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4, Vol. 24 ›› Issue (2): 45-57.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2.004
出版日期:
2024-04-28
发布日期:
2024-04-28
作者简介:
王文慧,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话语翻译。电子邮箱:17302207801@163.com;
HWANG Wenhui(), WANG Yinquan(
)
Online:
2024-04-28
Published:
2024-04-28
摘要:
新时代的外语教育应当推进思政教育和外语学习有机有效结合,探索外语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发挥外语课程育人功能,融入并凸显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价值,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提供新思想、新范畴和新表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为解决全球问题的担当,展现了中国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历时性变化,阐释这个重要政治概念英译变化背后的原因,诠释中国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视以及提升良好的国家形象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提出外语课堂中做好政治话语翻译与教学,乃是外语教育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实现思政教育、专业能力提升和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同步效应的时代使命。
中图分类号:
王文慧, 王银泉. 外语课程思政与对外话语构建: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2): 45-57.
HWANG Wenhui, WANG Yinquan. FLC-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System: The Case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人类命运共同体”[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4, 24(2): 45-57.
[1] | Hu J. 2012. Firmly March on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to Complete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Report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EB/OL].[2024-3-15]. http://www.china.org.cn/china/18th_cpc_congress/2012-11/16/content_27137540_11.htm. |
[2] | Xi J. 2017. Secure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Strive for the Great Succes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Delivered a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tty of China[EB/OL].[2024-3-15]. 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special/2017-11/03/c_136725942.htm. |
[3] | Xi J. 2022. Hold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in Unity to Build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ll Respects-Report to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EB/OL]. [2024-3-15]. https://english.www.gov.cn/news/topnews/202210/25/content_WS6357df20c6d0a757729e1bfc.html. |
[4] | 常晨光、 周慧、 曾记. 2021. 国别与区域研究课程中的课程思政——理念与实践[J]. 中国外语(2):78-83. |
[5] | 程海东. 2021. 服务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翻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J]. 国际公关(1):135-137. |
[6] |
范大祺、 孙琳. 2023.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视域下的译者思政意识实践路径初探[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80-90.
doi: 10.12002/j.bisu.432 |
[7] | 高祖贵. 202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意蕴和重大价值[N]. 人民日报(5-22):9. |
[8] | 郭惠民. 2021.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 传媒评论(7):9-11. |
[9] | 何莲珍. 2022.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之“道”与“术”[J]. 中国外语(4):1,12-14. |
[10] | 胡锦涛. 2012.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1] | 刘瑾. 2020. 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两个坐标[N]. 中国社会科学报(4-23):1. |
[12] | 单程秀、 张凤阳. 2022. 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公社”概念[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15-25,157. |
[13] | 施思. 20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逻辑关系与价值融[EB/OL].[2024-3-15].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05/t20230516_5638422.shtml. |
[14] | 王磊. 2020. 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意义、任务与策略[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53-60. |
[15] | 王银泉. 2017. 做好政治话语翻译提升国际话语权[N]. 学习时报(11-27):4. |
[16] | 王新影、 张嘉欣. 202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大学生担当意识培育的三重维度[DB/OL].[2024-3-15]. https://www.cssn.cn/mkszy/mkszy_pyxsd/202209/t20220913_5494777.shtml. |
[17] | 文秋芳. 2021.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 中国外语(2):47-52. |
[18] | 习近平. 2017.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 | 习近平. 202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20] | 谢莉、 王银泉. 2018. 中国国际形象建构视域下的政治话语翻译研究[J]. 外语教学(5):7-11. |
[21] | 徐锦芬. 2021.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 外语界(2):18-24. |
[22] | 杨枫. 2019. 高等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跨学科精神及应用理念[J]. 当代外语研究(2):1. |
[23] | 杨枫. 2020.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文化政治学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6):1. |
[24] | 杨庆龙. 202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政治社会学论析[J]. 社会主义研究(3):125-132. |
[25] | 周安平. 20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探讨[J]. 法学评论(4):17-29. |
[1] | 武建国, 谢思思, 李晶. 政治话语“合法化”的批评隐喻分析——以美国政府发布的中美贸易谈判话语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4): 111-122. |
[2] | 司显柱.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回顾与前瞻[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103-112. |
[3] | 高岩杰, 丁艺, 蒋跃. 英语政治访谈文本中情态量值的人际意义[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6): 50-58. |
[4] | 许文胜, 方硕瑜. “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在英语社会的传播与接受——基于G20国家新闻报道的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4): 82-95. |
[5] | . 新时代中国形象的翻译、构建与传播[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 18(04): 72-. |
[6] | 吴建广. 《共产党宣言》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道——德文本《共产党宣言》“引言”之翻译与诠释[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 18(03): 33-47. |
[7] | 陈伟. 习近平重要论述的诗学特征及其翻译:软实力视角[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11): 59-65. |
[8] | 文旭. 政治话语与政治隐喻[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9): 11-1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