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2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警惕课堂教学娱乐化
    秦秀白;
    2012 (07):  1-2+7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26
    摘要 ( 287 )  
    秦秀白先生是著名英语文体学研究专家、英语教育家。他1986年编著的《英语文体学入门》奠定了他在国内英语文体学研究开拓者的地位。他主编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强调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先进教育理念,2008年被教育部认定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深受大学英语界的欢迎。秦先生在本文中呼吁警惕课堂娱乐化的不良教学倾向,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充分体现了一位教育家的社会责任,希望引起外语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工作者的重视。本刊欢迎外语界有识之士对"课堂教学娱乐化"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并对富有创见的论文优先发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互补性
    胡壮麟;
    2012 (07):  3-8+7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16
    摘要 ( 232 )  
    本文在扼要回顾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后,认为Martin发展积极话语分析的基本思想不是以积极话语分析取代批评话语分析,而是强调两者的互补性。这表现在他对批评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现实的CDA与虚拟的CDA、解构与建构、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坏消息与好消息等关系的论述上。最后本文提出在取材和分析时要奉行实事求是和提防虚假信息出现的原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个世界,三个问题——对沈家煊《三个世界》的语言哲学思考
    杜世洪;
    2012 (07):  9-13+7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17
    摘要 ( 316 )  
    沈家煊关于三个世界并行的观点,不仅具有哲学渊源,而且还有一定的话语解释力。"天地"、"人心"和"言语"分别对应着"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语言世界"。这三个世界不仅并行,而且还以心理世界为联系中介,彰显着"行域"、"知域"和"言域"的关系。根据这一认识,本文对具有语言哲学思辨性质的三个语言问题进行解释。这三个问题是:"覃某假装摇头说‘不知道’"这类语句的理据是什么?为什么"没有长度的棍子"说得出却想象不出?为什么疯子的话语在语句上正确而在语篇上却不连贯?通过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语言哲学的概念考察而得出结论:话语互动是三个世界并行的实际反映,三个世界随着话语互动的进行而并行;心理世界以物理世界为基础,以语言世界为体现形式;发生在心理世界的概念整合不仅是物理世界的反映,而且还拓宽了语言世界的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illmore框架语义学认知观阐释
    陈忠平;白解红;
    2012 (07):  14-17+7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18
    摘要 ( 413 )  
    Fillmore创立的框架语义学是继格语法之后Fillmore语言理论转型的重要成果,也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其中包孕的语言认知观,学界目前仍疏于深入探究。本文考察框架语义学中框架概念的发展演变,揭示框架从格框架、语言框架到认知框架的嬗变过程以及各阶段框架的不同特点,重点剖析框架语义学中框架作为概念工具和语言解释工具的认知语义属性,并阐明框架语义学强调框架经验认知与语义解释功能、奉行意义百科观的理论取向。研究认为,框架语义学将语言根植于人的生活体验之中,利用认知框架解释词义乃至语篇意义,为语言的理解提供了有机而全面的概念内容,是推动认知语言学尤其是认知语义学发展的先驱力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持人语
    何自然;
    2012 (07):  1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19
    摘要 ( 221 )  
    语用学(Pragmatics)的学术视角从最早的语言哲学扩展到语言学,并逐渐地触及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出现了与之相结合的各类新兴学科与边缘学科,从而成为语言科学中的一门综观学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默认理论与关联理论——解释“一般会话含义”的两种对立方法
    张绍杰;张延飞;
    2012 (07):  19-23+28+7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20
    摘要 ( 292 )  
    一般会话含义一直受到后格赖斯语用学的高度关注。由于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对一般会话含义的解释存在理论缺陷,因此默认理论和关联理论分别提出不同的解释方法。本文回顾了默认理论和关联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以及它们对于一般会话含义的不同解释,并且通过对比"默认意义"和"显性含义"指出了默认理论和关联理论所存在的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一般会话含义是突显的、无标记的默认意义,是听话人无意识地推导出来的意义。默认意义的推导依赖语言使用的规约,因此语言规约为默认意义的推导提供了捷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颖表达的社会语用解读
    熊学亮;
    2012 (07):  24-28+7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21
    摘要 ( 170 )  
    社会上流行的新颖表达仅靠句法意义理论来解释是不够的,比如"被×"表达就需要通过句法、语义、语用的合力作用才能得到解读。本文在英汉被动句基本类型的对比基础上,分析了汉语中意念被动句、"被"字句等,并进一步把"被"字句分析成主语是动词受事的"直接被动句"、主语是事件受事的"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的典型特征是:主语受到消极影响、主语不在事件结构中充当参与者。目前在汉语中流行的另一种"被×"表达因主语既是施事又是事件参与者,故不属于上述范畴。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这种新的"被×"表达的基本特点,认为"被×"构式提供了"组构冲突"的句法坏境,导致语境介入对其中的"被"进行重新解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糊限制语的“去模糊化”功能探析
    徐章宏;何自然;
    2012 (07):  29-32+37+7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22
    摘要 ( 406 )  
    随着模糊集合论的问世,语言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日益受到语言学研究者的关注,并呈现多样化研究视角。然而,国内部分学者似乎只注意其"模糊化"功能,而忽视其"去模糊化"的作用。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试图通过探讨模糊限制语本体属性和语用功能来还原其被忽视的特征。研究发现:(1)模糊限制语具有"层级定位"的本体属性,是对模糊语进行修饰、加工的一种元语言;(2)模糊限制语使说话人得以协调、强化和体现自己的元语用意识,使交际双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合作;(3)模糊限制语表明说话人在特定场合的认知与判断能力,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4)模糊限制语缺失或使用不当会导致语用失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缓和性冲突回应——针对冒犯性话语的语用策略分析
    庄美英;
    2012 (07):  33-3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23
    摘要 ( 281 )  
    在日常生活中,言语冒犯行为时有发生。对于听话人而言,采取什么样的回应策略对会话进程的后续发展、交际主体双方的关系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面子威胁论"的基础上,探讨了针对冒犯性话语的一种策略性回应方式——"缓和性冲突回应",即听话人在特殊语境因素的制约下,尽量避免"直接的冲突回应",通过使用反语、双关、隐喻等修辞手段以及刻意曲解、称呼语的变异使用等语用手段间接地回击冒犯者,以表示反对、不赞同等。"缓和性冲突回应"具有礼貌、含蓄、非对撞性、顺应性等语用特征,具有顾全交际双方面子、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等积极的人际语用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词汇表征研究概述
    赵翠莲;
    2012 (07):  38-44+7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24
    摘要 ( 456 )  
