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医疗美容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评价
    …赵琛玉, 李崇崇, 孙雪,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5): 517-.  
    摘要160)      PDF(pc) (874KB)(740)    收藏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医疗美容的需求大幅增加,医用生物材料大量应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所采用的是理化性质及生物学评价,然而临床上的有效性是一个多方面的评价,无统一标准,大多主要采用客观指标量化分析,主观感受属于次要标准。本文对目前主要的面部填充物及其理化性能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3D 生物打印在骨组织血管网络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翟传兴 王志梦 王国栋 张元民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98-.  
    摘要85)      PDF(pc) (913KB)(433)    收藏
    骨移植物的血管化是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BTE)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血管化 BTE 构建的
    最终目标是提供一个富含功能性血管网络的骨环境,实现高效的骨整合,加速植入后的功能恢复。本文对 3D 生物
    打印在骨组织血管网络形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详细阐述了血管网络形成机制及 3D 生物打印技术的特点,重
    点总结目前 BTE 中的血管化策略,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敏感性皮肤概述及医学美容治疗进展
    鲁楠 吴敏 宋姣 向茯芝 张文娟 董继英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323-.  
    摘要110)      PDF(pc) (708KB)(428)    收藏
    本文对敏感肌肤进行概述,主要包括定义、分类分型、形成机制、诊断、预防等,重点介绍敏感肌肤的成
    因和治疗措施,回顾目前敏感性皮肤的医学美容治疗现状,为后期研究开发敏感性皮肤综合治疗方案,尤其是光电
    治疗及科学护肤新方法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莹莹, 李华, 管佳琴,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42-.  
    摘要181)      PDF(pc) (1127KB)(422)    收藏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淋巴水肿分期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9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期间 128 例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29~81 岁(平均 49.0±6.8 岁)。术后 6 个月、12 个月、24 个月及 36 个月时随访,采用诺曼问卷和臂围测量,从主
    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评估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情况及淋巴水肿治疗情况。采用 Logistic 二元回归模型分析乳
    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术后 6 个月、12 个月、24 个月和 36 个月的上肢淋巴水肿比例分
    别为 9.4%(12/128)、25.0%(32/128)、23.4%(30/128)、23.4%(30/128),诺曼问卷得出的结果为 12.5%、26.6%、
    25.0%、25.0%。128 例患者中,最终 30 例诊断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其中,Ⅰ、Ⅱ、Ⅲ期淋巴水肿的发生比
    例分别为 15.6%、6.3% 和 1.6%。体重指数(BMI)、放疗、淋巴结阳性数目及手术方式在淋巴水肿及对照组中存在差异。
    乳腺癌术后的 CDT 治疗及淋巴外科手术均对淋巴水肿有积极的治疗效果。结论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患者
    在腋窝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于术后 1 年内发生,术后 1 ~ 3 年内淋巴水肿的发病率无明显变化。BMI、放疗、
    淋巴结阳性数目及手术方式均可能影响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基因突变类型分析及临床意义
    赵一菲 邹运 陈辉 林晓曦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58-.  
    摘要141)      PDF(pc) (843KB)(383)    收藏
    目的 探索巨大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确诊
    巨大先天性黑素细胞痣患者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生信分析。结果 25 例患者的 50 个样本(25 对组织与血液配对)
    中,21 例患者存在体细胞突变,突变基因包括 NRAS 基因(19 例)、BRAF 基因(1 例),2 例患者病灶以及血液中
    均检测到新的突变,突变基因为 MET 基因(1 例)、IDH1 基因(1 例);另外 4 例患者未检测出致病突变。结论
    NRAS 是巨大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的最主要的基因突变类型,BRAF 基因也被检出 ;同时还发现了潜在的新突变 IDH1
    和 MET 基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组织工程化韧带及其材料的研究进展
    钟睿 高竞宇 严承远 陆帅 刘芷麟 方超 余刚 王英明 赵其纯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308-.  
    摘要104)      PDF(pc) (927KB)(349)    收藏
    现有人工韧带产品的重建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已相对成熟,为防止韧带重建术后的腱 - 骨愈合困难、骨隧道
    扩大、滑膜炎性反应、感染、外固定松动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肌腱组织成为今后可能的发
    展方向。本文综述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及其支架材料的进展,探讨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
    罗润娇, 艾雪峰, 李凯祥,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13-.  
