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1-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别报道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
    任汝静, 殷鹏, 王志会, 齐金蕾, 汤然, 王金涛, 黄强, 李建平, 谢心怡, 胡勇博, 崔诗爽, 余小萍, 朱圆, 刘馨雅, 朱怡康, 林绍慧, 王怡然, 黄延焱, 胡以松, 王学锋, 王鸿利, 褚敬申, 王颖, 李春波, 周脉耕, 王刚, 代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编写组
    2021 (04):  317-33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01
    摘要 ( 11328 )   HTML ( 599 )   PDF(3337KB) ( 10172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成功老龄化对应的老年性疾病对国民的影响日益突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izheimer's disease,AD)及相关认知障碍尤为突出和显著。目前,中国AD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仍持续增高,AD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第5位,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促进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转变,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专家联合编撰了本报告。本报告动态跟踪报道我国的AD流行趋势,综合评价我国的AD疾病经济负担,全面揭示我国的AD诊疗现状以及现有的相关公共卫生资源,旨在为AD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政府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专业支持依据,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信息平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甲状腺损伤的诊治进展
    顾卫琼
    2021 (04):  338-342.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02
    摘要 ( 257 )   HTML ( 4 )   PDF(556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肺部不良反应的诊治进展
    王晓斐, 张秋蕊
    2021 (04):  343-348.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03
    摘要 ( 170 )   HTML ( 2 )   PDF(701KB) ( 16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学术动态
    论著
    新型咪唑类药物2-咪唑-2,4-戊二烯酮19和44对白念珠菌抗菌效果和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陈华, 刘锦燕, 李文静, 赵珺涛, 项明洁
    2021 (04):  356-361.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05
    摘要 ( 279 )   HTML ( 1 )   PDF(964KB) ( 78 )  

    目的:测定新型咪唑类药物2-咪唑-2,4-戊二烯酮(以下简称新型药物)19和44对白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抑制白念珠菌的机制。 方法:以氟康唑为对照组,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氟康唑、新型药物19和44的药物浓度均设0.25~128.00 μg/mL的倍增梯度)、菌丝抑制试验(氟康唑、新型药物19和44的浓度均设0、2.00、8.00、16.00 μg/mL梯度)以及结晶紫染色细胞计数实验(氟康唑、新型药物19和44的浓度均设2.00、8.00、16.00、64.00 μg/mL浓度梯度),评估新型药物19和44对白念珠菌标准菌株SC5314、ATCC90028及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效果。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在新型药物19(0.50 μg/mL)和44(2.00 μg/mL)作用下的白念珠菌细胞膜和细胞器形态变化。 结果: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氟康唑、新型药物19、新型药物44对白念珠菌SC5314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 MIC)分别为1.00、0.50、2.00 μg/mL。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21897、210和141均为氟康唑耐药株(MIC>128.00 μg/mL),新型药物44对这些菌株的MIC分别为8.00 μg/mL、16.00 μg/mL和16.00 μg/mL。菌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在分别含有氟康唑、新型药物19、新型药物44的培养液中,白念珠菌SC5314的菌丝生长均被明显抑制。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新型药物19、44可使SC5314的细胞膜出现厚薄不均且质地粗糙的变化,与无药对照组间结构差异明显。 结论:新型药物19和44对白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改变白念珠菌细胞膜的结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脏磁共振评估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心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黄少华, 梁宗辉, 童欢, 管雪妮, 郭瑛, 张雁, 曹宾, 孙育民
    2021 (04):  362-36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06
    摘要 ( 208 )   HTML ( 1 )   PDF(510KB) ( 120 )  

    目的:对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DM1)患者进行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观察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情况,分析CMR及心电图检查在DM1患者心脏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14例经基因明确诊断的DM1患者,予同期行CMR、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其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是否发现异常,将患者分为心电图正常组和心电图异常组,以CMR检查中观察到钆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作为诊断标准,判断其是否存在心肌纤维化,并比较心电图正常组与异常组间的心肌纤维化发生情况。 结果:14例DM1患者经CMR检查,其中有5例被检出心肌纤维化,检出率为5/14。与无心肌纤维化的患者相比,存在心肌纤维化的DM1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47.1±5.4) g/m2比(40.2±3.4) g/m2,P=0.012]、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31.L5±5.5) mL/m2比(25.8±2.8) mL/m2,P=0.024]、左房容积指数[(43.8±7.1)mL/m2比(34.3±7.4) mL/m2,P=0.037]均较高,而左室射血分数(52.2%±11.1%比63.9%±5.3%,P=0.019)较低,心功能明显下降。心电图正常组(5例)与异常组(9例)间比较, CMR检出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比1/5,P=0.036),但心肌纤维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比1/5,P=0.36)。 结论:DM1可累及心肌导致心肌纤维化,且常规心电图筛查结果正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排除心肌纤维化,需要加行CMR检查以明确其是否存在心肌纤维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压细针抽吸和毛细抽吸活检法穿刺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测定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况李君, 陶玲玲, 詹维伟, 李伟伟, 樊金芳, 周伟
    2021 (04):  367-371.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07
