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伟辉, 刘威, 王聪, 王正林. CXCR2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5): 430-436. |
[2] |
常宇宸, 宋陆茜. 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在髓系肿瘤治疗中的机制研究及应用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4): 272-275. |
[3] |
朱莹莹, 张姣姣, 孙俊楠, 王海嵘. 氯喹对脂多糖诱导的Ⅱ型肺泡细胞损伤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3): 197-201. |
[4] |
李晓丽, 李为光, 钱爱华, 曹国良. 胰腺癌血清微RNA-486-3p的异常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2): 121-125. |
[5] |
查晴, 于晨溪, 刘亚, 杨玲, 叶佳雯, 刘艳. miR-1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1): 82-87. |
[6] |
王宁, 朱莹莹, 张姣姣, 周罗成, 康健, 王海嵘,. 氯喹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 15(02): 111-115. |
[7] |
宋阿会,佟琰,刘英莉. BK通道抑制剂对人脐带华通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1): 5-9. |
[8] |
张超, 王伟艺, 唐文皓. 自噬在胰腺癌及其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6): 555-559. |
[9] |
程燕咏,王佳怡,蒋云凤,孙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七氟烷所致的原代神经元凋亡及细胞活性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1): 24-27. |
[10] |
朱红灿, 高萌, 张新凯,.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5): 264-268. |
[11] |
朱庆锋, 胡晓丽, 朱坚轶, 郎雯竞, 钟济华, 陈芳源. ASP2215联合SAHA对FLT3-ITD突变细胞株体外协同机制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5): 538-546. |
[12] |
马韬, 何昌玉, 蒋金玲, 杨晨, 奚文崎, 叶正宝, 张俊, 朱正纲,.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单药辅助治疗体力状态良好的可切除胰腺癌的比较[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3): 158-164. |
[13] |
郑晴晴, 赵佑山, 常春康. 线粒体形态变化对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影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4): 442-445. |
[14] |
康文, 郑晓, 王萍, 郭善禹,. 鱼藤素对胃癌细胞MKN-45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 21(06): 502-507. |
[15] |
李勇剑, 陈云扬, 施敏敏, 李宏为, 严佶祺,. 咖啡因对肝星形细胞活性和分泌功能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 21(05): 40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