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4-11-2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大家治学
    勤学求真,创新求是:漫谈我的治学之路
    聂珍钊
    2014 (11):  1-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01
    摘要 ( 413 )   PDF(1352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持人语
    聂珍钊
    2014 (11):  8-8. 
    摘要 ( 232 )   PDF(302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伦理学专栏(特约主持人:聂珍钊)
    《回家》中失衡的家庭伦理
    刘红卫
    2014 (11):  9-1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02
    摘要 ( 629 )   PDF(1362KB) ( 112 )  
    英国当代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剧作《回家》是一部表现家庭伦理失衡的剧作。该剧以女主角露丝伦理身份认同及变化为伦理主线。在寻求身份认同过程中,最初她迫切渴望得到丈夫特迪家人的认同,然而,特迪家人始终将她视为“局外人”,使得她的身份认同诉求多次受阻。获得身份认同的努力失败之后,她最终决定放弃成为这一家人的家庭成员。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看,她的决定是具有转折性的伦理选择,预示着她已经选择放弃与这个家庭有任何形式的亲情伦理关系。尤其当露丝被特迪家人“物化”为一件可以用来性交易的“商品”,要靠出卖自己肉体谋生的“站街女”之后,她与丈夫家人的伦理关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站街女”这一新身份引发了整个家庭伦理秩序的失衡,“家”的核心内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家”也因此于露丝失去了任何意义。陪同丈夫回家省亲的露丝实际上已经无“家”可归。露丝的身份诉求失败也反映出日益商业化的社会对于西方传统的家庭伦理和成员关系深层次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美国悲剧》中克莱德的伦理选择
    陈晞, 张玉
    2014 (11):  14-1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03
    摘要 ( 568 )   PDF(1310KB) ( 162 )  
    《美国悲剧》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克莱德短暂一生的细致描写,深刻地揭露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风气、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本文认为导致克莱德悲剧的外因是他生活的伦理环境,物质主义与拜金主义盛行,巨大的贫富差距以及人们对“美国梦”的曲解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扭曲了克莱德的个人价值观;内因是他本身伦理意识薄弱,易被欲望所支配,为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享乐违背伦理道德,破坏伦理禁忌,迷失自我导致悲剧。因此,《美国悲剧》不仅是一部关于家庭、爱情、法律、政治、宗教的悲剧,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一部伦理悲剧。鉴于小说丰富的伦理内涵,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当时的伦理环境对克莱德伦理选择的影响,着重解构小说三部分分别对应克莱德兽性因子的蠢蠢欲动、自由意志的失控、理性意志的回归的三个阶段,分析斯芬克斯因子在克莱德的伦理选择过程中的不同组合和变化所导致的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目的在于阐释克莱德悲剧的伦理本质,向世人昭示传统道德规范在伦理选择过程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适者生存”的道德悖论与伦理选择——论杰克·伦敦的拳击小说
    郑杰
    2014 (11):  19-2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04
    摘要 ( 603 )   PDF(1218KB) ( 139 )  
    本文以杰克·伦敦的拳击小说创作为例,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等关键词入手,阐释拳击场上的胜负较量和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斗争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关系,对杰克·伦敦文学创作受到进化论影响的观点提出一种新的解读,旨在揭示杰克·伦敦在创作各个阶段对于进化论和伦理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具体来说,杰克·伦敦借由拳击这一具有争议性的体育运动,探讨了自然斗争和人类伦理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其晚期作品《墨西哥人》和《深谷猛兽》脱离了早期作品《拳赛》和《一块牛排》中对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崇信。《墨西哥人》中利威拉的“人性”胜利意味着伦理进程对自然进程的制约;而《深谷猛兽》则可被看作一则关于人从自然选择到伦理选择的进化过程的寓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杀子虐母”与伦理禁忌——论《美国梦》中的伦理危机
    张连桥
    2014 (11):  25-3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05
    摘要 ( 3561 )   PDF(1273KB) ( 187 )  
    爱德华·阿尔比的《美国梦》是一则有关伦理禁忌的道德寓言。剧中的伦理罪行揭示了人类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及其复杂性:“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相互交锋与转变,展现了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剧本围绕着一桩“无爱婚姻”和戏剧人物的自然情感而展开:由于剧中人物伦理意识的淡薄,在自然情感的驱动下,竟然“杀子虐母”,导致了血亲关系的破裂,违背了人类早已形成的伦理禁忌,引发伦理危机。他们之所以敢于公然地违背这种伦理禁忌,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受到非理性意志的控制,失去理性后做出错误的伦理选择,实施了伦理犯罪。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为研究视角,紧扣剧中“杀子虐母”的核心伦理事件,探讨这一伦理事件所引发的诸如责任、义务、孝顺、仁慈、恐惧、绝望、杀戮、自杀等伦理命题,揭示阿尔比的戏剧创作的伦理旨图:通过书写美国家庭生活中极端的道德行为及其对家庭成员的伤害,企图唤醒人们对于亲情的重视和对家庭伦理秩序的维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形·成长·伦理选择——安徒生变形童话的伦理阐释
