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9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20-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现状及展望
    蒋怡然, 王卫庆
    2020 (05):  445-449.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01
    摘要 ( 208 )   HTML ( 5 )   PDF(541KB) ( 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0 (05):  449-449,509. 
    摘要 ( 57 )   PDF(181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中国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前瞻性筛查研究进展
    陈歆, 程艾邦, 许建忠, 李燕, 王继光
    2020 (05):  450-45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02
    摘要 ( 138 )   HTML ( 6 )   PDF(487KB) ( 9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共识
    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诊治流程
    中国高血压联盟
    2020 (05):  454-459.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03
    摘要 ( 248 )   HTML ( 6 )   PDF(727KB) ( 5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帕金森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陈施吾, 窦荣花, 王玉凯, 王含, 王晓平, 陈先文, 陈玲, 王训, 屈洪党, 陈生弟, Susan Fox, 李燕, 王刚
    2020 (05):  460-468.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04
    摘要 ( 212 )   HTML ( 5 )   PDF(921KB) ( 1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学术动态
    D-二聚体在静脉血栓栓塞症诊疗中的应用临床实践
    张伯玮, 任静, 马睿, 门剑龙
    2020 (05):  469-47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05
    摘要 ( 865 )   HTML ( 3 )   PDF(495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肾素、醛固酮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中的价值
    程艾邦, 李明轩, 陈波, 曹晟, 蒋塨豪, 许建忠, 李燕, 王继光
    2020 (05):  474-48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06
    摘要 ( 339 )   HTML ( 4 )   PDF(799KB) ( 201 )  

    目的: 验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肾素、醛固酮的准确性,并探讨其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可靠性。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高血压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肾素浓度或活性、醛固酮浓度,以静脉生理盐水滴注试验为确诊试验。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Bland-Altman法比较3种方法测得结果间的一致性,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计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得的血浆醛固酮(浓度)/肾素(活性或浓度)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 ARR)诊断原醛的曲线下面积及最佳临界值。结果: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得的肾素、醛固酮浓度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得的结果间显著相关(r≥0.67,P<0.01,r≥0.79,P<0.0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肾素浓度时若使用不含酶抑制剂,较使用含酶抑制剂,其测得的结果与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得肾素活性间的相关性更高(0.80比0.67,P<0.01)。在45例高血压患者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获得的ARR,其诊断原醛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最佳临界值为18.26 (pg/mL)/(pg/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86.7%。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肾素、醛固酮的准确率高,可作为临床筛查原醛的检测技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家系的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分析
    林小云, 戚露月, 章振林, 岳华
    2020 (05):  481-48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07
    摘要 ( 241 )   HTML ( 0 )   PDF(724KB) ( 47 )  

    目的: 分析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2A, MEN2A)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特征,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探讨。方法: 先证者为女性,33岁,收集其家系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先证者及家庭成员的外周血,抽提基因组DNA,对RET基因编码区进行Sanger测序,并以300名不相关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突变的基因进行致病性及保守性分析。结果: 先证者的血生化检测结果显示,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降钙素水平升高,分别为3.25 mmol/L、1 252 ng/L和37.24 ng/L;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其存在单侧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Sanger测序显示,先证者RET基因11号外显子存在杂合错义突变c.1901G>A,导致p.Cys634Tyr,该致病基因来自先证者母亲,而其健康姐姐及对照者均未发现相同突变。结论: 本研究中先证者为RET基因11号外显子错义突变c.1901G>A导致的MEN2A。MEN2A的确诊依靠对RET基因突变的检测。早期手术干预是该病最佳的治疗手段,术后对MTC复发情况进行随访是评估MEN2A患者预后的关键。已有RET基因突变的先证者应对其胎儿进行致病基因筛查,从而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MEN2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血压测量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的准确性研究
    李宙童, 张炜, 王继光
    2020 (05):  487-49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08
    摘要 ( 244 )   HTML ( 5 )   PDF(647KB) ( 88 )  

