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1, Vol. 21 ›› Issue (6): 37-44.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6.004
出版日期:
2021-12-28
发布日期:
2021-12-31
作者简介:
王光林,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翻译、跨文化研究。电子邮箱: Online:
2021-12-28
Published:
2021-12-31
摘要:
自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思政已经全面纳入我国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政治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治与历史、政治与现实、政治与世界观、政治与公共事务、政治与政府、政治与国家治理等都是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对思政的重要性要有深刻的认识,并明确把握前进的方向。本文从中西比较的视角,梳理和分析了思政的意义,论述了思政与个人文化认同、国家意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关联,指出思政教育与经典阅读、思辨能力培养的密切关系,提出让学生在经典阅读过程中学会比较与鉴别,从而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
王光林. 思政教育与经典阅读[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6): 37-44.
WANG Guangl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Reading of Classics[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1, 21(6): 37-44.
[1] | Cassin B. 2014. 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 A Philosophical Lexicon (Trans. by S. Rendall, C. Hubert, J. Mehlman, N. Stein & M. Syrotinski)[M].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 | Heywood A. 2013. Politics[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
[3] | Matthiessen F. O. 1941. American Renaissance: Art and Expression in the Age of Emerson and Whitma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4] |
Michaels W. B. 1992. Race into culture: A critical genealogy of cultural identity[J]. Critical Inquiry 18(4): 655-685.
doi: 10.1086/448651 URL |
[5] | Powers M. J.& K. R. Tsiang. 2016. A Companion to Chinese Art[M]. Malden, MA & Oxford: John Wiley & Sons. |
[6] | 范存忠. 2010. 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
[7] | 冯其庸、 刘忆萱、 芦荻、 刘瑞莲、 李永祜、 吴秋滨. 1979. 历代文选(下册)[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
[8] | 高亨. 1980. 诗经今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9] | 孟德斯鸠. 1995. 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10] | 饶尚宽. 2007. 老子[M]. 北京: 中华书局. |
[11] | 王国轩. 2007. 大学·中庸[M]. 北京: 中华书局. |
[12] | 杨伯峻. 1980. 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
[1] | 战双鹃.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发展:可为、应为与何为[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6): 68-75. |
[2] | 李艳, 李涛. 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互评思辨效应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6): 76-85. |
[3] | 薛荷仙, 李昀. 回归国家意识的价值教育和课程思政本质[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11-19. |
[4] | 杨彬, 蒋璐. 课程思政视阈下中东欧非通用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东欧国家报刊阅读”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20-27. |
[5] | 宋炳辉. 比较文学专业期刊如何因应新文科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5-11. |
[6] | 王光林. 关于新文科的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6): 45-53. |
[7] | 王光林. 是谁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兼谈阅读与思辨[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6): 54-59. |
[8] | 潘艳艳. 国家翻译实践视角下的国家意识及其培养[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5): 67-72. |
[9] | 刘爽. 国家意识视域下的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体系初探[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29-34. |
[10] | 徐斌.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国家意识培育[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35-41. |
[11] | 胡壮麟. 亦“文”亦“语”,教研相长——点赞黄源深教授治学之道[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5): 9-15. |
[12] | 王卓.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4): 66-72. |
[13] | 李冰.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以《融合大学英语》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4): 89-96. |
[14] | 阮俊斌, 赵学旻, 戴融融. 基于人文素养的医学翻译导学课程设计[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17(06): 79-85. |
[15] | 刘文星. 《搜神记》与日本记纪神话类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17(03): 48-5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