    摘要103)      PDF(pc) (3951KB)(291)    收藏

    目的 探索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多能性,利用 GiWi 法在体外将其分化为心脏前体细胞,再继续分化为心肌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对所获得的心脏前体细胞和心肌细胞进行分化效率及形态学鉴定。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利用 TTC 染色、超声心动图评估造模情况。将心脏前体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边缘区,术后 1 周、4 周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 ;利用 HE、Masson 染色评估梗死区域大小以及纤维化程度 ;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心脏前体细胞的体内存活及分化情况。结果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高表达干性标志物 OCT4、SOX2、Nanog 以及 Tra-1-60。心脏前体细胞的体外分化效率高达 77.8%,表达心脏前体细胞特异性标志物Isl1 ;并可进一步分化为心肌细胞,其效率高达 83.3%,同时高表达 cTnT、α-actinin 等心肌特异性标志物。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成功,TTC 染色见梗死区发白,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体内移植后 4 周,与模型组相比,细胞组心功能改善明显,心室扩张减弱,纤维化减轻 ;移植细胞体内存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结论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脏前体细胞体外分化效率高,体内移植后可存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可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岳光韧, 王喜梅, 李昱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4): 408-413.  
    摘要154)      PDF(pc) (875KB)(286)    收藏
    软骨缺乏血管和神经滋养,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十分有限。将支架、细胞及活性因子相结合的组织工程技术, 被认为是修复软骨损伤的重要的新方向。支架不仅为细胞提供黏附的支撑位点,还可改善局部微环境,影响细胞的 增殖和分化,在软骨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支架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本文对目前在软 骨组织工程中应用较广泛的材料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3D 生物打印技术在真皮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徐鹏钦 韩春茂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302-.  
    摘要125)      PDF(pc) (973KB)(285)    收藏
     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十分常见。真皮组织的损伤修复很大程度决定了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及瘢痕
    形成情况。3D 生物打印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可以实现生物材料和活性细胞等成分的精确分布,从而构建复杂、立体
    的结构,为真皮组织的再生修复提供支持。由于打印技术、生物墨水及种子细胞等方面的限制,目前 3D 生物打印
    技术应用于皮肤再生仍处于实验室阶段。随着 3D 生物打印工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生物墨水的开发及打印技术的
    优化,高分辨 3D 打印将能定制出更为精细的功能化皮肤模型,甚至包含皮肤附属器官,为真皮的再生修复提供新
    的治疗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胸导管探查术后综合消肿治疗对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短期效果
    魏亚培 王婷婷 陈滢滢 张睿 郝昆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49-.  
    摘要77)      PDF(pc) (918KB)(263)    收藏
    目的 评估胸导管探查术后运用综合消肿治疗对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 2018 年 10 月
    至 2022 年 9 月就诊的 25 例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胸导管探查术后行综合消肿治疗的患肢作为干预组,
    未行综合消肿治疗的对侧肢体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7 天,测量肢体周径和进行人体成分分析。结果 患
    肢行综合消肿治疗 7 d 后,患肢的小腿中下 1/3、小腿中上 1/3、大腿中下 1/3、大腿中上 1/3 测量点周径均明显减小
    (P<0.05);干预组小腿中下 1/3 和小腿中上 1/3 周径的变化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
    疗后节段细胞外水分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治疗后节段细胞外水分含量明显降低(P<0.05)。
    结论 胸导管探查术后运用综合消肿治疗对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李新宇 郭智霖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315-.  
    摘要102)      PDF(pc) (791KB)(235)    收藏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常发生在颅脑损伤后,发病人群以青年为主。视神经损伤可致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关于 TON 的治疗意见不一,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共存,但治疗效果均不尽如人意。本文对近年来视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基于体表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疗法对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许佳, 韩冬, 苏薇洁,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29-.  