    柏灵
    2014 (11):  31-3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06
    摘要 ( 661 )   PDF(1104KB) ( 151 )  
    变形是神话和民间故事中常见的母题。在其童话创作中,安徒生将变形与成长结合起来,以变形探讨人性本质,进而表现成长的伦理意义。文章认为:在安徒生的变形童话中,从人兽混合体向人的变形是成年的隐喻;从人向兽的变形导致身份难题,是促使儿童主人公进入社会化过程的动因;从人向石头的变形是成长中断的象征性表达。变形童话突显出人的伦理本质和成长的伦理意义:人是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斯芬克斯因子包含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人性因子是人类向文明进化的过程中促使自身进化为人的因素,其核心是伦理意识;兽性因子是人身上的非理性因素,是动物性本能在进化过程后的遗留。安徒生童话中的变形可以看作是斯芬克斯因子不同变化组合的结果。当人性因子能够控制兽性因子时,变形主人公变形成人;当受制于兽性因子,为欲望所控制时,变形主人公失去人的身份,变形为兽或其他非生命物质。成长的实质是形成伦理意识,成长为伦理意义上的人。安徒生的变形童话试图引导儿童认识人与兽的区别,进而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作出正确的伦理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学研究
    《简明汉德词典》词类标注研究
    王仁强
    2014 (11):  37-4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07
    摘要 ( 371 )   PDF(859KB) ( 99 )  
    汉语等分析语的词类问题可谓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而词类标注在汉语/汉外词典编纂中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简明汉德词典》是首部尝试标注词类的汉德词典。文章结合国内外学界在词类及词类标注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对《简明汉德词典》前言、用法说明以及词类标注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内容涉及词类标注体系的选择、词类判断的标准和程序、词类标注的对象以及“词类对译”原则的把握等。研究表明,《简明汉德词典》在词类标注方面成绩与问题并存,其词类标注上的困惑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困境的真实写照,而德语中兼类词的存在也给汉语词类研究提供了不少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存在的思辨进程与时空形式下的路径构建
    肖福平
    2014 (11):  42-4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08
    摘要 ( 381 )   PDF(752KB) ( 61 )  
    本文立足于先验哲学的时空思辨进程,尝试探讨语言现象存在的理性回归之路。语言存在的思辨进程总是要以理性存在为前提,并通过理性存在的统一性本质将语言存在展示为先验语言形式与经验语言现象的统一;作为理性主体行为的语言现象经验过程应该表现为先验语言形式在经验直观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只要具备了这样的综合应用,理性存在的主体就能够凭借时空形式的思辨路径将语言现象的存在原因回溯到理性的纯粹形式世界;在语言存在的问题上,理性思辨的目标不是经验时空形式过程的语言现象、语言条件和语法规律,而是其绝对的源泉、无条件者和纯粹形式存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OXP2基因与语言的相关性研究
    李冬梅
    2014 (11):  47-5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09
    摘要 ( 533 )   PDF(975KB) ( 128 )  
    FOXP2基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与语言相关的基因。自其被发现二十多年来,它已经成为国外有关语言神经生物学和生物语言学研究的前言热点。本文根据FOXP2与语言相关性研究的历程和现状以及Kate Distin的模因观或文化DNA假说,初步分析了语言的起源、习得和进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Chomsky的“普遍语法”提出了一些质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研究
    口译认知心理学:范式与前瞻
    康志峰
    2014 (11):  52-5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10
    摘要 ( 360 )   PDF(839KB) ( 200 )  
    本研究提出了口译认知心理学(CPI)的新概念,并以这一概念的缘起、衍进、定义、特征、对象以及前瞻等范式为主线进行研究。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预示着CPI将作为新兴的研究课题供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而且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将在日后研究型课程中供研究生学习研究。因此,该研究既具有理论研究潜质,又具有交叉学科渗透效力,更有助于口译研究由表层向纵深、由整体向级度、由单一层面向多层面、由单一模态向多模态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话语互动范式下的译员主体性地位——从跨文化视角出发
    殷东豪
    2014 (11):  57-6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11
    摘要 ( 479 )   PDF(1241KB) ( 111 )  
    20世纪80年代在罗伊与瓦登斯约的研究成果推动下,话语互动研究成为了口译研究中的一个新范式。在该范式下译员不再仅仅局限于“传声筒”的身份,同时也兼顾说话人间的“协调”功能,由此,人们对于口译员的角色定位开始发生变化,译员主体性地位逐渐得到认可。本文从话语互动范式出发,结合跨文化视角,对译员身份进行重新认识,并从跨文化交际的三个维度,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高语境-低语境文化维度和权力距离维度展开具体分析,探讨译员主体性地位在口译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实例讨论译员如何运用相应的口译策略,达到对话双方的交际目标,从而论证话语互动范式下的译员主体性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端论坛笔谈
    书评与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