): 165-16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