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KE能量法的模态识别仿真分析方法研究
    徐凯
    传动技术    2024, 38 (4): 31-34.  
    摘要79)      收藏
    传统应变能法能够快速识别并改进单个零件或单一系统的模态,但对于复杂系统,由于系统间存在紧密的耦合,传统应变能法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能能量法的模态识别方法,仿真与实验对标结果表明,KE能量法能够快速识别复杂系统的模态,满足工程开发需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某连杆结构优化方法
    杨丽丽, 束振伟
    传动技术    2024, 38 (4): 19-24.  
    摘要105)      收藏
    根据要求优化连杆结构,使之满足刚度、屈曲、疲劳要求。结构优化难点在于该连杆有两项屈曲要求:连杆轴向屈曲和减振器垂向屈曲。结构屈曲载荷目标值在某载荷区间内,上限值与下限值相差很小。结构静刚度和疲劳性能要求结构越强越好,屈曲性能要求结构不能太强,需要平衡各性能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基于S-K检验的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压缩比分布研究
    和颖凌, 周凯航, 鲍爱建
    传动技术    2024, 38 (4): 35-38.  
    摘要81)      收藏
    提出了一种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内部缓冲结构压缩比的分布特征模拟方法。通过推导压缩比R与尺寸链的关系,证明该比值并非严格服从于正态分布,因此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获得了其在多因素影响下的统计分布数据,并通过S-K检验量化了其与标准正态分布的近似性。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示例模组的R分布被证明能够通过S-K检验,因此正态近似假设成立。该方法为模组设计搭建了零件公差到整体静力分布和空间分布研究的桥梁,为复杂尺寸变量的影响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基于BERT和句法分析的汽车评论属性级观点挖掘
    白云龙, 张耿耿
    传动技术    2024, 38 (4): 39-47.  
    摘要107)      收藏
    网络媒体与电商平台的兴起产生了海量的针对汽车的主观评论。对这些评论文本进行观点挖掘对车企改进产品设计和制定竞争策略有重要参考意义。如何在评论中实现细粒度的属性级观点挖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属性级观点挖掘中观点抽取和类别分类两个子任务,提出了基于BERT的挖掘方法。首先将BERT序列标注模型和基于依存句法、词性标注的句法分析模型并联,融合生成<评价对象,评价观点>二元组。在此基础上,通过BERT模型对二元组进行属性分类和情感分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BERT的挖掘方法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句法分析方法,而融合了句法分析的BERT模型在召回率的表现上优于单纯的BERT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高压动力电池壳体连接结构抗腐蚀性能研究
    曾祥钱, 朱晓怡, 覃小攀, 姜京男
    传动技术    2024, 38 (4): 13-18.  
    摘要106)      收藏
    通过静态腐蚀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组合套筒、垫片螺栓以及FDS螺栓分别与带电泳镀锌钢板和不锈钢板连接后的抗腐蚀性能,得到了不同组合间的腐蚀性能表现以及残余扭矩的衰减情况。同时,提出对相应紧固件分别实施表面涂蜡、采用流动密封胶Dreibond、增加Tuflok涂层等三种防腐保护处理方法并开展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电泳镀锌钢板的连接结构,其抗腐蚀性能优于不锈钢连接结构;表面涂蜡是抗腐蚀效果最好的防腐保护处理方法,其次是流动密封胶Dreibond,其结果优于Tuflok涂层,而无任何保护措施的连接结构抗腐蚀性能最差;腐蚀试验对残余扭矩衰减影响较小,从结果变化趋势看,Tuflok涂层对应的螺栓扭矩衰减情况较其他防腐保护处理方法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船用桨轴离合器楔形花键承载特性研究
    于文峰, 俞翔栋, 严忠胜, 张飞, 殷浩博
    传动技术    2024, 38 (4): 48-52.  
    摘要95)      收藏
    船用桨轴离合器主要用于传递转速及扭矩,是船舶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扭能力等承载特性对轴系运转及船舶生命力具有重要影响。对桨轴离合器的关键零部件花键副开展了齿形轮廓设计,以900 kN·m级船用桨轴离合器工况载荷为输入,通过数值计算与仿真分析校核花键副的承载能力。通过花键副的轴向加载试验,验证了楔形花键副的轴向承载能力,对船用桨轴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和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驱动桥主从动锥齿轮虚拟装配技术研究
    张鹏, 高洪彪, 金子嵛, 王凯, 白学斌, 武子涛, 高浩元, 宁小彬
    传动技术    2024, 38 (4): 3-6.  
