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蕊馨, 杜宇童, 燕然林, 朱正纲, 李琛, 于颖彦. 消化道肿瘤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研究中生物样本前处理改良的探索[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5): 567-574. |
[2] |
黄娟, 朱晓雷, 李晓, 陈克敏, 严福华, 徐学勤.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评估早期慢性肾病肾缺氧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3): 385-389. |
[3] |
岳婧婧, 宋琦, 江旭峰, 王黎, 赵维莅, 严福华.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结合T2WI抑脂序列与FDG-PET/CT在初发淋巴瘤分期及病灶检出的对比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40-546. |
[4] |
朱乃懿, 姜奕歆, 柴丽, 柴维敏. 磁共振对超声阴性而乳腺X线检出BI-RADS4类以上钙化灶的诊断价值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39-444. |
[5] |
张华, 陆炜, 杨承翌, 项明洁. 血清人衰老关键蛋白1检测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62-465. |
[6] |
赵建治, 糜坚青.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507-511. |
[7] |
张雪坤, 李彦, 严福华, 赵洪飞, 宋琦. 基于光梭成像的新型加速技术在颅脑MRI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4): 378-383. |
[8] |
冯明洋, 丁叶舟, 赵青青, 赵钢德, 娄世珂, 郑超, 孙学华, 刘柯慧, 林兰意, 谢青, 郑岚, 王晖. 肝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西医肝衰竭分期之间的关系观察[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4): 391-395. |
[9] |
孙甜甜, 叶宝英, 杨钰, 牛建梅.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及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漏诊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173-177. |
[10] |
徐琛莹, 许庆玲, 唐陈月, 俞丽芬. 上海40~59岁无症状人群结肠直肠腺瘤的检出率及其与胃息肉检出的关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5): 504-509. |
[11] |
吴霜, 解骞, 管雪妮, 张素芳, 高信芳, 梁宗辉.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活动期克罗恩病的价值及效能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2): 157-161. |
[12] |
曹烨, 刘晓晟, 葛晓乾, 周斌. 运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4): 436-441. |
[13] |
陈平, 吴云林. 胃癌、结肠直肠癌血清标志物在疾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新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4): 377-382. |
[14] |
朱晓雷, 陈璐, 陆文丽, 刘燕, 严福华, 王伟, 董治亚. 474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不同年龄段垂体MRI影像学异常比例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3): 286-290. |
[15] |
王子元, 梁婷玉, 陈佳, 韩志宏, 吴丽莉. 结肠直肠癌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p53蛋白表达间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6): 687-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