    摘要110)      PDF(pc) (2025KB)(224)    收藏
    目的 研究锶 -β- 磷酸三钙(Sr-β-TCP)对兔脂肪干细胞(Rabbit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rADSC)生
    物学活性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肩胛间区皮下脂肪,分离培养 rADSCs,选取第 3 代 rADSCs 进
    行成骨诱导。制备 β-TCP 材料和 Sr-β-TCP 材料,将 β-TCP 材料和 Sr-β-TCP 分别与成骨诱导的 rADSCs 共培养,
    分为 1% Sr-β-TCP 组、3% Sr-β-TCP 组、5% Sr-β-TCP 组、β-TCP 组、对照组(成骨诱导培养液)。MTT 比色法检
    测 rADSCs 增殖情况,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钙离子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rADSCs 成骨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和 3% Sr-β-TCP 组相比,β-TCP 组、1% 及 5%Sr-β-TCP 组
    d1、d3、d6、d8 的 OD 值均下降(P<0.05);d3、d6、d8,5%Sr-β-TCP 组 OD 值均低于 β-TCP 组、1%Sr-β-TCP 组(P<0.05)。
    随着时间延长,各组光密度(OD)值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 β-TCP 组相比,1%、3% Sr-β-TCP 组钙离子含量,
    ALP 活性,Notch3、pFAK、pERK1/2、RhoA 表达升高,5% Sr-β-TCP 组钙离子含量,ALP 活性,Notch3、pFAK、
    pERK1/2、RhoA 表达降低(P<0.05);3% Sr-β-TCP 组钙离子含量,ALP 活性,Notch3、pFAK、pERK1/2、RhoA 表
    达高于 1%、5% Sr-β-TCP 组(P<0.05)。结论 3% Sr-β-TCP 材料能提高 rADSCs 生物学活性以及成骨分化能力,
    可能与 Notch3/FAK/ERK1/2 信号通路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额部软组织解剖与注射填充相对安全区域
    顾天一 滕利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319-.  
    摘要69)      PDF(pc) (1185KB)(215)    收藏
    注射填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以注射填充改善额部外观已成为众多患者的选择。
    注射填充时,熟悉额部软组织解剖有助于避免血管栓塞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也有助于提高术后满意率。本文系统性地总结额部软组织解剖和注射填充相对安全区域,为临床额部注射填充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痤疮皮损修复作用的临床研究初探
    万怡 李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81-.  
    摘要111)      PDF(pc) (1001KB)(189)    收藏
    目的 观察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皮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 60 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
    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锋勾针排脓放血后滚针导入中药药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丹参酮胶囊配合克林霉素磷酸
    酯外用溶液外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痤疮等级、皮损软硬度、疗效、满意度、安全性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痤疮等级、皮损软硬度、皮损修复疗效、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丹参酮口服结合克林美溶液外涂治疗,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寻常痤
    疮皮损的修复能力更强,疗效更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手术室临床应用场景中无菌物品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实践与体会
    江雪 黄莹 杨欣 刁培欣 侯莉 陈萍 丁维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85-.  
    摘要63)      PDF(pc) (862KB)(172)    收藏
    目的 探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时间成本和可靠性的影响。方法 无菌物品来源
    于本院整复外科门诊手术室,共收集了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的 1 790 件无菌物品。按照管理模式分为两组,
    实验组(n=910)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对照组(n=880)采用传统台账管理模式。记录两组无菌物品的入库
    时间、清查失效期、整理时间、取用时间,采用团体 t 检验评价两组的差异;同时记录两组无菌物品使用的可靠性(无
    菌物品过期率、丢失率、错误发放率)和手术室医护人员应用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评价两组的差异。结果 实验
    组清查失效期、整理时间、取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的入库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总管理
    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无菌物品过期率、丢失率、错误发放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医护人
    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台账式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模式,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减少
    管理流程中的时间成本,获得更高的满意度,临床使用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放疗对乳腺癌术后假体和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影响的研究进展
    任延鑫, 于岩, 徐可欣,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5): 511-.  
    摘要80)      PDF(pc) (903KB)(157)    收藏
    乳房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影响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即刻乳房再造,能够显著增加女性的自信心及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放疗作为乳腺癌的一种常规治疗方式,能够降低乳腺癌局部复发率及无病生存率,然而放疗会增加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乳房再造的失败率。目前,实施最多的两种乳房再造术为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和假体乳房再造。本文主要针对放疗对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及假体乳房再造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带蒂轴型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 :病例报道与策略分析
    丁汉文 陈勇 王倩 王慜 袁斯明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53-.  
