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17, Vol. 22 ›› Issue (06): 525-530.doi: 10.16139/j.1007-9610.a3625
沈东杰, 张业骞, 赵恩昊, 谢荣理, 赵治锋, 费健,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探讨腺苷酸环化酶相关蛋白1(adenylate cyclase-associated protein 1,CA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检测CAP1在胃癌病人石蜡标本蛋白质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CAP1在胃癌病人的表达率为55.7%(127/228)。CAP1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P=0.037)、脉管内癌栓形成(P=0.006)、神经侵犯(P=0.05)、T分期(P=0.014)、N分期(P=0.007)以及TNM分期(P=0.026)相关。采用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显示,CAP1表达、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和M分期是病人生存率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CAP1可作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的CAP1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关。CAP1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沈东杰, 张业骞, 赵恩昊, 谢荣理, 赵治锋, 费健,. 腺苷酸环化酶相关蛋白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6): 525-530.
[1] | 戴志强, 郑金鑫, 唐兆庆, 张启, 顾远, 史忠义, 胡国华, 孙益红. 淋巴结转移率对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预后的评估[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5): 429-434. |
[2] | 李娜娜, 齐涛, 朱黎明.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在胃部疾病初筛中的临床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4): 509-513. |
[3] | 鲍萍萍, 吴春晓, 顾凯, 庞怡, 王春芳, 施亮, 向詠梅, 龚杨明, 窦剑明, 吴梦吟, 付晨, 施燕. 上海市2016年胃癌发病特征及2002年至2016年胃癌发病趋势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4): 462-469. |
[4] | 聂明明, 朱正纲. 腹腔镜探查对进展期胃癌精准分期的临床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4): 365-370. |
[5] | 郭良奇, 严志龙, 张谋成. 腹腔镜经胃腔手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和早期胃癌[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4): 380-383. |
[6] | 赵丽琴, 郭伟剑, 余诺亚, 吴珺玮, 张俊. 激活素A对胃癌细胞迁移和有氧糖酵解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4): 317-323. |
[7] | 徐娜娜, 吴涛, 毛东锋, 薛锋, 刘文慧, 王宗慧, 白海. 肾脏原发髓外浆细胞瘤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3): 253-255. |
[8] | 杨春雪, 许海敏, 笪倩. 胰腺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附5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52-57. |
[9] | 陆伟辉, 刘威, 王聪, 王正林. CXCR2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5): 430-436. |
[10] | 王昭晖, 吴海波. 胃神经鞘瘤3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52-556. |
[11] | 李娟, 刘劲松, 李梅, 李殿炜, 朱弘. 细支气管腺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66-470. |
[12] | 吴冬梅, 吴丽莉, 陈佳, 刘坤. 淋巴上皮样肝细胞肝癌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98-501. |
[13] | 韦若蕖, 余红, 姚志荣. 儿童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痣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190-194. |
[14] | 朱正纲. 预防与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若干关键问题[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1): 1-6. |
[15] | 姬忠贺, 李雁. 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现状与前景[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1): 11-1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