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2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卷首语
    诗意语言的文化越境
    吴诗玉
    2020 (1):  1-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1519
    摘要 ( 402 )   HTML ( 7 )   PDF(243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名家论要
    对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若干认识
    胡壮麟
    2020 (1):  5-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01
    摘要 ( 480 )   HTML ( 5 )   PDF(609KB) ( 120 )  

    本文就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三点认识:第一,从教育部和各高校层面考虑,对外语学科的分专业设置可考虑以下几类:“文学”“语言”“翻译”和“文化”(外语相关国家的文化和国情)。不同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的目标和条件设置不同的外语专业和分专业,以及有关分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第二,从外语学科学生需求层面,特别是综合大学和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应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第三,从外语教师责任层面,除督促教师开设好有关外语课程外,应善于观察学生的不同表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操作层面上,本文还提出了四点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具体做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星空堂
    疫情防控时期的线上教学:问题、对策与反思
    郭英剑
    2020 (1):  9-1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02
    摘要 ( 703 )   HTML ( 9 )   PDF(808KB) ( 133 )  

    面对新冠肺炎的严峻疫情,全国各高校的春季开学被迫延期,线上教学被推到了前台,然而,人们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与见解。本文主要针对如下问题展开讨论:线上教学要不要进行?如果要,怎样进行?线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是否发生了转换?我们该怎样利用此次机会进行教学改革?希望这样的讨论可以引发学界重新认识线上教学的使命与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文科”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教学改革?
    曲卫国, 陈流芳
    2020 (1):  14-2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03
    摘要 ( 761 )   HTML ( 5 )   PDF(1893KB) ( 421 )  

    新人文(new liberal arts)在80年代由美国Sloan基金会资助在文理学院推出。2017年前后Hiram文理学院又以不同的理念和视角出台了“新人文”教改。教育部结合中国国情也提出了“新文科”建设议题。由于liberal arts被译成“文科”,许多学者简单地误以为“新文科”就是教学上的文理融合。也有学者认为新文科只是人文学科的改革。本文考察liberal arts的基本内涵和外延,介绍新文科和新人文的区别,分析Sloan 基金会和Hiram文理学院的“新文科”在理念和实践上的异同,从而揭示“新文科”是新时代条件下对liberal arts教学的全方位系统改革。新文科建设对英语本科教学所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学科责任与学术担当
    沈骑
    2020 (1):  26-3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04
    摘要 ( 440 )   HTML ( 4 )   PDF(908KB) ( 163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初心”发出了“灵魂拷问”。本文回顾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创生与发展历程,重温国际应用语言学的“真实世界的问题”之争,提出当下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应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为国家发展服务,直面社会现实问题,体现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学科责任与学术担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文研究之目标与属性
    黄忠廉
    2020 (1):  31-3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05
    摘要 ( 309 )   HTML ( 1 )   PDF(688KB) ( 150 )  

    外文或有三义。在外文分支学科扩大的当下和新文科语境下,中国外文学科致力于从中国视角研究外国语言文字、文学、文化与翻译,其终极目标以服务国家意识为旨归。包括外文学科的人文科学虽含“科学”二字,却并非严格的科学,它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存在诸多区别。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学是什么样的好箭?
    杜世洪
    2020 (1):  36-4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06
    摘要 ( 353 )   HTML ( 2 )   PDF(1394KB) ( 212 )  

    我国语言学研究应该瞄准什么样的目标,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秉持什么样的语言观以及坚持什么样的方法论,这些问题虽不新鲜,但远未得到圆满解决。一门成熟的学科必定具有学科技能、学科知识、学科理论和学科哲学四个层次。语言学研究不可固守在某个单一层次而忽视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西方哲学发展至今,已经让人认识到了语言的重要性:从内部看,语言和人互为一体;从外部看,语言和世界交织一体。语言转向之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势必是语言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一门语言就是研究其对应的生活形式。语言学研究当然要从语言微观事实出发,秉持新描写主义的基本精神,从一粒沙子看世界,揭示语言和人、语言和世界的道理。一切没有问题意识而又满足于细枝末节的语言碎片研究终将被淘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论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纪念《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发表22周年
    蔡基刚
    2020 (1):  44-5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07
    摘要 ( 698 )   HTML ( 13 )   PDF(2279KB) ( 244 )  

    22年前,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外语专业改变单一语言技能或语言文学方向的培养模式,大力开拓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挽救英语专业消亡的伟大决策。但是22年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英语专业界始终受到质疑和阻击,直到《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最后宣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终止实施。本文分析了复合型培养模式失败的原因以及复合型培养模式对挽救英语专业,满足国家需求的重大意义,最后讨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数据驱动学习在学术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刘芹, 可庆宝
    2020 (1):  58-6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08
    摘要 ( 426 )   HTML ( 4 )   PDF(1706KB) ( 245 )  

