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6-2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卷首语
    每个学者心中都住着一只刺猬或狐狸
    杨枫
    2021 (3):  2-4. 
    摘要 ( 318 )   HTML ( 26 )   PDF(360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星空堂
    因果蕴涵理论的应用:以含义研究为例——语言学科理论创新探究之四
    徐盛桓, 刘倩
    2021 (3):  5-2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01
    摘要 ( 470 )   HTML ( 26 )   PDF(2384KB) ( 176 )  

    人文学科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跨学科研究以实现研究视域的变换,在含义研究中用因果蕴涵理论取代原来的蕴涵理论是研究视域的转换,是理论上的转型,是理论思维新的起点。逻辑学的蕴涵即实质蕴涵,蕴涵理论有蕴涵怪论,导致经典格氏推导机制和新格氏推导机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果蕴涵强调的是具体事件,它所涉及的因果关系是具体的,受一定的语境和说话人意向性的约束,落实为一因一果,即由唯一的原因作用而产生唯一的后果。用因果蕴涵理论建构含义推导机制,可以带来含义推导的确定性,使含义研究焕发出新活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文科”还是“新学科”?——兼论新文科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刘建军
    2021 (3):  21-2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02
    摘要 ( 534 )   HTML ( 20 )   PDF(1244KB) ( 153 )  

    当前新文科的建设必须要在“新学科”的总体推进下进行。“新学科”建设的本质是要建立培养21世纪所需人才的新模式,而不是简而化之的所谓“教学改革”。“新学科”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科与理工科、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二是重组或创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专业体系;三是强调通过知识的传授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四是“教”与“学”新主体关系的确立。在此基础上,新的外国文学教学必须重新确定学科自身内涵及其新知识体系的构成;在提倡“回到文本”又“跳出文本”中,培养教师和学生以“提出问题”为前提的思维能力;要在注重差异中提高学习者对中外不同文化本质的认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意识·新文科建设
    新文科与外语专业建设
    郭英剑
    2021 (3):  29-3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03
    摘要 ( 929 )   HTML ( 13 )   PDF(853KB) ( 300 )  

    今天是“新文科”的时代。新文科对于外语专业的意义何在?对外语人与外语专业的学生意味着什么?对外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何种发展机遇?外语专业又该如何充分利用新文科去强化自身建设?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尝试去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意识·新文科建设
    一体三通,融创合一: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郭鸿杰, 张达球, 丁冬
    2021 (3):  35-4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04
    摘要 ( 547 )   HTML ( 8 )   PDF(1741KB) ( 250 )  

    新文科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外语教育改革聚焦的热点话题。本文在探讨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双一流”建设实践,围绕话语主权和文化自信重塑、专业内涵与思政教育融合、专业建设与科际整合会通、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呼应、外语教育与国家战略契合等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的五大核心问题,以上海财经大学“一体三通,融创合一”的外语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即以语言文化为根基,以通经典、通商学、通数智为路径,跨学科融通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并进,探索重构跨学科内循环与超学科外循环协调发展的外语人才培养新格局、新机制。为推进外语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拟从六个方面探索其实施路径:(1)服务国家战略,落实立德树人;(2)引领国际话语,推进多语课程;(3)回归经典阅读,强化通识功能;(4)打破学科藩篱,优化课程体系;(5)引入多元评价,贯通一二课堂;(6)强化项目导向,重视实践教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外语课程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潘海英, 刘淑玲
    2021 (3):  45-5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05
    摘要 ( 769 )   HTML ( 16 )   PDF(1437KB) ( 294 )  

    自2020年起,教育部开启以“四新”理念为基础的教学新平台建设,并以此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其中提出的新文科建设打破传统文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为大学外语课程创新发展提供契机。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大学外语课程理念、大学外语课程目标、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以及大学外语环境建设着手,结合吉林大学大学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就新文科建设中的大学外语课程创新提出思考和建议。大学外语课程要依据新时代、新需求重新定位学科角色,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设计多元教学目标、构建多维教学内容、建设多种教学资源,打造智能学习平台,为跨院系、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与学术
    对话语言学:核心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才
    2021 (3):  53-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06
    摘要 ( 963 )   HTML ( 23 )   PDF(1002KB) ( 498 )  

