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更多...

2024年, 第29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4-07-25 上一期   
述评
中国疝修补技术30年的演变和进展
唐健雄, 孟云潇
2024 (04):  279-284.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1
摘要 ( 41 )   HTML ( 3 )   PDF(924KB) ( 11 )  

本文概述疝病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沿革。“无张力修补”概念的引入使得疝外科有了里程碑式飞跃,“腹壁功能”概念的建立则推动了疝外科的发展。介绍疝修补技术在我国的引入和推广,重点讨论中国疝外科修补技术的发展阶段,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以及微创技术在疝修补中的应用和发展。指出应按腹壁疝的分型来选择手术方式以及腹壁重建的3R[修补(repair),组织结构重建(reconstruction),结构重塑和功能修复(restoration)]原则。还探讨材料科学的进展和日间手术模式的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复术中腹壁功能重建
李健文, 张云, 乐飞
2024 (04):  285-291.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2
摘要 ( 31 )   HTML ( 4 )   PDF(907KB) ( 8 )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已从单纯的修补(repair)、加强(reinforcement)向重建(reconstruction)、重塑(restoration)和再生(regeneration)进展。腹壁切口疝有肌前、肌后、腹膜前、腹腔内等修补层次,均可通过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来完成。腹腔镜手术主要包括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和微创非腹腔内补片修补术(MINIM)。无论哪种技术,既要遵循腹壁功能重建的原则,又要结合自身的微创特性,才能充分体现其临床价值。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术中腹壁功能重建的核心可归纳为恢复腹壁解剖结构(Anatomy),保护腹壁生物力学(Biomechanics),维持腹壁顺应性(Compliance),提供机体整体动态活力(Dynamic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
陈双, 黄恩民, 周太成
2024 (04):  292-295.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3
摘要 ( 39 )   HTML ( 2 )   PDF(990KB) ( 8 )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3%。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360°的Nissen折叠术、270°的Toupet折叠术和180°的Dor折叠术。虽然Nissen术在远期效果上优于其他方法,但其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较高。在选择手术时,需要根据食管动力学检查和pH值进行个体化决策。手术不仅要修复解剖结构,还需恢复功能,包括恢复腹段食管长度和膈肌脚与脊柱的斜度。重建胃食管阀瓣和膈食管筋膜有助于优化手术效果并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考虑到GERD涉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变化,个体化治疗是改善症状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膈肌解剖异常类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嵇振岭
2024 (04):  296-299.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4
摘要 ( 33 )   HTML ( 2 )   PDF(3148KB) ( 9 )  

因膈肌解剖异常发生的疾病主要有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旁疝、膈疝、膈肌缺如和膈膨升。膈肌的良、恶性肿瘤不在此讨论范围。由于对这类疾病认识不足,影像学检查应用不当,临床诊断常常混淆。本文拟结合国外文献和笔者的经验,提出“膈肌解剖异常类疾病”的概念。目的是对这类疾病进行归纳汇总,并对这类疾病的处理进行概要的描述,从而有利于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处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时代的革新: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推动腹壁力学研究
毛明焕, 杨槟泽, 彭雪强, 李航宇
2024 (04):  300-303.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5
摘要 ( 29 )   HTML ( 2 )   PDF(911KB) ( 5 )  

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腹壁力学研究正逐步克服传统评估方法的限制。通过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建立精确的力学和预测模型,分析腹壁肌肉在不同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不仅有助于优化疝修补手术方案,降低复发风险,还有望改善病人的预后情况。展望未来,将继续整合多维度数据,进一步推动腹壁力学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疝和腹壁外科日间手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刘雨辰, 王明刚
2024 (04):  304-310.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6
摘要 ( 25 )   HTML ( 2 )   PDF(894KB) ( 4 )  

疝和腹壁外科日间手术数量增长迅速,需要对日间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制度规范、运行管理、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提出基本要求,并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以保证日间手术的质量和安全。目前腹壁外科专业日间手术专家委员会牵头,联合多部门已开展和制定了疝和腹壁外科日间手术标准专家共识,并根据相应调整进行更新。疝和腹壁外科日间手术服务的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发展机遇包括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的普及以及病人对快速康复需求的增加。挑战方面,则涉及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如何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服务效率也是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腹壁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
韩海峰, 逯景辉
2024 (04):  311-315.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7
摘要 ( 23 )   HTML ( 2 )   PDF(978KB) ( 6 )  

