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1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漫话语用学和我
    何自然;
    2011 (07):  1-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16
    摘要 ( 204 )  
    白云珠水,玉兰飘香,本期为大家请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何自然教授。何先生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长期领航中国语用学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语用学教材《语用学概论》,组织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语用学研讨会,创办了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培养了一大批语用学研究者。何先生善于从外语教学实践中挖掘语用学理论,他的"语用学的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上的意义"、"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等论文引领了面向外语教学的语用学研究。何先生锐意进取,率先把语用学与翻译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学、"语用"与"认知"结合起来,进行跨界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他所撰写的"汉英翻译中语用对比研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刍议"等论文,在外语界和汉语界影响深远。何先生在语用学的大海里遍淘金沙,乐此不疲。2003年,何先生又把语言模因论引进中国语用学领域,极大促进了我国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本期附文"我的改行"回顾了他"弃音乐学语言"、"弃俄语学英语","弃文学改从语言学"的坎坷治学经历,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到何先生的虚怀若谷和淡泊宁静的胸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他的老师当得好”及相关句式——汉语伪定语的产生机制问题辨正
    刘振前;庄会彬;
    2011 (07):  7-12+35+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17
    摘要 ( 177 )  
    各种伪定语虽然表面类似,其产生机制却不相同,因此不宜一概而论。在批判地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汉语伪定语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类甄别,并逐一做了解释。本文认为,汉语"数+量"短语的位置历史上曾经历了一个参数重设的过程。由于参数的作用,现代汉语"数+量"短语大多只能位于名词之前,伪名量由此产生。伪领属则是派生的结果,具体分两类情况:一类是重新分析所致;另一类则是脱落代词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孩奴”的语用预设意义及其认知理据
    魏在江;
    2011 (07):  13-16+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15
    摘要 ( 203 )  
    "孩奴"是一种新名称,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而促使"孩奴"这样的词语广为传播的重要动因是其背后的语言机制,即类后缀化、词汇空缺、词语模类推机制、语义泛化、韵律制约等。本文分析了"孩奴"的语用预设意义的演变及其认知机制,试图为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即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研究汉语词语意义的衍生和发展,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汉语词汇的语用预设意义及其演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字的本质及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评张朋朋文章中的一些言论
    王庆;
    2011 (07):  17-25+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18
    摘要 ( 434 )  
    文字是记写语言的符号系统,这是文字的本质。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语言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近几年,张朋朋在《汉字文化》上不断发表一些有关"文字的本质及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的个人言论,恰恰有违人们对文字本质及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的既定认识,必须予以批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显性语法知识与隐性语法能力的动态平衡探微
    杜小红;
    2011 (07):  26-29+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21
    摘要 ( 211 )  
    我国高校学生普遍面临着英语语法知识与语法能力明显脱节的问题。本文借助内隐学习理论及陈述性/程序性知识的关系,分析了显性语法知识与隐性语法能力间的内在联系;讨论了二者在语法习得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和动态平衡,并构建了基于多媒体网络和内隐/外显动态平衡理念的显性语法知识向隐性语法能力内化的模式,以帮助高校学生缩小语法知识与语法能力间的差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语篇的介入资源与人际意义构建——基于学习者语篇的个案研究
    岳颖;
    2011 (07):  30-35+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24
    摘要 ( 145 )  
    本文从对话的角度审视学术语篇作者如何利用介入资源构建对话空间,以实现与读者结盟的写作动机。分析结果表明,在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作者基本能够根据学术社团规约使用对话策略,通过收缩资源与扩展资源的互补性配置构建语篇人际意义。具体来讲,作者主要运用背书、反对和否认等收缩资源压缩对话空间,以较高的人际代价提出观点,强调命题的可靠性;同时作者还借助于接纳和承认等扩展资源扩大对话空间,承认其他观点存在,从而营造友好的对话氛围。本文对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认为过多使用收缩资源会使语篇的语气略显生硬,因此,对话修辞策略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闻翻译中的标题转换模式
    贺显斌;
    2011 (07):  36-40+6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22
    摘要 ( 278 )  
    中英文新闻标题结构类似,但各标题类型的使用频率很不相同,翻译时需要进行转换。翻译外刊新闻标题有四种模式:译出单式标题、删除副标题、完全删除原标题、添加提要题。翻译标题和新取标题有着完全不同的规范,前者基本按照英文标题模式,侧重保留原题的语言形式;后者完全遵守汉语命题习惯,更多地考虑读者的接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译者主体论角度看20世纪《老子》阴柔思想在英语中的译介
    王越西;
    2011 (07):  41-46+6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23
    摘要 ( 160 )  
    雌性比喻在老子所著《道德经》中频繁出现。这不仅在先秦典籍中独一无二,而且在全世界古代哲学与宗教典籍中也无出其右。如何才能将此典籍中对女性、母性及其生殖机能充满敬畏的话语译介成英文,向男权优于女权的西方世界阐释意味深远的阴柔哲学?本文拟从译者主体论的角度,以20世纪四位中外翻译大师的《道德经》英文译作为例,解读老子的阴柔思想在英译过程中的能动再现,指出译者普遍都能接受老子的母性哲学,并积极能动地将母、雌、牝等词翻译成与之相对等的目的语,以求真实传递汉语文化,引起中外读者的共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人叙事与民族记忆——论帕慕克及《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张虎;
    2011 (07):  47-51+6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12
    摘要 ( 279 )  
    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一部"原创"的作品。所谓的"原创"指的是在作品中个人与城市的诗性认同,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家族衰变与帝国末路、"兄弟之争"与文化冲突、"两个奥尔罕"与双重灵魂、个人忧伤与民族"呼愁"。帕慕克一生的创作都奠基于此,他的诗学观、文化观以及对本土民族精神的认知也都与这一问题密切相关。理解帕慕克与伊斯坦布尔城的汇通与互渗,是我们认识帕慕克及其全部创作的一种崭新、有效的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传中现在时的身份叙事向度——《富兰克林自传》的个案研究
    刘江;
    2011 (07):  52-56+6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13
    摘要 ( 320 )  
    作为一种回顾性叙事,自传文类唯一"合法"的叙事时态是过去时。然而,现在时及过去时在自传中被频繁地"违法"交替使用及其背后潜藏的深意远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自传叙事中的现在时,尤其是现在时与过去时转换之间所具有的身份叙事向度,并以《富兰克林自传》为例,探讨时态转换与富兰克林身份建构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话语—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评介
    许瑾;
    2011 (07):  57-5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19
    摘要 ( 201 )  
    1.引言Ken Hyland教授是国际学术刊物English forAcademic Purposes的主编,目前也是香港大学应用英语研究中心的主任。近20年来他在学术用途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和写作研究(writing studies)两个研究领域十分活跃,已发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外语研究》征集读者意见
    2011 (07):  5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20
    摘要 ( 112 )  
    承蒙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参与,《当代外语研究》已经走过了18个月的历程,正坚定、稳步、健康地朝着专业化、科学化、人性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为了接受读者与作者的广泛监督,也为了积极反省、锐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永烈看世界
    2011 (07):  6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14
    摘要 ( 299 )  
    在写作之余,我有两大爱好:一是旅游,二是摄影。我尤其注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观察每一个国家。我把旅游视为特殊的考察——特殊的采访。每一次出国归来,我都要进行"总结"。这时候,我的本职——作家与我的两大爱好——旅行与摄影三合一——我把我的观察写成文字,配上所拍摄的照片,写成一本又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日积月累,我竟然出版了14本这样的"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每期人物
    2011 (07):  6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25
    摘要 ( 110 )  
    何自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4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及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国际学术期刊《语用学学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