    对话分析是语言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目前为止,学界鲜见针对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对话分析的理论梳理和范式概括。本文讨论了对话的内涵,回顾了对话语言学的核心思想,阐释了互动语言学、对话句法学、互动构式语法和对话构式语法等理论的对话互动观,指出对话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融合趋势和路径,当前语言与认知研究已进入对话研究时代。本文还讨论了对话互动中意义的识解构型,以期促进对话语言学理论思想在自然语言认知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二语句法加工研究:理论与实验
    马炳军, 常辉
    2021 (3):  61-7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07
    摘要 ( 567 )   HTML ( 10 )   PDF(1111KB) ( 222 )  

    首先,简要回顾了二语研究和汉语二语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从二语习得研究到二语加工研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其次,重点梳理了目前的汉语二语句法加工研究,包括汉语二语句子加工策略、“把”字句、“被”字句、关系从句和话题句等,以及这些研究对“统一竞争模型”和“浅层结构假说”的验证;对现有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未来汉语二语句法加工领域需要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以及汉语二语句法加工研究的使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XDY构式非直陈义的句法生成理据
    杨朝军, 杨更前
    2021 (3):  71-8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08
    摘要 ( 465 )   HTML ( 8 )   PDF(2746KB) ( 243 )  

    前人关于WXDY构式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了该语言形式非直陈义的分析,忽略了其作为一个正常的组合结构的直陈意义,没有厘清该构式直陈义与非直陈义之间的过渡关系。本文利用角色与参照语法、认知语言学的框盒图分析和配价语法的分析方法,从不同侧面揭示了WXDY构式非直陈义形成的内在机制,指出每个构式都会有一个前原型构式,在此基础上可以衍生出一致式构式(原型构式)、变异构式(非原型构式)等,相对应地表征原型义、直陈义和非直陈义,每一个后者都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即其间存在一个“原型义-直陈义-非直陈义”的语用认知过程,非直陈义的产生是构式与成分之间相互压制、凸显、传承、整合及语用选择的结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政治等效”的外交话语隐喻英译策略——以2019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为例
    任东升, 季秀妹
    2021 (3):  84-9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09
    摘要 ( 1396 )   HTML ( 37 )   PDF(1764KB) ( 450 )  

    隐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外交话语的内涵表达和功能实现至关重要。关于隐喻翻译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外交话语的传达效果和中国外交话语权。本文基于杨明星针对政治外交话语翻译提出的“政治等效”翻译原则,以2019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中的隐喻为研究对象,探究外交话语中隐喻的英译策略。2019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中的隐喻可以分为中西共享隐喻和中西非共享隐喻两大类。前者包括源域相同式隐喻和源域相异式隐喻两类,译者可以综合考虑隐喻的数量、政治内涵和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分别采取保留隐喻和转换隐喻的翻译策略;后者包括新词式隐喻和旧词新义式隐喻两类,译者宜保留隐喻,并根据受众对隐喻文化和政治内涵的了解程度,在需要时添加解释性文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OA“读说”模式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
    陶继芬
    2021 (3):  96-10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10
    摘要 ( 1161 )   HTML ( 15 )   PDF(1219KB) ( 307 )  

    本文从教学研究角度出发,具体讨论了基于“产出导向法”实用、易操作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整体教学设计兼顾中国二语学习者自身特点,采用“读说”模式,实现了“学生中心说”理念。这一模式的每个教学流程的设计都围绕提高学生二语交际意愿。学生的反馈表明POA“读说”口语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二语交际意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他
    《词汇和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定量和定性视角》评介
    徐鹰, 毕宇, 章雅青
    2021 (3):  104-10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3.011
    摘要 ( 437 )   HTML ( 14 )   PDF(705KB) ( 244 )  

    Averil Coxhead博士的新作《词汇和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定量及定性视角》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视角论述了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中的词汇问题,按照不同领域(如学术英语和行业英语等)分析了ESP词汇研究的现状,最后指出ESP词汇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学术价值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国内ESP词汇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届“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话语体系构建研讨会”综述
    李桂东
    2021 (3):  109-112. 
    摘要 ( 387 )   HTML ( 11 )   PDF(644KB)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