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5, Vol. 25 ›› Issue (5): 196-204.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5.05.020
• 语言学研究 • 上一篇
出版日期:2025-10-28
发布日期:2025-11-07
作者简介:叶慧君,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英语教育、文化翻译与传播。电子邮箱:yehuijun0698@126.com;基金资助:Online:2025-10-28
Published:2025-11-07
摘要: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安全事关文化安全。借助文化传播视角,有利于把握新时代语境下文化安全的表征,进而阐明语言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关系。以文化传播为目标并观照传播效果,新时代文化安全表现为具有文化认同的魅力、文化传承的活力以及文化创新的动力。语言安全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内在诉求,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保障,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语言安全问题不仅作用于文化安全,还直接影响文化传播效力。从语言本体安全、语言关系安全和语言战略安全三个层面探讨语言安全对文化安全及文化传播的影响,有助于通过对语言安全问题的思考,为维护文化安全并助力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
叶慧君, 张昭阳. 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语言安全与文化安全[J]. 当代外语研究, 2025, 25(5): 196-204.
YE Huijun, ZHANG Zhaoyang. Language Security and Cultural Security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5, 25(5): 196-204.
| [1] | Haugen, E. 1962. Schizoglossia and the linguistic norm[J]. Monograph Series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5):63-69. |
| [2] | 陈章太. 2009. 语言资源与语言问题[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04):1-7. |
| [3] | 丁烈云、 喻发胜. 2010. 全球化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J]. 江汉论坛(11):9-16. |
| [4] | 方小兵. 2018. 语言安全的内涵、特征及评价指标[J]. 辞书研究(06):33-41,94. |
| [5] | 韩晗. 2018. 论“互联网+”时代下国家文化创新与国家语言安全[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8(03):65-73. |
| [6] | 胡惠林、 胡霁荣. 2020. 国家文化安全治理[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7] | 林宏宇. 1999. 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深层主题[J]. 国家安全通讯(08):31-33. |
| [8] | 刘跃进. 2004. 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J]. 北方论丛(05):88-91. |
| [9] | 沈骑、 彭永超. 2023.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中国周边国家语言冲突探析[J]. 当代外语研究(06):66-77,107. |
| [10] | 谭天、 司峥鸣. 2021. 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语言规范智能把关模式[J]. 青年记者(15):19-21. |
| [11] | 新华社. 2023.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 [2023-10-08].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07766.htm. |
| [12] | 徐英. 2021. 我国外语战略建设:现状与展望[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43(04):45-57. |
| [13] | 张治国. 2018. 语言安全分类及中国情况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0(03):35-44. |
| [14] | 赵屹青、 袁礼. 2024.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内涵、框架及推进策略[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20-31. |
| [1] | 沈骑, 彭永超.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中国周边国家语言冲突探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6): 66-77. |
| [2] | 张四红, 梅书琪. RCEP区域伙伴国家语言安全建设的实践路径[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4): 54-64. |
| [3] | 张彩迪, 尚新. “走出去”背景下海派文化术语英译探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2): 82-89. |
| [4] | 沈骑. 后疫情时代中国语言安全规划的三大要素[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4): 37-45. |
| [5] | 沈骑. 语言安全理论的源与流[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3): 39-45. |
| [6] | 沈骑. 语言在全球治理中的安全价值[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2): 7-13. |
| [7] | 蒋洪新, 叶冬. “致广大而尽精微”——蒋洪新教授访谈录[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6): 1-3. |
| [8] | 崔艳秋. 重塑的经典——评《阿Q正传》的补偿性风格传译[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2): 68-73. |
| [9] | 成晓光. 蒯因“翻译的不确定性”再思考——兼论文化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6): 109-113. |
| [10] | 仝品生;. 从接受美学视角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与对外翻译[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6): 61-65+78.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