    目的: 探究家庭血压测量和24 h动态血压(以下称动态血压)监测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的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全国多中心动态血压及家庭血压登记研究中上海地区的受试者,均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了诊室血压测量和7 d家庭血压测量。本组总计纳入1 06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7.5岁,男性占39.9%。依据相关高血压指南,白大衣高血压定义为诊室测平均收缩压≥140 mmHg和(或)平均收缩压≥90 mmHg,而动态血压监测正常(平均收缩压<130 mmHg且平均舒张压<80 mmHg)或家庭血压测量正常(平均收缩压<135 mmHg且平均舒张压<85 mmHg);隐匿性高血压为诊室测量血压正常而动态血压升高或家庭血压升高。结果: 在1 067例患者中,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为867例,未治疗患者200例。在未治疗患者中,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测量诊断白大衣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10.0%和17.0%(P=0.04),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测量诊断隐匿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26.5%和14.5%(P=0.003)。以动态血压监测为标准,无论未治疗患者还是治疗患者,家庭血压测量诊断白大衣及隐匿性高血压的灵敏度都较低(43%~86%),特异度较高(91%~99%),阳性预测值较低(46%~91%),阴性预测值较高(84%~100%)。动态血压监测与家庭血压测量间的诊断一致性为81%~90%,Kappa值为0.43到0.78。结论: 家庭血压测量诊断白大衣及隐匿性高血压的灵敏度较低,但特异度较高。因此,尽管家庭血压测量不能替代动态血压监测,但可作为其有益的补充。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0 (05):  493-493. 
    摘要 ( 58 )   PDF(78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流入反转恢复序列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系统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王丽娟, 潘自来, 苏文婷, 徐敬慈, 饶敏, 刘宵
    2020 (05):  494-498.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09
    摘要 ( 170 )   HTML ( 1 )   PDF(686KB) ( 56 )  

    目的: 比较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NC-MRA)与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系统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或影像学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20例,对其门静脉系统分别进行CE-MRA(采用快速梯度回波三维冠状位成像)检查及NC-MRA[采用流入反转恢复(flow inversion recovery,FIR)序列]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显示情况,并计算图像信噪比。结果: 2种方法间显示的门静脉主干宽径、脾静脉主干宽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30、0.090);肠系膜上静脉近端及脾静脉的图像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7,P=0.077)。NC-MRA图像显示的门静脉及1、2级分支的管壁清晰度和光滑度上优于CE-MRA,但门静脉图像评分在3分及以上例数少于CE-MRA组(分别为9例和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提示CE-MRA对较远端分支的显示方面较NC-MRA有优势。NC-MRA图像的门静脉信号强度及信噪比高于CE-MRA组(P=0.040,P<0.01)。结论: NC-MRA采用FIR序列能清晰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系统主要血管的效能与CE-MRA相似,虽然其显示较远端分支的能力比CE-MRA低,但其具有无创、安全的特点。FIR序列可作为临床门静脉系统NC-MRA检查序列的选择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伴浆膜腔积液的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和细胞病理学检查分析
    杨巧, 温玉婷, 杨昌伟
    2020 (05):  499-50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10
    摘要 ( 137 )   HTML ( 0 )   PDF(773KB) ( 71 )  

    目的: 观察伴浆膜腔积液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该病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征。方法: 收集5例经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观察浆膜腔积液细胞涂片的细胞学形态特征,分析浆膜腔积液离心、包埋后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结果,总结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点。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为30~71岁,平均年龄为48.6岁;其中,3例患者为胸腔积液,2例为腹腔积液。5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细胞涂片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HMB45、S-100、Pan-mel、SOX10、波形蛋白均为阳性表达)均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随访至2020年4月,累计随访2~11个月,3例患者死亡,1例存活,1例失访。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引起浆膜腔积液十分罕见,多数患者有明确的既往病史,诊断并不困难。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诊断恶性黑色素瘤时,需与低分化腺癌、淋巴瘤、恶性间皮瘤进行鉴别,离心包埋细胞蜡块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由于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存活期较短,及时行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十分重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0 (05):  503-503. 
    摘要 ( 64 )   PDF(92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上海40~59岁无症状人群结肠直肠腺瘤的检出率及其与胃息肉检出的关系
    徐琛莹, 许庆玲, 唐陈月, 俞丽芬
    2020 (05):  504-509.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11
    摘要 ( 208 )   HTML ( 1 )   PDF(549KB) ( 144 )  