    摘要126)      收藏
    驱动桥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总成之一,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而作为保证驱动桥性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主从动锥齿轮的装配。其中,影响主从动锥齿轮装配质量的两个因素是齿轮接触区和侧隙。提出一种结合Gems软件仿真来制定垫片调整方案的方法,以某乘用车驱动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异常的装配状态,分析装配误差出现的原因,并结合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际装配数据来推算合理的装配方案,最后通过考核实际装调后齿轮接触区和侧隙质量来验证改进效果。通过以上手段,可以快速分析异常装配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优化主从动锥齿轮装配流程,进一步提升驱动桥总成装配的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齿轮-轴压配焊接后和磨齿前加工误差影响分析
    王泽贵
    传动技术    2024, 38 (4): 7-12.  
    摘要125)      收藏
    新能源电动汽车变速器或减速器高转速高转矩要求,使得其齿轮和轴之间的联接采用了压配后焊接工艺。在该焊接工艺的应用过程中,齿轮磨齿后出现了诸多齿轮参数不合格的误差问题。针对此加工误差问题,主要从磨齿前齿坯定位误差、热处理变形和焊接变形三个方面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焊接工艺对齿轮同一齿侧的齿向误差fHβ具有一致性减小或增大影响,对跨棒距M值具有减小影响,对齿距累积误差Fp增大影响最大。磨齿前齿坯定位误差、热处理变形和焊接变形三者总体上比较,热处理变形最大,其次是定位误差,焊接变形最小。通过有效控制以上三者的误差影响,压配焊接后磨齿能够得到合格较好的齿轮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基于某车型制动抖动优化的研究
    康金涛, 袁军, 吴膺, 韩翔
    传动技术    2021, 35 (03): 30-33.  
    摘要38)      收藏
    针对某车型高速路况出现制动抖动的现象,通过对故障车辆进行测试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确定了抖动的类型。结合台架试验及整车道路试验的对比验证,通过调整摩擦片的配方,可有效降低整车制动抖动,为后续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分析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基于Flexsim的汽车空调生产线优化研究
    袁亚银, 叶学敏
    传动技术    2021, 35 (03): 39-42.  
    摘要43)      收藏
    针对A公司汽车空调生产线产品制造节拍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三维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优化的优化方案。结合实际生产流程,采用Flex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挖掘关键瓶颈工序,制定优化方案,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优化,进而提高该生产线生产效率和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机车电传动系统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伍赛特
    传动技术    2021, 35 (03): 43-48.  
    摘要62)      收藏
    介绍了机车电传动系统的组成、分类、相关技术特点及应用,重点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未来,机车电传动领域将广泛采用交流传动方式,并大力推进新型电力电子技术和车载微机控制技术的研发,同时也将建立机车技术开发平台,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针对电传动而开展的相关技术研究及工程试验将有力推动我国未来机车车辆技术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针对齿轮箱阶次噪声问题的多体仿真
    张剑
    传动技术    2021, 35 (03): 8-12.  
    摘要36)      收藏
    针对工程上的齿轮箱阶次振动噪声问题,建立包含3D齿轮、线性轴承、柔性壳体等的齿轮箱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在电机外特性扭矩输出下,时域的齿轮轴轴承力及齿轮箱壳体表面振动速度。对时域的仿真结果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其频域的阶次特性;同时进行全负荷工况下车内振动噪声测试,以测试结果评估多体仿真的指向性。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相比:11阶对应共振频率误差-6.3%,29阶对应共振频率误差-10.4%,验证了基于多体仿真方法进行齿轮箱阶次噪声分析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大转矩万向联轴器叉头和十字轴结构强度仿真分析与验证
    俞翔栋, 何柳, 丁蓉, 孙丹婷
    传动技术    2021, 35 (03): 13-17.  
    摘要45)      收藏
    探寻了一种适用于大转矩万向联轴器叉头和十字轴的结构强度仿真分析方法,总结了对叉头和十字轴强度仿真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采用装配组件方法求解精度较高,但计算成本也相对较高;采用独立零件方法求解效率较高,最大应力位置基本一致,但求解精度较低,仅用于初步分析。研制了大转矩万向联轴器叉头关节组件并开展了静扭试验,验证了叉头和十字轴强度仿真方法的准确性,为大转矩万向联轴器叉头和十字轴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基于有限元的第一磨牙牙髓方案的力学对比分析
    李庆
    传动技术    2021, 35 (02): 21-25.  
