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5, Vol. 10 ›› Issue (03): 238-240.doi: 10.16138/j.1673-6087.a0940
• 论文 • 上一篇
郭东豪, 林军龙, 程天宇, 袁立功, 金奇, 吴立群,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是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的任何部位异位兴奋灶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的心室去极化,可分为偶发室早和频发室早。频发室早的频率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根据室早绝对数,部分临床研究将24 h内室早总数超过10 000次以上定义为频发室早,亦有研究根据室早相对数,即室早负荷>10%或>24%定义为频发室早[1-2]。过去认为,频发室早是一种良性的心律失常,但最近的
郭东豪, 林军龙, 程天宇, 袁立功, 金奇, 吴立群,.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所致心肌病的电生理重构机制及其干预策略[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10(03): 238-240.
[1] | 胡洁玲, 刘童君, 梁伟. 老年肌少症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405-407. |
[2] | 刘鹏, 严福华, 秦乐, 肖瑞杰. 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心脏磁共振心肌应变率参数与猝死风险关系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3): 317-325. |
[3] | 姜逊渭, 王健怡, 肖婷婷, 谢利剑, 侯翠兰, 张永为,. DSP复合杂合基因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有关[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 15(02): 94-98. |
[4] | 朱兰, 顾圣佳, 陈炽华, 曹琪琪, 周皛月, 严福华, 闵佶华. 基于可变形配准算法的心肌形变分析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探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3): 278-285. |
[5] | 陈晔芬, 施仲伟.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及左心室同步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3): 292-296. |
[6] | 刘学波, 叶梓,. 非缺血性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辨别与处理[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1): 21-26. |
[7] | 曾晓聪, 文宏, 李醒三,. 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1): 66-69. |
[8] | 刘华, 关韶峰, 方唯一, 袁方, 李红,. 脑钠肽和心阻抗图参数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2): 175-177. |
[9] | 那剑, 崔玲, 陈亮, 白元, 秦永文, 赵仙先,. 围产期心肌病9例临床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10(01): 47-50. |
[10] | 张舒, 何立芸, 韩江莉, 郭丽君, 高炜,.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脏移植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5): 343-344. |
[11] | 陆林, 王芳,. 糖尿病心肌病与心力衰竭[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1): 31-33. |
[12] | 金玮,. 原发性心肌病与心力衰竭[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1): 16-20. |
[13] | 成永霞,刘贵波,颜彬,郭素芬,冯玉宽,陈丽丽,曹永,王宏伟,孙立新,李志强. 内皮祖细胞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2, 8(6): 311-315. |
[14] | 吴志俊, 刘艳, 金玮, 张凤如,. 重组人脑钠肽对不同病因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 7(05): 352-355. |
[15] | 王聪, 卜丽萍, 孙爱军, 周京敏, 钱菊英, 葛均波,. 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 7(05): 361-36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