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2, Vol. 7 ›› Issue (03): 214-217.doi: 10.16138/j.1673-6087.a0179
刘晓红, 乔金玲, 周维智, 陈美蓉, 陈金梅, 夏菁, 王刚, 任汝静, 陈生弟,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TLR4在老年期痴呆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AD患者(n=26)、VaD患者(n=31)和正常对照组(n=29)共8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膜上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膜表达TLR4的阳性表达率和MFI AD组和VaD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TLR4作为免疫炎性机制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在AD、VaD的发病中均表现为增高,提示炎性机制在AD和VaD的发病中均发挥了作用,TLR4可能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刘晓红, 乔金玲, 周维智, 陈美蓉, 陈金梅, 夏菁, 王刚, 任汝静, 陈生弟,. Toll样受体4在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的初步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 7(03): 214-217.
[1] | 刘锐锋, 盛倩倩, 张悦, 赵慧强. 冠状动脉扩张患者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亚型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73-378. |
[2] | 唐静仪, 余群, 刘军. 结合人工智能的结构影像分析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测及精准诊断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1): 12-17. |
[3] | 李建平, 任汝静, 王刚.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治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1): 18-21. |
[4] | 付丛会, 徐英, 苏巍, 文静, 刘志芳, 朱倩, 张静怡, 熊泽民, 陈兰兰, 贾杰.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期间正念减压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情绪障碍及睡眠状况的影响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1): 46-51. |
[5] | 魏文石. 直面我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的挑战——《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1): 5-7. |
[6] | 付朝伟. 阿尔茨海默病重在预防——《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1): 8-11. |
[7] | 黄沛, 任汝静, 潘昱, 林国珍, 王刚. 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脑淀粉样血管病一例报道[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1): 86-89. |
[8] | 马步勇. Aβ级联假说或tau蛋白假说,哪个更正确?[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Sup.1): 58-59. |
[9] | 李建平, 王刚. 铜代谢稳态失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5): 361-365. |
[10] | 崔基浩, 李创, 马文斌, 李春, 徐万宏. 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兔退行性病变后椎间盘的修复作用[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 16(3): 237-240. |
[11] | 王书鸿, 王晓平,. 第十二届国际神经病学辩论大会纪要[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5): 325-327. |
[12] | 许晶晶, 张敏鸣.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现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4): 466-470. |
[13] | 孙家兰, 黄澍, 来小音, 朱玮, 胡荣郭, 李龙宣.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水平与疾病及程度间相关性探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4): 419-422. |
[14] | 赵思达, 赵佑山, 常春康, 肖志坚.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断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2): 211-215. |
[15] | 李佳明, 张苏江, 王莹, 严泽莹, 刘之茵, 孙海敏, 陈玉宝, 陈钰, 罗方秀, 孙静.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1): 76-8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