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梦之. 2019. 建设中国译学话语:认知与方法[J]. 上海翻译 (4): 3-7, 94.
|
[2] |
方梦之. 2021. 我国译学话语体系的勃兴之路[J]. 当代外语研究 (1): 29-37, 1-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1.004
|
[3] |
韩子满. 2022. 理论改写与科研学术评价——中国翻译理论建设亟须重视的两个方面[J]. 中国外语 19(3):87-94.
|
[4] |
洪诗谐、 陈菁. 2021. 中西口译实证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翻译(1):30-40,190.
|
[5] |
蓝红军. 2015. 翻译教学——新时期翻译学学科发展的关键[J]. 中国大学教学 (6):32-37.
|
[6] |
蓝红军. 2020. 翻译学知识体系的创新与重构——一个关系论的视角[J]. 中国翻译 (4):5-12,189.
|
[7] |
李伟、 骆潇洋. 2020. 翻译知识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读《现代翻译知识史》[J]. 中国翻译 (3):78-84.
|
[8] |
刘和平. 2000. 再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从希拉克信函的翻译谈起[J]. 中国翻译 (4):41-46.
|
[9] |
刘军平. 2023. 新时代翻译教材编写基本原则窥见[J]. 当代外语研究 (2):70-73,161.
|
[10] |
龙晶晶、 宫齐. 2023. 我国翻译教材建设反思:现状、问题与对策[J]. 外语电化教学 (1):93-99,118.
|
[11] |
穆雷. 1999.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2] |
穆雷. 2004. 翻译教学: 翻译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兼评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J]. 中国翻译 (4): 61-65.
|
[13] |
穆雷. 2021. 我国翻译教育的理念转变与体制建构[J]. 语言教育 (4):2-9.
|
[14] |
穆雷、 刘馨媛. 2022. 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看翻译博士专业学位[J]. 当代外语研究 (6):22-29,16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6.004
|
[15] |
穆雷、 梁伟玲. 2023. 翻译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前路(2007—2022)[J]. 中国翻译 (6):48-55,192.
|
[16] |
覃江华. 2022. 翻译与知识生产、管理和转化——知识翻译学刍议[J]. 当代外语研究 (1):60-7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1.004
|
[17] |
屈海燕、 许钧、 冯全功. 2022. 《翻译概论》的编写原则与探索——许钧教授访谈录[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4):3-9,90.
|
[18] |
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2020. 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 |
王东风. 2020. 发展中的中国翻译学科:问题与对策[J]. 中国翻译 (3):5-14,187.
|
[20] |
许钧、 穆雷. 2009. 翻译学概论[M]. 江苏: 译林出版社.
|
[21] |
许钧、 高方. 2010. 翻译理论素养的培育与翻译理论类教材的编写[J]. 外语与外语教学 (6):62-66.
|
[22] |
许钧、 穆雷. 2023. 翻译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3] |
许钧. 2023. 关于新时期翻译教材建设的若干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67-69.
|
[24] |
杨枫. 2022. 知识翻译学的翻译定义与分类[J]. 当代外语研究 (1):1-2.
|
[25] |
喻旭东、 傅敬民. 2022. 翻译知识的三重形态初探[J]. 当代外语研究(5):22-3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3
|
[26] |
翟锦程. 2022. 中国当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与途径[J]. 中国社会科学 (11):145-164,207.
|
[27] |
赵巍. 2021. 传统译论史料汇编与翻译学学科发展——从《中国传统译论文献汇编》说起[J]. 中国翻译 (5):92-97.
|
[28] |
仲伟合、 穆雷. 2008.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外语 (6):4-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