    目的: 分析40~59岁无症状人群的结肠直肠腺瘤和胃息肉检出情况,同时探讨胃息肉患者是否是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筛查的新目标人群。方法: 本研究收集11 918名40~59岁的一般风险人群(包括男性5 616人,女性6 302人),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镜中心首次行麻醉结肠镜检查者,且均自愿行胃镜检查,按照年龄间隔5岁和性别进行分层。根据病理活检结果收集胃息肉组和胃镜阴性组,比较2组间的结肠直肠息肉、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本研究11 918名研究对象中,结肠直肠息肉、腺瘤和进展期腺瘤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0.7%、15.4%和3.6%。在男性中,结肠直肠息肉、腺瘤和进展期腺瘤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4.0%、19.8%和4.7%;在女性中,三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6%、11.4%和2.7%。胃息肉组的结肠直肠腺瘤检出率显著高于胃镜阴性组(16.7%比11.7%)(P<0.001)。在胃息肉组中,45~49岁男性的结肠直肠腺瘤检出率显著高于40~44岁男性(26.7%比14.6%)(P=0.031),但与50~54岁(18.8%,29/154)及55~59岁(26.3%,41/156)男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40~44岁和45~49岁的结肠直肠腺瘤检出率均较低,分别为7.6%(10/132)和11.2%(21/187)。结论: 上海40~59岁无症状人群中,结肠直肠腺瘤检出率为3.6%;CRC一般风险的45~49岁男性胃息肉患者是结肠镜筛查的新目标人群。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小RNA-337-3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星明, 顾文莉
    2020 (05):  510-515.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12
    摘要 ( 138 )   HTML ( 0 )   PDF(729KB) ( 42 )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croRNA, miRNA)-337-3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例OSCC患者的术后标本,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iRNA-337-3p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划痕试验评估miRNA-337-3p对OSCC细胞株HN30迁移能力的影响,探索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OSCC组织中的miRNA-337-3p呈显著低表达(P<0.000 1),且其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显著相关(P<0.05);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0)相比,发生淋巴结转移(N1+N2)患者的OSCC组织中miRNA-337-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HN30细胞中,过表达miRNA-337-3p的细胞迁移能力降低,抑制miRNA-337-3p表达,则细胞迁移能力上升。miRNA-337-3p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4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4,MMP-14)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NA-337-3p在OSCC中发挥抑癌作用,其可能具有抑制OSCC细胞侵袭及转移的功能,其有望成为OSCC侵袭、转移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及为预后监测提供帮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晨尿促性腺激素全定量测定在前瞻性鉴别女童中枢性性早熟进展类型中的应用价值
    马晓宇, 杨媛艳, 陆文丽, 倪继红, 王俊琪, 陈烨, 秦雪艳, 董治亚, 王伟
    2020 (05):  516-52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13
    摘要 ( 179 )   HTML ( 1 )   PDF(529KB) ( 88 )  

    目的: 探寻临床鉴别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slowly progressive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SP-CPP)与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apidly progressive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RP-CPP)的方法。方法: 收集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的女童,行促黄体素释放素(lutropin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LHRH)激发试验,定量检测血促黄体素(lutropin hormone, 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同时采用定量试剂盒测定晨尿中LH和FSH。受检测者中53例被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随访半年后观察其发育进展情况(生长速率、骨龄及第二性征发育等),分为SP-CPP(30例)和RP-CPP(23例)2组,比较分析2组间初诊时血和尿的LH、FSH以及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初诊血LH峰值、血LH 峰值/FSH峰值比(以下简称LH/FSH峰值比)及晨尿FSH水平在鉴别SP-CPP与RP-CPP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晨尿LH及晨尿LH/晨尿FSH比值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P-CPP组相比,RP-CPP组具有较高的血LH峰值[(18.06±3.68)IU/L比(7.58±2.50)IU/L,P<0.001]和LH/FSH峰值比[1.67±1.08比0.97±0.43,P=0.014],而其晨尿FSH则低于SP-CPP组[(4.34±1.52)IU/L比(7.60±1.20)IU/L, P=0.007]。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LH峰值的临界值为9.68 IU/L时,大于等于该值时鉴别RP-CPP与SP-CPP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87.0%;血LH/FSH峰值比的临界值为1.24,大于等于该值时,其鉴别两者的灵敏度为69.2%,特异度为73.9%;晨尿FSH的临界值为5.91 IU/L,大于等于该值时,其鉴别两者的灵敏度(76.9%)及特异度(78.3%)与血指标检测结果相似。结论: 测定晨尿促性腺激素是一种无创且较可靠的方法,初诊时检测晨尿FSH,对早期CPP分型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陈燕, 吴彦霖, 张琼
    2020 (05):  521-524.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14
    摘要 ( 269 )   HTML ( 5 )   PDF(477KB) ( 137 )  

