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0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5-02-28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双白片和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陈孜瑾, 俞海瑾, 王朝晖, 马骏, 汪知玉, 王洁, 徐耀文, 郑岚, 陈晓农
    2025 (01):  1-6.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01
    摘要 ( 9 )   HTML ( 1 )   PDF(1307KB) ( 0 )  

    目的:比较双白片和厄贝沙坦降低蛋白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19例,均接受厄贝沙坦(厄贝沙坦组54例)或双白片(双白片组65例)单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基线及治疗4、8、12、24周的诊室血压及实验室指标。结果:119例患者的中医辩证分型主要为脾肺气虚证(56.3%)、脾肾阳虚证(20.2%)和气阴两虚证(21.8%)。厄贝沙坦组基线24 h尿蛋白定量为704(448,1 090) mg/d,4、8、12和24周分别降至456(300,660)、428(288,793)、510(327,949)和446(273,801) mg/d(均P<0.05)。双白片组基线24 h尿蛋白定量571(390,1 049) mg/d,4、8、12和24周分别降至491(200,861)、432(252,925)、478(267,858)和420(175,742) mg/d(均P<0.05)。治疗4、8、12和24周后,2组间蛋白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双白片组腰酸(59.3%比13.8%, P<0.001)和口干咽燥(24.1%比6.2%, P=0.005)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组治疗12周和24周血压较入组时明显下降。双白片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白片可有效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水平,改善腰酸和口干咽燥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作为血压正常、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不耐受或未行肾穿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替代治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扶正消积颗粒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干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
    吕玲玲, 徐玉敏, 许赪, 郑岚
    2025 (01):  7-13.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02
    摘要 ( 4 )   HTML ( 2 )   PDF(3273KB) ( 0 )  

    目的:观察扶正消积颗粒联合一线化疗干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Ⅳ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消积颗粒加减口服。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中、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卡诺夫斯凯计分(Kanofsky performance score, KPS)评分,并比较2组的肠道菌群。结果:治疗前,2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和KP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抑郁焦虑、乏力症状均较治疗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抑郁焦虑,乏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各症状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较治疗组肠道菌群丰度稍有增加,2组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值>2的差异性菌群为对照组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梭菌属(Clostridium)、弯曲菌(Campylobacteris)、营养缺陷菌属(Abiotrophia)、叶绿体(Chlotoplast)、假单胞菌属(Pseudobutyrivibrio),治疗组的气单胞菌目(Aeromonadales)。结论:扶正消积颗粒联合一线化疗能够改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中医症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疮散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疗效观察
    唐暐, 蔡铭慈, 沈一格, 张守杰, 葛健, 赵维莅
    2025 (01):  14-17.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03
    摘要 ( 2 )   HTML ( 1 )   PDF(995KB) ( 0 )  

    目的:探讨应用口疮散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1年12月我院血液科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49例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口疮散治疗进行分组,治疗组在移植后第1天起应用口疮散外敷于口腔黏膜,未使用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分级以及疗效。结果:口疮散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口腔黏膜炎患病率相近,治疗组口腔溃疡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18%比6.25%,P<0.001),不同严重程度病例经口疮散治疗后均有效缓解。结论:口疮散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大剂量预处理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转录组学揭示虎黄洗剂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机制
    张杰, 徐顺, 刘琰, 施燕
    2025 (01):  18-23.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04
    摘要 ( 5 )   HTML ( 1 )   PDF(3929KB) ( 0 )  

    目的:探讨虎黄洗剂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数据库查询虎黄洗剂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及靶基因。通过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 CTD)及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糖尿病足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在线工具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采用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动物实验验证虎黄洗剂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创面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及IL-1β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及转录组学测序分析表明,虎黄洗剂潜在靶点与炎症调控密切相关。创面局部应用虎黄洗剂可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HE)染色结果显示虎黄洗剂可促进糖尿病创面上皮化,ELISA检测结果提示虎黄洗剂可抑制创面组织炎症因子IL-6、TNF-α及IL-1β表达。结论:虎黄洗剂可抑制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扶正消积方的疗效与转录组学特征
    吕玲玲, 吴志远, 王申捷, 黄雨晴, 李宇熙, 郑岚, 宁光
    2025 (01):  24-29.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05
    摘要 ( 3 )   HTML ( 1 )   PDF(2726KB) ( 0 )  