原发性腹壁肿瘤约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10%,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可分为良性、恶性、交界性三种。不同类型的腹壁肿瘤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预后上存在显著差异。术前多学科团队的综合评估,包括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腹壁肿瘤的切除和重建方面展现出诸多优势,尤其适用于深在和内生性肿瘤。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有效减少组织损伤,提高肿瘤切除的精准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病人术后恢复,并改善术后美容效果。然而,腹腔镜手术在腹壁肿瘤治疗中的长期疗效和适用范围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共识
《腹股沟疝诊治国际指南更新版(2023)》解读
徐静, 庄秋林, 董瑞朝, 杨子昂
2024 (04):  316-322.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8
摘要 ( 77 )   HTML ( 7 )   PDF(966KB) ( 28 )  

自2018版《腹股沟疝诊治国际指南》制定以来,不断有新的研究证据被报道。2023年10月国际疝外科组织在评估和筛选新证据后公布《腹股沟疝诊治国际指南更新版(2023)》。更新版对原指南的8个章节进行更新,共提出20个关键问题,制定39项新声明和32项推荐意见,其中16项为强烈推荐。本文结合临床关注的问题,对更新版进行梳理和解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侧方入路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附110例报告)
张一忠, 汤睿, 王廷峰, 司仙科, 叶乐斌, 柳楠, 项世骏, 吴卫东
2024 (04):  323-328.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9
摘要 ( 96 )   HTML ( 3 )   PDF(11620KB) ( 17 )  

目的:报道侧方入路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L-SILTEP)修补这一应用于特定情况下腹股沟疝的全新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3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完成的110例腹股沟疝L-SILTEP的资料,分析病例资料、手术细节、住院时间和术后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中位手术时间55 (41.25, 7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 (2,10) mL。术中腹壁下血管损伤5例(4.5%),精索损伤1例(0.9%)。术后6、24和48 h疼痛平均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3.0 ± 0.8)分、(1.9 ± 0.7)分和(1.1 ± 0.4)分。平均住院时间(3.3 ± 0.7)d。术后并发症常见为腹股沟区血清肿(9例,8.2%),腹膜外间隙血肿1例(0.9%),阴囊积液1例(0.9%)。结论:L-SILTEP安全、方便、有效。因其技术要求高,应用限于特定的病人和医师。开展该手术需要重视培训和技术细节,谨慎开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后腹直肌分离手术治疗的初步评估
刘璐, 朱晓强, 柳楠, 刘嘉杰, 汤睿
2024 (04):  329-335.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10
摘要 ( 35 )   HTML ( 4 )   PDF(14534KB) ( 15 )  

目的:初步评价产后腹直肌分离(PDR)手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疝与腹壁外科行手术治疗的PDR病人,对其基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复发以及手术前后功能评价结果等分析与评价。结果:共纳入39例,其中开放手术21例,腹腔镜手术17例,杂交手术1例。单纯白线重建(LAR)3例;在LAR基础上行肌后(Sublay)网片修补26例,肌前(Onlay)修补9例,腹腔内(IPOM)修补1例。随访6~45个月,完成率92.3%。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0.5%,其中1例伤口愈合延迟,2例血清肿,5例脐旁与脐下皮肤感觉障碍。欧洲疝学会腹壁疝登记系统生活质量(EuraHS QoL)评分与评价腰背痛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有显著改善。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分离程度小于开放手术病人(腹直肌间距中位数4.0 cm 比4.5 cm),腹腔镜手术病人的住院天数较开放手术病人更短(中位数7 d比9 d)。结论:PDR的手术治疗总体安全、有效,除纠正分离,还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腰背痛。应对不同情况的病人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蛋白苏木化修饰与男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初步探究
吴巧, 刘威, 郑佼皎, 王聪, 艾志龙
2024 (04):  336-344.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11
摘要 ( 36 )   HTML ( 2 )   PDF(8797KB) ( 6 )  

