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9, Vol. 4 ›› Issue (02): 92-96.doi: 10.16138/j.1673-6087.a1381
谢青, 董志霞, 项晓刚,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和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感染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健康威胁,据估计全世界HBV和HCV感染人数分别为4亿和1.7亿[1]。由于具有
谢青, 董志霞, 项晓刚,.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 4(02): 92-96.
[1] | 刘厚昌, 番云华, 张凯, 王水花.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276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基因型分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322-327. |
[2] | 孙烨, 蔡伟. 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终点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1): 115-118. |
[3] | 陈秦俊杰, 项红军, 夏勇, 李俊, 沈锋,. 乙型肝炎相关肝内胆管癌病人术后生存列线图[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2): 151-156. |
[4] | 黄玲, 陆志檬,.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测定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风险评估与抗病毒药物疗效判断中的意义[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319-321. |
[5] | 缪晓辉,. 核苷类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长期性探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4): 297-300. |
[6] | 赵亚男, 孙步彤,. 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及乙型肝炎病毒激活情况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5): 529-532. |
[7] | 张雨, 成军, 张立伐,.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脏脂肪变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2): 129-132. |
[8] | 于德敏, 张东华, 姜节洪, 余敏杰, 张欣欣,. 恩替卡韦初治耐药的乙型肝炎病毒体外表型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2): 101-105. |
[9] | 邓伟吾,.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慢性呼吸道疾病关系的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5): 397-400. |
[10] | 梁日初,.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病毒DNA检测的结果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4): 369-371. |
[11] | 宋斌斌, 沈敏娜, 张春燕, 吴炯, 郭玮, 潘柏申,. 2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的性能比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2): 186-189. |
[12] | 宋斌斌, 邵文琦, 吴炯, 张春燕, 郭玮, 潘柏申,. 国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的检测效果评价[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1): 70-73. |
[13] | 吴海蓉, 罗金萍, 赵春华,.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特点及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3): 334-335. |
[14] | 杨松, 成军,.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及其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2): 125-128. |
[15] | 张欣欣,.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相关定义、检测及临床处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2): 117-12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