    摘要 ( 300 )   HTML ( 1 )   PDF(525KB) ( 77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负压细针抽吸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和细针毛细法细胞学(fine-needle capillary cytology, FNCC)技术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测定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4例PTC可疑淋巴结转移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FNAC和FNCC检查,并进行洗脱液Tg测定。最终以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2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 结果:54例PTC可疑淋巴结转移患者,共穿刺淋巴结76个,经病理证实为转移淋巴结有48个。采用FNAC与FNCC获得的洗脱液Tg平均值分别为(4 588.02±1 042.09) ng/mL、(1 678.57±420.57) ng/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 6);FNAC与FNCC法获取的Tg值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0.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FNAC法获取Tg诊断PTC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为14.385 ng/mL,诊断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89.3%;FNCC法获取Tg诊断PTC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为12.155 ng/mL,诊断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9.3%。 结论:FNAC与FNCC均可用于洗脱液Tg测定,均有助于PTC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但与FNCC相比,FNAC更具有诊断优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和脑腔隙灶相关影响因素
    杨扬, 吴琴咪, 冯玉兰, 张蓓, 傅毅
    2021 (04):  372-37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08
    摘要 ( 242 )   HTML ( 2 )   PDF(562KB) ( 109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出现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及脑腔隙灶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脑小血管病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纳入1 070例既往无卒中病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完成脑部MRI扫描和动态血压监测后,根据其MRI图像上有无EPVS和腔隙灶,分为对照组、EPVS组、腔隙灶组,比较3组间的基线资料差异。在EPVS组、腔隙灶组与对照组之间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脑EPVS、脑腔隙灶的影响因素。 结果:EPVS组、腔隙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抗血小板药和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高血压病程、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平均收缩压、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及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收缩压增高、年龄增大是高血压患者出现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及使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平均收缩压增高、年龄增大、有吸烟史、糖尿病史是高血压患者出现腔隙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及使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平均收缩压增高和夜间血压下降幅度降低是其发生脑EPVS和腔隙灶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除了需要关注控制平均收缩压水平等因素外,还应采取时辰疗法,采用调整给药时间,恢复正常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光梭成像的新型加速技术在颅脑MRI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张雪坤, 李彦, 严福华, 赵洪飞, 宋琦
    2021 (04):  378-38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09
    摘要 ( 263 )   HTML ( 2 )   PDF(787KB) ( 97 )  

    目的:评估基于光梭成像(constellation shuttling imaging,uCS)技术加速的颅脑MRI图像质量及扫描时间,为其在临床常规化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20名志愿者每人接受2次颅脑MRI扫描,包括快速自旋回波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 T1WI)、T2-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equence, FLAIR)、矢状位T1WI及梯度回波矢状位3D-T1WI序列扫描,分别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即常规扫描)和uCS加速技术,记录并比较扫描时间。采用主观(Likert 5级评分法,内容包括图像伪影及整体质量)与客观(定量测定图像信噪比)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序列采集的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基于uCS技术加速后的颅脑MRI扫描时间均比常规扫描时间缩短约26.3%(542 s比735 s),其中3D序列时间缩短尤为明显,达39.0%。在图像整体质量及伪影评估方面,各项uCS加速序列与常规扫描序列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信噪比方面,uCS轴位及矢状位T1WI序列的信噪比显著高于常规扫描轴位及矢状位T1WI序列(P<0.05)。uCS加速的FLAIR及3D-T1WI与常规扫描序列相比,信噪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MRI序列扫描相比, uCS技术可以显著缩短脑部MRI的图像采集时长,同时能保证图像质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冠脉生理功能评估软件(DEEPVESSEL FFR)与有创FFR在评估冠脉缺血中的对比研究
    徐浩, 张治, 解学乾, 杨文艺, 刘少稳
    2021 (04):  384-39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10
    摘要 ( 425 )   HTML ( 5 )   PDF(1043KB) ( 228 )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冠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采用国产人工智能冠脉生理功能评估软件(DEEPVESSEL-FFR,DV-FFR)诊断冠脉功能性缺血,并评估其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研究,共纳入18例患者(共21根血管, 狭窄程度为30%~90%),同时采用有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检测和DV-FFR检查评估冠脉功能性缺血情况, 以有创FFR作为金标准,评价DV-FFR的诊断效能。DV-FFR使用64排及64排以上CT设备采集冠脉CTA 的DICOM格式数据,基于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血管分割和重建,提取血管中心线,进而计算冠脉FFR。DV-FFR采用三维几何自动量化方法计算FFR数值,评估 3个主支血管[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的狭窄缺血风险。 结果:参考有创FFR结果,取FFR=0.8为切点值,DV-FFR≤0.8即为有意义的功能性心肌缺血。在血管层面,DV-FFR软件诊断缺血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88.9%、91.7%、91.7%和88.9%;在患者层面,DV-FFR软件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87.5%、90.0%、90.0%和87.5%。DV-FFR结果与有创FFR结果间一致性较好,诊断效能无差异(P=0.787)。 结论:CTA检查结果显示冠脉狭窄程度为30%~90%时,采用DV-FFR诊断冠脉功能性缺血的结果与有创FFR检测结果间一致性较好,可作为评估冠脉功能性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西医肝衰竭分期之间的关系观察