    心理词汇研究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词汇表征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其研究过程复杂而困难。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评述:(1)三类心理词汇模型,即网络模型(侧重于有联想关系的词汇表征方式)、分布模型(以语义相似性为出发点)和词汇提取模型(描述从记忆中提取词汇的方式);(2)六种传统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涉及词名层的词汇判断、念词实验和涉及概念层的语义启动实验、归类实验、词汇联想、词汇翻译;(3)影响词汇信息表征和提取的因素,包括词频、词类、形态音位结构、语义关系、二语水平。各部分先对各种情况进行简单介绍,进而说明其适用范围、存在的问题及相互间的关系。最后在总结的基础上,简要说明心理词汇研究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视角下的英语口语语法
    颜奕;
    2012 (07):  45-48+7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27
    摘要 ( 219 )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外研究者就英语口语语法相继展开了讨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但针对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研究还比较缺乏。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对口语语法的了解状况、态度观点及学习需求等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1)调查对象总体对口语语法特征了解有限,绝大多数认为有必要具有英语口语语法的被动知识;(2)口语语法的有用性主要体现在能让学习者在交流中听得明白、说得自然、表现得自信这三方面;(3)过半调查对象认为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授口语语法,但少数人出于课时、应试等因素对此持保留态度。文章最后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改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把“中国英语”融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郑德虎;
    2012 (07):  49-5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28
    摘要 ( 139 )  
    "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使用型变体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把"中国英语"融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将"中国英语"融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高职高专大学生对于将"中国英语"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这一做法非常接受。(2)将"中国英语"融入英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以及提高写作、口语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将"中国英语"融入英语教学的途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尼采“视角主义”的笔译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殷燕;饶平平;
    2012 (07):  53-57+7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25
    摘要 ( 233 )  
    尼采的"视角主义"作为理论方法被引入教育研究之中,带来了许多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变。本研究旨在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索有效的翻译教学途径,告别传统的"翻译技巧→译例点评→标准译文"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依赖样板标准译文的训练模式中解放出来,贯穿多元化视角,实行"翻译任务的文本选择→翻译任务分组和学生翻译→分组宣读译文和辩论(认可多元化视角下的多样性翻译)→小组汇报展示→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提炼归纳"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出发,尝试多样性的翻译。新模式实施后,学生(1)课堂上积极互动,交流深入;(2)翻译策略选择能力、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加强;(3)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体会加深;(4)勤于思考,翻译出不同版本的精彩译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活跃区英汉语言表征差异与翻译
    霍明杰;
    2012 (07):  58-62+7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29
    摘要 ( 246 )  
    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着以凸显实体为认知参照点来激活非凸显实体的认知取向。活跃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参照点现象。在把心智中与活跃区相关的认知结构表征到语符层面时,英汉语言对活跃区的表征方式差异远大于共性。差异体现在英语倾向隐化活跃区,而汉语倾向显化活跃区。这种差异与各语言的词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英汉互译时,认知活跃区在译文中是否以语符形式表征,要以作为认知参照点之语符表征的事体名词能否导引出与原文相同的意义为标准。如果能够,则隐去活跃区,否则必须表征活跃区。这种翻译进路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实现了从注重语言形式到注重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的转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职业教育EOP英语教学模式的理据和路径——以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为例
    宁顺青;
    2012 (07):  63-6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30
    摘要 ( 161 )  
    本研究以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为例,从语言教学的规律、社会需求、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角度,探寻高等职业教育EOP英语教学模式的理据和路径。广东省教改的实践表明,EOP模式是可行的、必要的和有成效的。在我国现有高职教育的宏观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推行EOP模式完全遵循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以及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文体风格研究与教学
    贾国栋;
    2012 (07):  67-71+7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14
    摘要 ( 644 )  
    海明威简约、凝练的文风受到众多文学评论家的好评。本研究基于文体分析模型,运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以《老人与海》为例,对海明威文体风格进行验证,用数据与例证阐示其风格。同时,将该研究成果有效地用于文学选修课的教学当中,能使学生既理解海明威语言的真谛,又切实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研究证明,外语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应是互动关系,研究的目的之一应是提高教学质量,是互补关系,而不应把研究与教学分离开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先锋文学看元小说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发展和流变
    李琳;李瑾;
    2012 (07):  72-75+7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15
    摘要 ( 528 )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元小说在西方尤其是美国,获得长足发展,成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小说形态,元小说批评也随之兴盛。八十年代之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元小说在中国也悄然出现。以马原、格非、余华等为代表的许多先锋派作品运用了元小说叙事策略,具有明显的元小说特征,引发了中国小说叙事艺术的变革,使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世界文学潮流趋于同步。由于过于注重"文字游戏"和创作技巧,忽视对创作主题的探索,元小说常常为读者和批评家所诟病,因此,许多先锋派作家在反思之后开始转变创作风格,轰轰烈烈的元小说实验也随之渐趋平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