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1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
    任绍曾;
    2011 (06):  1-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09
    摘要 ( 169 )  
    任绍曾教授是我国外语学界著名学者,多年致力于国外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尤其对Jespersen的语言理论,研精究微,锐见迭出。任先生领衔中国话语分析研究,在语法与语篇、语篇与语境、隐喻与语篇等领域,硕果累累,彪炳学界,推动了中国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和繁荣。任先生虽近耄耋,仍笔耕不辍,在语言学求索的舞台上发出一个又一个的学术强音。任先生虚怀若谷,德高望重,透过《质疑辩惑,探索求真》,他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位好学、好思、好问者的求索与收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构德里达的语言观
    霍尔;郑慧贞;
    2011 (06):  9-12+3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02
    摘要 ( 483 )  
    雅克·德里达提出称为解构主义的文学理论并广为流行。本文作者大胆解构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学说,通过归纳总结德里达主要观点后指出,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基石——文字与言语的关系,与描写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结构严重不符,德里达对于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和卢梭的批驳也证据不足。德里达不仅对语言学知识片面、失准,而且经常为了反驳别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而故意扭曲词义。作者最后指出,在文学研究中,应该抛弃德里达的词语把戏和言辞诡计,回归到文学研究的唯一目标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ye与“眼/目”多义现象的认知对比分析
    宋来全;杨忠;
    2011 (06):  13-17+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03
    摘要 ( 294 )  
    本研究以范畴、转喻和隐喻为中立项,双向、综合对比eye与"眼/目"的多义现象,旨在揭示它们词义延伸过程中的英汉认知思维异同。结果显示:(1)它们词义延伸的认知机制基本相同,即都以转喻、隐喻为主要途径,并且以"基于转喻的隐喻"为主导模式;(2)词义延伸具有心理现实性;(3)从原型义到边缘义,基于"眼"概念的转喻、隐喻映射范围有六大方面,英汉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a.与宗教、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映射;b.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映射;c.与观察事物的角度相关的映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难以释怀的“徐烈炯之问”——关于外语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刘龙根;伍思静;
    2011 (06):  19-24+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04
    摘要 ( 220 )  
    徐烈炯教授在2002年提出的"外文系怎么办?"这一问题迄今仍是我国外语学界的难以释怀之问。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是办好外语学院(系)的根本。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外语学科与专业的内涵、厘清外语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外语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现状、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外语学科与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积极探寻解决问题与应对挑战的良策,以更好地把握机遇、推动外语学科进一步可持续长足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议中国基础外语教育发展之路
    刘道义;
    2011 (06):  25-28+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05
    摘要 ( 204 )  
    本文用历史的眼光,结合现实与未来,探索了我国基础外语教育发展之路。文章首先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基础外语教育应坚持科学持续的发展观点。同时,针对我国不平衡的国情,文章主张基础外语教育的未来发展应采取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不同层次区别对待、讲求实效。作者还建议外语界学者及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要能潜心研究、继承创新、渐进完善、积累经验、走向世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毛泽东选集》英译看译者角色
    黎昌抱;陶陶;
    2011 (06):  29-32+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06
    摘要 ( 319 )  
    《毛泽东选集》的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却鲜有学者加以深入研究和客观评价。本文立足译者主体性和操纵论视角,在对比分析《毛泽东选集》原作及其英译本基础上,对译者角色进行探析。文章指出,译者享有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受到客观因素的操纵,两者在翻译过程中相互对抗。如果译者主观能动性占上风,那么译文风格会偏向于意译;如果译者受动性(受操纵性)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译文风格就会偏向于直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职业翻译能力为导向的MTI笔译教学规划研究
    冯全功;张慧玉;
    2011 (06):  33-38+6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07
    摘要 ( 307 )  