    目的: 分析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50例疑似干眼患者,先进行非侵入式检查(采用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再进行传统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泪膜异常检出率。采用Pearson和Spearman分析非侵入式检查结果与干眼相关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非侵入式检查的泪膜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检查(90.67%比74.67%,P<0.05)。传统检查测得的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 TBUT)与非侵入式检查测得的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TBUT)呈正相关(r=0.88,P<0.01);传统检查中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 SIT)结果与NITBUT呈正相关(r=0.54,P<0.01);非侵入式检查测得的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 TMH)与TBUT、SIT呈正相关(r=0.53,P<0.01;r=0.76,P<0.01);非侵入式检查中的脂质层分析评分(r=-0.52,P<0.01)、睑板腺缺失评分与TBUT(r=-0.61,P<0.01)呈负相关,但与SIT间无相关性(r=0.25,P=0.15)。结论: 在采用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干眼中,泪膜异常检出率高,并可辅助干眼分型及治疗方案制定。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肾上腺醛固酮和皮质醇共分泌瘤一例报告
    胡哲, 陈歆, 罗芳秀, 初少莉, 王继光
    2020 (05):  525-52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15
    摘要 ( 127 )   HTML ( 2 )   PDF(539KB) ( 10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一例报告
    王春花, 祁爽, 王敏
    2020 (05):  528-53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16
    摘要 ( 128 )   HTML ( 1 )   PDF(496KB) ( 6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T1阳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唐氏综合征一例报告
    郭娟娟, 吴涛, 贾占武, 马利, 白海, 王存邦
    2020 (05):  531-53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17
    摘要 ( 126 )   HTML ( 1 )   PDF(344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脑微出血的临床意义及其伴心房颤动时的抗凝治疗决策进展
    武冬冬, 胡夏生, 刘银红, 蒋景文
    2020 (05):  534-539.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18
    摘要 ( 108 )   HTML ( 0 )   PDF(558KB) ( 5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基因风险评分在复杂性状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吴歆, 耿旭强, 徐沪济
    2020 (05):  540-54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19
    摘要 ( 146 )   HTML ( 5 )   PDF(485KB) ( 3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非医学院校开设临床医学技能慕课的调查分析
    段宝华, 陈洁
    2020 (05):  544-54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5.020
    摘要 ( 98 )   HTML ( 2 )   PDF(491KB) ( 45 )  

    目的: 分析非医学院校大学生选修我校开设的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学习情况,探讨非医学大学生学习临床医学技能慕课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对2015年到2018年间的智慧树幕课平台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的课程考核成绩以及学习者问卷调查等,了解课程开设的总体情况,比较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成绩及学习效果,观察非医学院校为学生配置辅导老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结果: 全国在校学生选修该课的总人数累计达245 599人;选课学校包括全国大多数省份,累计603所院校,其中非医学院校占91.04%,医学院校占8.96%。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课程学习完成率以及考核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医学院的学生中,配备辅导教师与不配备辅导教师的学生线上课程学习完成率分别为94.78%±5.87%、91.25%±13.59%,考核成绩合格率分别为94.31%±7.12%、91.49%±1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整体学生对课程各方面的满意度在94.01%~95.53%间。结论: 选修学习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慕课的非医学大学生人数较广,课程开设的受益面较大;对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开设临床医学技能慕课是可行的;辅导老师对非医学大学生完成课程线上学习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稿约
    2020 (05):  548-548. 
    摘要 ( 64 )   PDF(309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