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06, Vol. 5 ›› Issue (05): 394-397.doi: 10.16150/j.1671-2870.a1009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监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意义

焦洁茹, 楼谷音, 吴方, 王学锋,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
  • 出版日期:2006-10-25 发布日期:2006-10-25

  • Online:2006-10-25 Published:2006-10-25

摘要: 目的:观察乳腺癌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疾病诊治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中组织因子(TF)mRNA水平;用ELISA法同步检测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含量,包括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等。结果:术前乳腺癌组血浆TF、TAT、u-PA、u-PAR、PA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有局部浸润、淋巴结肿大、远处脏器转移者的u-PA、u-PAR升高更为显著;TFmRNA在肿瘤细胞表达显著增高。术后TF、u-PA虽较术前有明显下降,但在Ⅲ、Ⅳ期患者仍高于正常。结论:乳腺癌患者体内同时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异常,表现为组织因子表达增高,凝血酶生成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大量释放。术后患者仍处于高凝状态。而纤溶功能亢进可能是其易播散、浸润的主要原因之一。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技术,使TFmRNA有望成为临床上乳腺癌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 逆转录实时定量PCR, 乳腺癌, 凝血, 纤溶

Key words: Real-time RT-PCR, Breast cancer, Coagulation, Fibrino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