目的:探究蛋白质苏木化修饰水平(SUMOylation)与男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预后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数据库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后续收集本地男性PTC病人手术切除的癌和癌旁组织配对样本,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 WB)检测样本中蛋白质的苏木化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样本中苏木化修饰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蛋白质苏木化水平以及苏木化通路关键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研究苏木化修饰与男性PTC的关系。结果:TCGA与GTEx数据库分析发现蛋白质苏木化水平在PTC的癌组织中呈现升高趋势(P<0.05),并与病人不良预后相关(P=0.021)。本院临床样本中验证了癌组织蛋白苏木化修饰水平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但是qRT-PCR显示苏木化通路中大部分因子的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PTC组织中蛋白质苏木化水平高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蛋白质苏木化水平越高,则病人生存时间越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灶cN0M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与病理测量的直径差异
任虞洁, 李昱江, 曾铮, 王建华, 丁文波, 武心萍, 刘超, 徐书杭
2024 (04):  345-350.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12
摘要 ( 24 )   HTML ( 4 )   PDF(993KB) ( 6 )  

目的:比较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测量的直径差异,并分析其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就诊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术的单灶cN0M0 PTMC病人234例,比较超声与病理测量的直径差异,并分析出现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PTMC中位最大直径的超声测量结果为6.8 (5.6, 8.4) mm,明显大于病理测量结果5.0 (4.0, 7.0) mm(P=0.000)。其中,37.2%的PTMC超声与病理测量直径一致,61.1%超声评估大于病理,仅1.7%超声评估小于病理。超声与病理测量的直径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回归方程可表示如下:病理直径=0.799×超声直径-0.221。28.6%的PTMC病人存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理测量直径是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7.845,95%CI:2.507~127.025,P=0.004),截断值为5.5 mm,对应的超声测量直径为7.2 mm。结论:超声与病理测量单灶cN0M0 PTMC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也存在显著相关性。病理直径>5.5 mm、超声测量直径>7.2 mm,PTM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蟾素片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程健珊, 张弢, 吴珺玮, 高惠峰, 陈敬贤, 孟志强
2024 (04):  351-357.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13
摘要 ( 26 )   HTML ( 2 )   PDF(967KB) ( 7 )  

目的:评价华蟾素片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108例HCC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华蟾素片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以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作为评价指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两组生存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组OS 13.5个月,对照组OS 9.2个月;试验组PFS 6.8个月,对照组PFS 5.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和肝硬化是HCC病人PFS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Child-Pugh分级是HCC病人OS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ALBI是HCC病人OS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华蟾素片联合TACE治疗HCC有效延缓肝癌进展,延长病人PFS和OS,其中Child-Pugh分级、肝硬化和ALBI是影响HCC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T1期结肠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陈芳倩, 冯雯卿, 赵敬坤, 宗雅萍, 陆爱国
2024 (04):  358-364.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14
摘要 ( 28 )   HTML ( 3 )   PDF(985KB) ( 5 )  

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筛查手段的普及与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T1期结肠直肠癌得以发现。准确预测其淋巴结转移风险,对指导临床治疗决策、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T1期结肠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涵盖临床病理特征、分子表型及遗传特征等多个方面。部分研究通过综合这些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优于目前临床指南,对临床很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胆管合流异常相关性胆囊癌研究进展
马煜博, 李起, 张东, 耿智敏
2024 (04):  365-369.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15
摘要 ( 27 )   HTML ( 2 )   PDF(879KB) ( 3 )  

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是一种先天性胰胆管畸形,常会引起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胰腺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BM是一种癌前病变,在胆囊癌(GB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PBM所致GBC称为PBM相关性GBC。因此,PBM的早期识别及诊治对于降低GBC的风险至关重要。本文对PBM的概况和诊疗进展以及PBM相关性GBC的临床特征、发生机制及诊疗进展加以综述,旨在显示早期诊治PBM的临床价值,从而降低PBM相关性GBC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