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2, Vol. 7 ›› Issue (03): 210-213.doi: 10.16138/j.1673-6087.a0134
丁晶, 丁飞, 张武, 李军民, 诸江,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探讨小鼠造血系干祖细胞表面标志c-Kit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起始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以人源移动抑制因子相关蛋白8基因启动子表达的人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A酸受体α融合基因(hMRP8-hPML-RAR)转基因所致小鼠APL为研究模型,研究APL起始细胞的表面标志。结果:发现在APL小鼠模型体内存在一群以c-Kit+为标志的白血病起始细胞(LIC)。通过体外培养,发现LIC在失去肿瘤微环境支持后由c-Kit+细胞向c-Kit-细胞分化,同时逐渐丧失白血病致病力。c-Kit的磷酸化位点抑制剂伊马替尼和小发夹RNA(shRNA)虽均抑制c-Kit功能和(或)表达,但并不能明显影响白血病致病力。结论:肿瘤微环境在APL起始细胞致瘤力的维持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白血病致病力的维持上c-Kit可能并不是一主导功能因素。
丁晶, 丁飞, 张武, 李军民, 诸江,. c-Kit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起始细胞中的作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 7(03): 210-213.
[1] | 管涛(综述), 张倜, 王鲁(审校). 肝细胞癌肺转移的潜在机制和治疗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2): 180-184. |
[2] | 张苏江,陈赛娟. 精准治疗有希望治愈肿瘤吗?[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Sup.1): 55-57. |
[3] | 苏长青.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应用谈肝癌的诊治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27-433. |
[4] | 孟莉, 吴涛, 汉英, 薛锋, 毛东锋, 潘耀柱, 王存邦, 白海. 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第二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及WT1基因阳性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2): 131-133. |
[5] | 汪楠, 郝风节, 王俊青. 肝细胞多倍体发生机制及其与肝细胞癌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6): 618-621. |
[6] | 陈颖, 朱延波, 柳菊, 王渊, 鲍泳扬, 束木娟, 周恒花,. 中、高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c-Kit、PDGFRA基因突变分析与临床病理观察[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2): 105-111. |
[7] | 陈平, 俞骁珺, 谷雷雷, 张梦茵, 朱时燕, 吴云林,.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蛋白活化抑制蛋白1的表达与胃癌微环境转移结构关系及预后[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6): 365-370. |
[8] | 崔雯, 聂瑞敏, 王瑾, 奚晓东, 糜坚青,. 血红蛋白在三氧化二砷抑制血小板聚集中的功能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2): 135-139. |
[9] | 强琬婷, 诸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中白血病细胞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及功能影响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1): 25-29. |
[10] | 阮祥, 方圆, 沈柏用,. 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4): 352-355. |
[11] | 李军民, 祝洪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和目前存在问题[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10(01): 1-7. |
[12] | 聂瑞敏, 崔雯, 王学锋, 奚晓东, 糜坚青, 王瑾,. 三氧化二砷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3): 184-188. |
[13] | 戴健敏, 刘祥箴, 张武, 诸江,. 全反式维A酸诱导的部分分化的白血病细胞具有去分化能力[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2): 152-158. |
[14] | 沈志祥, 王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3): 167-170. |
[15] | 吴丽莉, 王黎, 许海敏, 李芹芹, 刘强,.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病理学特征[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3): 320-32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