    摘要30)      收藏
    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来比较不同腔型修复后的上颌第一磨牙的生物力学性能。建立传统牙髓腔、保守牙髓腔和扩展牙髓腔三种不同修复方式修复后的第一磨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三种不同加载方式模拟磨牙的不同受力工况。利用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分别对牙本质、牙釉质以及修复体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完整的牙齿模型的受力情况进行比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船用OI型复合材料膜片联轴器的研制
    卢永文, 杨林, 贺博, 杨尧, 邓俊杰, 张萌思
    传动技术    2021, 35 (02): 6-9.  
    摘要62)      收藏
    膜片联轴器可用于船舶主动力推进系统中连接相邻传动轴,本文介绍了一种船用OI型复合材料膜片联轴器的研制过程,包括材料选择、仿真设计、成型工艺、试验验证等。根据某船的工况要求,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联轴器结构和性能进行仿真设计,采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预浸料通过热压罐工艺成型,最终成功通过了静态扭转试验验证,为复合材料膜片联轴器在船舶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舰船联合动力装置技术特点研究及未来趋势展望
    伍赛特
    传动技术    2021, 35 (02): 40-48.  
    摘要74)      收藏
    考虑到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各国逐渐加强了针对海防武备力量的投入,以航空母舰为代表的水面舰船的技术水平于近年来有了显著进步。详尽介绍了舰用蒸汽动力装置、舰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及舰用柴油机动力装置。同时,考虑到几类动力设备各自的技术特点,为满足舰船巡航工况下的高经济性要求与战时的高机动性要求,从而引入了联合动力装置的概念。重点阐述了CODOG、CODAG、COGOG、COGAG、CODAD、COSAG、COGAS等几类联合动力装置的特点及应用,并对其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由于燃气轮机在动力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以其作为加速机组的联合动力装置如CODOG、CODAG、COGOG、COGAG等均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而近年来得以充分发展的CONAG型联合动力装置同样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分动器输出轴齿轮热装配技术的实践
    田晋跃
    传动技术    2021, 35 (02): 3-5.  
    摘要38)      收藏
    本文结合专用汽车的大速比分动器设计,在输出轴齿轮装配工艺中采用热装配技术,根据零部件材料的性质,确定过盈量和装配间隙,分析热装配接触压力、齿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等特性,并采用KISSSOFT软件进行产品校核和安全性计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电驱系统减速器啸叫噪声问题分析及优化
    白学斌, 金子嵛, 于博瑞
    传动技术    2021, 35 (02): 10-15+25.  
    摘要60)      收藏
    本文以某单电机电驱系统减速器为研究对象,针对整车NVH试验评价中减速器啸叫问题进行专项分析和优化,通过建立精确的减速器总成动力学性能分析虚拟样机模型,对齿轮啮合振动激励机理、传动路径和振动响应等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台架试验和整车试验结果标定虚拟样机模型,通过齿轮宏观参数及微观修形优化对齿轮加工误差、传递误差、啮合刚度和动态啮合力进行专项优化和控制;同时通过对零部件及系统的模态及振动响应分析,分析传递路径及系统响应结果,预测振动噪声风险,通过传递路径刚度及激励频率优化,降低系统振动响应和噪声风险;最后通过整车NVH性能试验验证改进效果。通过以上手段,显著降低了减速器的啸叫噪声,最终达成整车NVH性能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基于驾驶质量和油耗综合性能的换挡策略设计
    常朕, 马绮蔚
    传动技术    2021, 35 (02): 16-20.  
    摘要34)      收藏
    以某款MPV(自动挡车型)为例,通优化换挡策略改善驾驶性能和油耗,并进行虚拟分析和实车验证,确认虚拟结果与实车验证的吻合度,最终总结出基于驾驶质量和油耗综合性能的换挡策略设计方法。说明此方法进行设计的换挡策略可满足企业整车驾驶质量和油耗的要求,有利于指导其他车型的驾驶质量和油耗综合性能开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基于功能安全硬件指标的转向系统方案
    李兵, 张小乐, 罗毅
    传动技术    2021, 35 (02): 32-35+48.  
    摘要30)      收藏
    根据功能安全标准,转向系统的功能安全等级需要通过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确定,不同的功能安全等级对应着不同的硬件指标要求。通过对硬件指标和诊断覆盖率的分析,提出了符合功能安全硬件指标要求的转向系统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包括扭矩传感器、电机位置传感器、电机电流传感器、微控制器等部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