    目的:基于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扶正消积方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构建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应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扶正消积方治疗后,通过Ensembl数据库、基因本体 (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基因注释,对比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法观察中药扶正消积方对小鼠肝、肾组织的影响。结果:扶正消积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肿瘤大小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扶正消积方治疗后小鼠肿瘤组织中上调基因166个,下调基因328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在P<0.05条件下前20条代谢通路富集在钙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等。HE染色结果显示,扶正消积方处理后的小鼠组织并未观察到明显肝肾毒性。结论:扶正消积方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T26皮下移植瘤生长,且未表现明显肝肾毒性,其可能通过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肿瘤迁移和侵袭相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中医药分阶段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验案二则
    程东峰, 周孜奕, 许荣忠, 方志红
    2025 (01):  30-33.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06
    摘要 ( 11 )   HTML ( 1 )   PDF(2482KB) ( 0 )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肺癌预后较差,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疗效,亟需新策略。中医视肺癌为“肺积”,属“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治疗强调扶正祛邪。肺癌的中医药分阶段论治分为术后扶正培本、中药联合化疗增效减毒及抗复发转移三阶段。方志红教授指出肺癌以气阴两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为标,主张辨病、辨证与辨阶段结合,强调健脾和胃,培育正气,祛除邪毒。本文通过2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病例展示中医药分阶段个体化治疗的疗效。患者1(ⅢB期)经靶向治疗及化疗后予中药扶正祛邪,病灶稳定近3年,总生存期近6年;患者2(ⅡA期)术后中药辅助化疗,生存期超8年,达临床治愈。2例均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健脾化痰为法,疗效显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体位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张凤娟, 杨钊
    2025 (01):  34-37.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07
    摘要 ( 7 )   HTML ( 1 )   PDF(1037KB) ( 0 )  

    从跨学科的中西医结合视角出发,本文系统性回顾了帕金森病中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的研究动态与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OH作为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中的显著表现,其引发的晕厥和跌倒风险常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因此,对于帕金森病OH中医与西医双重视角下的病因探究、病机分析、诊断手段以及治疗手段的全面理解,对临床医疗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深入理解不仅能提升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还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精准且有效的诊疗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医药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严佳怡, 马骏, 钟逸斐, 张先闻
    2025 (01):  38-45.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08
    摘要 ( 2 )   HTML ( 1 )   PDF(1080KB) ( 0 )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由高血糖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属于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间质纤维化作为其显著病理特征,是导致肾功能损伤的关键因素,其病理演变涉及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紊乱、炎症反应、细胞信号通路激活、表观遗传调控和细胞自噬等多重机制。本文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对中医药改善DKD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提示中医药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延缓DKD间质纤维化。随着对DKD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中医药作用机制的不断阐明,中医药有望为DKD的防治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芪汤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王贞贞, 童建菁, 刘子雄, 朱卉, 蒋婕
    2025 (01):  46-49.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09
    摘要 ( 6 )   HTML ( 1 )   PDF(1020KB) ( 0 )  

    柴芪汤作为经典的中医复方制剂,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显示出显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文系统综述近年来柴芪汤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尤其在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以及对心脑血管、肝脏、肾脏和肠道等多器官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和药理机制,揭示柴芪汤在代谢综合征综合管理和预防中的潜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帕金森病疼痛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孙倩, 林诗雨, 夏梦婕, 周海燕, 王秀薇
    2025 (01):  50-53.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10
    摘要 ( 5 )   HTML ( 1 )   PDF(1052KB) ( 0 )  

    疼痛作为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分类多样。目前西医治疗以多巴胺能替代疗法为主,但仅能缓解部分疼痛症状,且长期治疗存在不可避免的运动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疗效存在明显局限性。中医在疼痛治疗领域具独特优势。本文总结近年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疼痛的相关文献,旨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科学参考及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难治性哮喘中医病机和治法研究概况
    杜威, 刘宏炜, 张亚达, 陈怡人, 唐斌擎
    2025 (01):  54-58.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11
    摘要 ( 5 )   HTML ( 1 )   PDF(980KB) ( 0 )  

    难治性哮喘是目前哮喘治疗和研究的重点。因其对常规中医治疗疗效反应较差,提示该病中医病机具有独特性。深入探究其特殊病机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从邪实、正虚和病位3个方面梳理各家观点和治疗方法,旨在全面揭示本病潜在病机,为临床实践和科研提供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析从脾论治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
    李华, 杨华
    2025 (01):  59-62.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12
    摘要 ( 6 )   HTML ( 1 )   PDF(1002KB) ( 0 )  

