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1999, Vol. 4 ›› Issue (03): 206-5.doi: 10.16139/j.1007-9610.a0206
张齐联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1980年,Dimagno及Hisanaga首次报告将超声传感器安装在消化内镜的顶端开展了消化管腔内的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时隔8年,第一台机械扇型扫描超声内镜于1988年引进我国;当前,我国共有正规的超声内镜约20余台,按我国的省份平均计算,每个省尚不足一台,说明EUS在我国的应用尚不够普及。 虽然我国超声内镜的数量尚不够多,应用EUS的历史也仅十年,但迄今为止几乎所有最先进的超声内镜设备及各种频率的细径超声探头已被逐年
张齐联. 国内内镜超声检查术的应用现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 4(03): 206-5.
[1] | 戴志强, 郑金鑫, 唐兆庆, 张启, 顾远, 史忠义, 胡国华, 孙益红. 淋巴结转移率对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预后的评估[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5): 429-434. |
[2] | 王文涵, 夏蜀珺, 詹维伟. 长链非编码RNA ENST00000489676在超声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4): 514-519. |
[3] | 徐琛莹, 李嫣然, 倪晓枫, 徐上妍, 林青. 超声预测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及相关超声征象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3): 343-348. |
[4] | 刘荣耀, 李祥翠, 王丽娜, 陈海珍.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76-79. |
[5] | 樊金芳, 沈依, 詹维伟, 陶玲玲, 李伟伟, 况李君, 周伟. 峡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6): 528-531. |
[6] | 丁燕飞, 陈平, 罗方秀, 吴云林. 以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一例报道[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84-587. |
[7] | 司安锋, 雷正清, 杨平华, 江涛, 王轩, 程张军. 巨块型肝内胆管癌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有效性[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2): 138-143. |
[8] | 刘威, 王聪, 薛安慰, 赵骏杰, 王正林. 单侧cN0甲状腺癌病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特性及其预防性清扫[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2): 159-162. |
[9] | 周伟, 陈易来, 詹维伟. 细针穿刺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4): 339-343. |
[10] | 王子豪, 曹亮, 梁品, 刘革, 张驰, 张健, 尹逊国, 刘焕然, 刘严峰, 胡祥. 胃癌5、6组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3): 217-221. |
[11] | 严晓伟, 刘坤, 胡皆乐, 姜松耀, 项明. 循环肿瘤细胞与胃癌病理分期相关性的初探[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1): 56-59. |
[12] | 王志威, 张晓晓, 王杰, 魏敏, 邵玉国, 籍敏, 杨莉, 何奇. 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2): 189-192. |
[13] | 侯建忠, 张颖超, 邓先兆, 郭伯敏, 康杰, 樊友本, 伍波.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6): 507-511. |
[14] | 潘红, 周文斌, 王水. 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关系[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5): 384-386. |
[15] | 陈小松, 吴佳毅, 黄欧, 何建蓉, 朱丽, 李亚芬, 陈伟国, 沈坤炜. 乳腺癌病人前哨淋巴结1~2枚转移、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影响因素和预后[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5): 428-43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