    本研究是以数据驱动学习(DDL)为理论基础,进行学术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实践探索。本研究选择上海市某高校学术英语听说课堂上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八周的学术英语词汇DDL教学实验,并采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三角验证法研究学生对该学习模式的认可度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研究发现DDL确实能够激发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该学习模式的认可度较高;但是学生普遍认为根据语料语境猜测词义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语料难度的把握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在今后的学术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使用DDL模式来提高学术英语词汇教学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写作教学的循证实践
    刘兴华
    2020 (1):  68-7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09
    摘要 ( 459 )   HTML ( 17 )   PDF(1179KB) ( 211 )  

    写作是我国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直存在英语写作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迫切需要我们为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找到新的有效方法。循证实践,一种基于证据的教育理念,契合当下全球教育所提倡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对我国英语教学与研究走向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基于循证实践观,系统梳理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循证实践,并结合两项实证研究,详细阐释运用元分析法提炼有效写作教学证据以及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开展写作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本文对一线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教育管理者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话语与国家安全
    梁晓波, 肖蓉
    2020 (1):  77-9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10
    摘要 ( 656 )   HTML ( 8 )   PDF(1932KB) ( 186 )  

    话语已经发展到非传统模态的形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总的说来,它既会影响国家安全与稳定,又能建构和维护国家安全。国外较为关注食品、能源、气候、反恐行动、移民、新兴空间的安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话语研究;国内则更多地注重话语权、意识形态、国家形象建构、中国文化传播、安全国际关系的构建以及良好国防和军事环境等领域。当前,话语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有:话语权、国家话语能力、话语的国民心理空间、话语的国民认知空间、话语的主流意识形态、虚拟空间的话语、话语的帝国主义与霸权主义、话语的跨文化交流、国家间的话语战以及话语的时代共同关切等。由于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新兴媒体的发展,微小的话语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关乎国家的安全,值得人们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全球传播地图——基于OCLC馆藏数据的视角
    卢小军, 陈境染, 韩思祺
    2020 (1):  91-10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11
    摘要 ( 422 )   HTML ( 4 )   PDF(1371KB) ( 181 )  

    本文根据全球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的数据库——OCLC First Search WorldCat书目数据库的全球图书馆收藏数据,考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全球(除中国大陆外)的传播状况。依据该数据库,统计全球收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3个语种的图书馆数量及其分布的国家和地区,粗线条地勾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球传播地图,并重点考察了该书英文版和中文版在全球(除中国大陆外)的传播状况,尤其是在美国的传播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海外广受关注,影响广泛深远。在美国,不仅深受学术精英的高度关注,而且与美国普通读者近距离接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
    “妙合”:文学翻译的佳境
    龚刚, 赵佼
    2020 (1):  102-11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12
    摘要 ( 1031 )   HTML ( 4 )   PDF(1483KB) ( 277 )  

    “妙合”与“道” 和“境”范畴有着深厚的渊源,反映出对文学翻译境界的终极关怀,揭示了翻译过程中的诗性与思辨性,体现在神思与妙悟对作者、译者、原作、译品、读者诸要素的沟通,翻译过程的时空结构因而突显,翻译本体性也更加明晰。就翻译境界而言,“妙合”论是对严复之“信、达、雅”、傅雷之“神似”、钱钟书之“化境”的继承与发展;就翻译过程而言,“妙合”论融合“神思”,“妙悟”及波德莱尔德的“契合”,并以“神会”对话伽达默尔的 “视域融合”。此外,“新性灵”诗学丰富了“妙合”作为翻译理论的内涵,关涉翻译风格与译者性灵的辩证关系。对“妙合”论的诗性与思辨性深入研究有助于激活当下传统译学的话语权,对构建中国译学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战国武人派汉诗特征探讨
    鲁杨泰
    2020 (1):  111-11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13
    摘要 ( 612 )   HTML ( 5 )   PDF(1533KB) ( 267 )  

    日本战国时代出现的武人派汉诗在日本文学史中是被边缘化的异质分子,拥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以及与日本文学整体特质相异的特征。本文搜集主要的武人派汉诗,挖掘武人派汉诗总体以及个体展现的鲜明的时代主题,直白清新的写作风格,类似绝句的体裁特征等,以论证其为日本汉诗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的表征,以求完备地建构日本古代文学史框架,同时为研究战国前后时代的文学增添新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的话语模式与叙事优化
    彭红艳, 胡安江
    2020 (1):  119-12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1.014
    摘要 ( 512 )   HTML ( 7 )   PDF(1790KB) ( 324 )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及其IP改编的影视、动漫和游戏作品备受海外受众的关注与追捧。事实上,它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好莱坞大片、英剧、美剧、韩剧以及日本动漫等流行文艺的权威话语,建构了一套独特的中国话语模式。然而,为了提升和拓展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其话语模式应更加国际化、产业化和多元化,而其叙事模式亦需要进一步优化。具体而论,其未来的国际传播需要在创作、改编与翻译的多点突破,融媒体的接触式传播,互动式传播平台的开发与建设,受众心理机制的调查与分析,市场机制的建设与协调等方面不断开拓与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