    胰岛素抵抗为高血压等多种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病理机制。中医认为脾虚为胰岛素抵抗的核心病机。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湿壅盛型为主,从脾论治可通过“同病类治”策略干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实现综合达标。肠道菌群失调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从脾论治此类患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医结合呼吸康复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研究进展
    刘嘉琳, 张莉
    2025 (01):  63-66.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13
    摘要 ( 6 )   HTML ( 1 )   PDF(1068KB) ( 0 )  

    呼吸功能下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急性期和长期康复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下降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备受临床关注。目前尚未见中西医呼吸康复治疗对新冠肺炎患者疗效的综述。本文回顾国内外相关论文,综述现代西医与中医呼吸康复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现代西医康复手段联合中医肺康复的辨证论治,通过中医传统功法提升全身机能。中西医结合的呼吸康复治疗在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方面具一定疗效,有助于患者长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益肾抗衰老”理论探讨益肾法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与进展
    徐婷嬿, 张瑾, 顾耘
    2025 (01):  67-70.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14
    摘要 ( 6 )   HTML ( 1 )   PDF(1077KB) ( 0 )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效平稳降压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与单一机制药物不同,中药拥有多靶点多机制协同作用。从中医学理论,肾精亏虚、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的特点和病机。中医药有着治病必求于本的特色和优势,益肾法治疗高血压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回顾多种益肾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并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总结益肾法中药治疗高血压的进展,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医结合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研究进展
    殷慧君, 蒋咏梅, 高晓东, 施咏梅
    2025 (01):  71-75.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15
    摘要 ( 4 )   HTML ( 1 )   PDF(971KB) ( 0 )  

    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面临的严重问题,显著影响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模式对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的防治具有独特优势,不仅可改善患者症状与食欲,改善营养指标,还可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策略及效果,为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虎杖苷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吴超, 庄蕾, 马君俊, 何子锐, 孙永顺
    2025 (01):  76-80.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16
    摘要 ( 4 )   HTML ( 1 )   PDF(1042KB) ( 0 )  

    虎杖苷是从传统中药材虎杖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和调节细胞凋亡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在肝病、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虎杖苷在消化系统(肝胆胰及胃肠道)良恶性疾病中的治疗进展,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虎杖苷干预消化系统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中成药治疗进展
    田磊
    2025 (01):  81-83.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17
    摘要 ( 2 )   HTML ( 0 )   PDF(913KB) ( 0 )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西医治疗虽以普罗帕酮及射频消融术为主要手段且疗效确切,但存在适应症限制且药物不良反应等局限性。中医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阐述中医学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认识,分析目前临床常用于儿童室性期前收缩治疗的中成药,并总结其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溃疡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吴璟奕, 王晓丽, 陈洁, 郑岚
    2025 (01):  84-88.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18
    摘要 ( 9 )   HTML ( 0 )   PDF(997KB) ( 0 )  

    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营养缺乏、感染、药物反应及心理因素等相关,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疗法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综述口腔溃疡的中西医诊治进展,为进一步推广相关临床研究开拓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膝骨关节炎中医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
    纵亚, 贾晋瑄, 谢青, 项敬, 李青海
    2025 (01):  89-93.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19
    摘要 ( 5 )   HTML ( 1 )   PDF(1083KB) ( 0 )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致残率和复发率较高。长期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多采用口服药物、康复训练及中医针灸推拿等保守疗法,中重度患者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需手术治疗。中医保守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本文从针刺、艾灸、推拿、穴位注射、中药、中西医结合六方面阐述近年来中医保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旨在为临床提供多维诊疗思路,丰富、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藏精,主骨”理论与男性骨质疏松症
    沈世仲, 隋亮, 陈康, 史晓, 施丹
    2025 (01):  94-100.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1.20
    摘要 ( 2 )   HTML ( 0 )   PDF(1183KB) ( 0 )  

    男性骨质疏松症(male osteoporosis,MOP)的危害性常不受到重视,然而相较于女性患者,MOP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本文基于中医“肾藏精,主骨”理论,认为MOP的发生与中医肾脏生理功能相关。通过探讨“肾藏精,主骨”理论与MOP的相关性,提出“肾精不足、髓减骨痿”是MOP的核心病机,与多种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相关。古今医家多采用补肾强骨、填精益髓的方法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5 (01):  29-29. 
    摘要 ( 3 )   PDF(872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投稿声明
    2025 (01):  66-66. 
    摘要 ( 3 )   PDF(842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5 (01):  33-33. 
    摘要 ( 2 )   PDF(803KB) ( 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5 (01):  45-45. 
    摘要 ( 1 )   PDF(735KB) ( 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肠病学》杂志征订启事
    2025 (01):  62-62. 
    摘要 ( 2 )   PDF(806KB) ( 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