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岩杰, 丁艺, 蒋跃. 英语政治访谈文本中情态量值的人际意义[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6): 50-58. |
[2] |
陈冬纯, 陈燕霞. 立体式营销广告的多模态语篇模式建构[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5): 67-76. |
[3] |
常新萍, 朱长泉. 语篇语法测量:效度及教学导向[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17(05): 16-20. |
[4] |
郇昌鹏, 吴灿中. 评价系统:历史、现状与未来[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4): 15-22. |
[5] |
俞碧芳. 跨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的言据性及其人际意义[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4): 29-36. |
[6] |
曹霞, 孙启耀, 辛丹. 政治演讲语篇责任型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以奥巴马每周演讲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4): 12-17. |
[7] |
杨晓红.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政治演说人际意义分析——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3, 13(04): 16-20. |
[8] |
杨雪燕;解敏;. 外语教师课堂提问的互动性分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142-148+162. |
[9] |
滕延江;卢卫中;. 语篇连贯的转喻认知机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1, 11(09): 21-25+60. |
[10] |
岳颖;. 学术语篇的介入资源与人际意义构建——基于学习者语篇的个案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1, 11(07): 30-35+60. |
[11] |
李鸿蕊;.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中语气词“吧”的应用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1, 11(01): 24-27+62. |
[12] |
王振华;张大群;张先刚;. 马丁对语篇语义的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0, 10(10): 43-4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