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外语研究 ›› 2010, Vol. 10 ›› Issue (08): 40-46+63.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072
王琴;徐剑;
发布日期:2020-07-25
									
			
Published:2020-07-25
									
			摘要: 本研究以《鲁滨逊漂流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19个全译本为例,分析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的操控。研究发现,意识形态影响译者的语言、文化取向。意识形态操控了译本语言形式的变化,从译本的四个历史分期看,译本语言呈现从传统汉语到高度欧化文,再到回归汉语传统的变化趋势。而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能指、所指以及使用频率都发生了变化。
王琴;徐剑;. 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的操控——一项基于《鲁滨逊漂流记》全译本的实证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0, 10(08): 40-46+63.
| [1] | 尚文博.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学术翻译文本逻辑关系的显化特征——以Handbook of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的翻译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5): 110-120. | 
| [2] | 严世清.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科技术语技术性与人文性的意义进化论解读[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4): 55-65. | 
| [3] | 卢小军. 从“台湾问题”的英译看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 18(01): 82-85. | 
| [4] | 陈向红. 文本之外的操控——《新小说》杂志中翻译小说副文本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6, 16(02): 75-79. | 
| [5] | 陈科芳. 论翻译的目的和策略——以《红楼梦》的译介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4): 66-70. | 
| [6] | 文旭. 政治话语与政治隐喻[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9): 11-16. | 
| [7] | 贺梦依. 政治隐喻中的意识形态[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9): 17-23. | 
| [8] | 白立平. 柏杨译“大力水手”的个案分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7): 56-61. | 
| [9] | 温军超. 刘殿爵《道德经》译本中的“天下”概念[J]. 当代外语研究, 2013, 13(06): 46-49. | 
| [10] | 司显柱;徐婷婷;. 从评价理论看报纸社论的意识形态[J]. 当代外语研究, 2011, 11(11): 17-20+60. | 
| [11] | 王金波;. 《翻译中的风格与意识形态:拉丁美洲作品英译》评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1, 11(05): 59-60. | 
| [12] | 朱永生;. 语篇中的意识形态与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论马丁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J]. 当代外语研究, 2010, 10(10): 25-28+62. | 
| [13] | 梁真惠;. 翻译的不确定性——《翻译的哲学方面》评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0, 10(07): 59-61.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