    摘要87)      PDF(pc) (1888KB)(154)    收藏
     目的 观察应用不同带蒂轴型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 1月至 2020年 12月,
    对我科收治的 22 例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应用 4 种带蒂轴型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 13 例、腓
    肠神经营养皮瓣 2 例、足背皮瓣 5 例、外踝上穿支皮瓣 2 例。皮瓣切取面积 3 cm×3 cm~10 cm×5 cm。供瓣区直接拉
    拢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 所有皮瓣和供瓣区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随访 6~24 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质地柔软,有
    保护性感觉。结论 根据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带蒂轴型皮瓣特点进行优化选择,能获得预期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劈裂式 ROOF 切除技术治疗上睑臃肿
    李华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70-.  
    摘要76)      PDF(pc) (1495KB)(145)    收藏
    目的 探讨使用劈裂式分层去除眼轮匝肌下脂肪(Retro-orbicularis oculi fat,ROOF)治疗上睑臃肿的效
    果及可行性。方法 2018 年至 2022 年,上睑臃肿患者行重睑术共 456 例,均采用劈裂式 ROOF 去除方法。术中
    将 ROOF 充分游离后,从游离缘将脂肪往眉部劈开,完整保留眶隔前壁的同时,最大程度去除 ROOF,同时适量去
    除眶隔脂肪及部分眼轮匝肌。分层缝合眼睑,使眼轮匝肌的张力不直接作用在眼睑皮肤上。456 例中有 158 例患者
    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在术中予以上睑提肌缩短矫正。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3~48 个月(平均 26.3 月),
    454 例形成了稳定的重睑皱褶,2 例分别在术后 15 个月及术后 18 个月时重睑皱褶变浅消失,予以修复。所有患者臃肿
    的上睑外观都得到明显改善,20 例患者手术切口位置有色素脱失,无凹陷性瘢痕、三眼皮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劈裂
    式 ROOF 去除结合眼睑分层缝合技术,能有效改善上睑臃肿,同时形成稳固的重睑,并能防止术后凹陷性瘢痕和三
    眼皮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应用顺行和逆行足背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创面

    杜轩宇, 陈勇, 王倩,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4): 371-.  
    摘要52)      PDF(pc) (1269KB)(142)    收藏
    目的 探讨应用顺行和逆行足背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创面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采用足背皮瓣修复的软组织缺损病例 14 例,其中 9 例采用顺行皮瓣,5 例采用逆行皮瓣。供瓣区直接
    植皮修复,或用人工真皮支架覆盖 2~3 周后植皮修复。结果 皮瓣全部存活,一期愈合。供区植皮大部分存活,少
    部分皮片成活不佳,换药后愈合。随访皮瓣外观良好,直接植皮修复的供区外观欠佳,应用人工真皮支架 + 二期植
    皮修复的供区外观明显改善,足部功能正常。结论 足背皮瓣是修复下肢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可靠选择,应用人工
    真皮支架覆盖供区 + 二期植皮能明显提高供区植皮成活率并改善外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皮下埋没横向褥式缝合对减轻张力性切口瘢痕的临床效果观察
    孟繁君, 王莉, 王强,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3): 236-.  
    摘要107)      PDF(pc) (2328KB)(133)    收藏
     目的 探讨皮下埋没横向褥式缝合技术对减轻张力性切口术后瘢痕的效果。方法 选取体表色素痣或局部
    瘢痕患者 12 例,门诊手术切除病灶,然后于皮下浅筋膜层向切缘两侧游离 1~1.5 cm,术中对切口进行减张缝合。采
    用自身对照方法,将切口分为改良缝合组和传统对照组。改良缝合组应用皮下埋没横向褥式缝合减张闭合切口创面,
    传统对照组应用皮下埋没垂直褥式缝合减张闭合切口创面,之后间断缝合法缝合皮肤表层。观察拆线时切口愈合情
    况,术后 6 个月测量切口瘢痕宽度,并进行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结果 12 例患者均完成了手术及术后切口愈合情
    况观察,术后 6 个月时对 10 例患者完成了瘢痕测量和评估。瘢痕宽度比较,改良缝合组(0.66±0.22)
    mm,小于传
    统对照组(0.98±0.24)
    mm,差异显著(P<0.05)。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比较,改良缝合组(1.70±0.55)分,瘢痕
    评分亦明显低于传统对照组(3.07±0.97)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皮下埋没横向褥式缝合较传统减张缝合
    方法能更充分地减小手术切口张力,减轻张力性切口术后的瘢痕增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