    翻译的职业化催生出了职业翻译能力的概念,这一能力可分为历时翻译能力和共时翻译能力,其中前者是基础性组成部分,后者是区别性组成部分。MTI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其中教学规划起关键作用。教学规划大致可分为三大板块,即"谁来教"(教学师资)、"教什么"(课程设置)和"怎样教"(教学方法)的问题。笔者对其中各个板块做了具体探索,特别是具体的课程设置等,意在对MTI笔译教学模式的科学构建提供实践及理论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持人语 关于“东亚现代中文文学研究”
    陈方竞;
    2011 (06):  39-4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11
    摘要 ( 151 )  
    比较文学自文化研究和后殖民主义始,摒弃法国学派的大国自豪和美国学派的虚无缥缈,正视多元,包容差异,尊重个性。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涉及人文社科发展,倡导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学术走出去。东西方对话的一枝独秀,不过是历史书写的笔误。东亚同根同宗的和而不同,亦是民族生存、文化演进、文学继承一道绚丽风景。小川利康引证大量翔实的史据,捕捉蒋光慈的性格,梳理他的文学创作脉络,让我们通过一个日本人的视角看到了曾经饱受同胞攻击的中国文人纵然退党,客居他乡,仍心系祖国,关怀大众。李陆史欣赏和继承鲁迅的艺术创作理念,"宁愿写出自己发自金刚心的诗歌"。他盛赞徐志摩的诗歌"写到接近完美",同时又批评徐"没有直面社会……而是幽禁于自己个人主义的孤城之中"。陈建忠结合张爱玲(笔名梁京)颠沛流离的一生,考证她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八春》和《小艾》的连载、修订与改写间微妙的差异,解读出这位忧郁才女貌似妥协实则离散的境内流亡状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东亚中文文学研究之活跃空气,令人欣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蒋光慈旅日前后的蜕变——《丽莎的哀怨》与《冲出云围的月亮》之故事结构比较
    小川利康;
    2011 (06):  43-48+6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199
    摘要 ( 468 )  
    由于政治因素,学界以往对蒋光慈的末期作品《丽莎的哀怨》和《冲出云围的月亮》评价不一,近期观念虽有所改变,但至今仍普遍认为后文是蒋光慈在前文受到批评之后"有过则悔则改"的作品。这一观点仍需事实的验证。本文试图阐明蒋光慈东京之旅前后的情况,从而分析两部小说发生题材蜕变的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韩国诗人李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兼谈李陆史与鲁迅
    洪昔杓;
    2011 (06):  49-52+6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198
    摘要 ( 609 )  
    本文从韩国诗人李陆史留学中国并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与鲁迅晤面及进行"文学实践"、以及对徐志摩诗的翻译和认识这三个方面探讨李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李陆史的文学创作受到鲁迅和徐志摩的影响,但同时又克服其中的局限性,在鲁迅"文学实践"观点的指引下,他追求文学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是韩国民族抵抗诗人的代表。他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反映了内心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朝鲜文化和东方传统的热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亡”在上海——重读梁京(张爱玲)的《十八春》与《小艾》
    陈建忠;
    2011 (06):  52-57+6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00
    摘要 ( 468 )  
    1949年后的张爱玲人生行程发生变化,她体验了典型流亡作家的心路历程,成为东亚流亡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案例。以"境内流亡"的视角探讨张爱玲以笔名"梁京"所写的《十八春》及《小艾》,通过分析两作的不同版本,可以厘清张爱玲藉修改来响应时代变化的心路历程。研究发现,张爱玲在精神世界与文学世界的追求上逸离主导性的时代潮流,表面看似无可奈何地屈从了时代,但实际依然不合时宜,因此她的人与作品都具有流亡的意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用学与非言语交际》述评
    管玮;马博森;
    2011 (06):  58-5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01
    摘要 ( 354 )  
    1.概述非言语行为是如何与言语行为相互作用来帮助说话人传递交际意图的?对这一疑问,以往的语用学研究关注很少,学者们的研究重心主要放在了言语交际行为上。伦敦大学学院的名誉研究员Wharton的新著《语用学与非言语交际》(Pragmatics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意在改变这一现状。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市场 兼顾学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外语图书事业部简介
    2011 (06):  6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10
    摘要 ( 173 )  
    我们的传统(What we were)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图书事业部从大学英语辅导类图书起步,凭借大学英语考试指导委员会设在交大的优势,通过近些年的不断努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分额和读者认可。其中,《大学英语词汇手册》总印数达百万,并于2010年入选全国"60本经典图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每期人物
    2011 (06):  6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08
    摘要 ( 245 )  
    任绍曾,1933年出生于扬州,1951年考入浙江大学外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开始专攻英语语言学,先后师从鲍屡平、葛传■先生。1984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研究。曾任杭州大学外语系系主任和外语学院院长多年。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