    冯明洋, 丁叶舟, 赵青青, 赵钢德, 娄世珂, 郑超, 孙学华, 刘柯慧, 林兰意, 谢青, 郑岚, 王晖
    2021 (04):  391-395.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11
    摘要 ( 231 )   HTML ( 1 )   PDF(576KB) ( 121 )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西医肝衰竭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预后特点,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165例肝衰竭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观察患者的西医肝衰竭前期、早期、中期及晚期各期中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中医证型与患者的临床转归、血清学指标间的关系。 结果:165例肝衰竭患者中,肝衰竭前期26例,早期87例,中期31例,晚期21例;165例肝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型可大致归纳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4个,其中以肝郁脾虚型最多,共81例(占49.09%),病因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为主要原因,占70%(65%合并肝硬化);肝衰竭前期多见于瘀血阻络型(14/26,53.84%),早期肝衰竭多见于肝郁脾虚型(49/87,56.32%),肝衰竭中期也见于肝郁脾虚型(12/31,38.71%)和湿热蕴结型(12/31,38.71%),晚期肝衰竭多见于湿热蕴结型(11/21,52.38%)。肝郁脾虚型患者占所有患者的49.1%,占比最高且预后最佳,临床好转率超过80%;肝肾阴虚型患者的预后最差,临床恶化比例占50%。湿热蕴结型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655.0±143.4) IU/L]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504.0±117.7) IU/L]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且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21.57±0.95) s]显著延长(P<0.05);肝肾阴虚型患者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307.5±33.00) μmol/L]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 结论:肝衰竭各分期的患者中中医证型分布没有差异,肝郁脾虚型所占比例最高;肝郁脾虚型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最好,肝肾阴虚型患者预后最差,湿热蕴结型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较其他证型更为显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道
    儿童输血反应发生率及输血反应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探讨
    游碧君, 王金辉, 庄鸿源
    2021 (04):  396-398.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12
    摘要 ( 186 )   HTML ( 4 )   PDF(394KB) ( 20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MUM1/IRF4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治疗报告并文献复习
    范春丽, 吴涛, 薛锋, 胡文雪, 王存邦, 白海
    2021 (04):  399-40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13
    摘要 ( 172 )   HTML ( 4 )   PDF(323KB) ( 2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研究进展
    郭静, 沈银忠
    2021 (04):  401-40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14
    摘要 ( 269 )   HTML ( 5 )   PDF(551KB) ( 45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临床八年制呼吸系统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张颖颖, 包婺平, 张国清, 张鹏宇, 郝慧娟, 薛艺抒, 殷东宁, 刘玮, 周新, 张旻
    2021 (04):  414-418.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16
    摘要 ( 185 )   HTML ( 3 )   PDF(679KB) ( 107 )  

    目的:观察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课程(organ-system based curriculum,OSBC)教学在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探讨其可行性。 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150名学生作为教学对象,采用课后考核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呼吸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OSBC教学及教师的满意度反馈。 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OSBC教学的综合满意度为97.6%。学生的考核总成绩及格率为100%,理论卷面考核及格率为96%。在学生评价中,学生知识点得分率高的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仪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效果5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得分率低的教师组;运用双语教学知识点的模块得分率明显高于非双语教学知识点;以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案例中涉及相关知识点的得分率明显高于未涉及知识点模块;整合课程教学相关知识点掌握度高于传统内科学教学。 结论:采用以疾病为中心、以临床诊疗路径为导向的OSBC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团队进行多学科重组和融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考核成绩。该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景模拟法教学在日喀则市医疗单位支气管镜教学中的应用
    周吴刚, 万兴旺, 朱虹, 乐飞
    2021 (04):  419-422.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17
    摘要 ( 192 )   HTML ( 2 )   PDF(497KB) ( 100 )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法教学在日喀则市医疗单位开展的支气管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间,40名来自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及日喀则市内市级、县级医院接受支气管镜操作培训的住院医师,将其将分为2组,每组20人。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实验组学员进行支气管镜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2组学员的理论考核和支气管镜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并使用问卷调查实验组学员对情景模拟法教学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学员的支气管镜操作理论考核成绩为(37.65±5.09)分,技能考核成绩为(40.75±5.91)分,均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32.80±6.82)分,技能考核(34.75±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5%的实验组学员对情景模拟法教学满意。 结论:在日喀则市医疗单位中运用情景模拟法教学开展支气管镜操作培训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教学,能够培养学员的临床综合能力,获得学员的普遍认可,值得高原地区在支气管镜教学中推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轮转时间及出科考核方式在肾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比较
    徐静, 沈平雁, 陈孜瑾, 徐耀文, 张文, 张煜, 蒋莹, 谢静远, 潘晓霞, 任红
    2021 (04):  423-42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18
    摘要 ( 278 )   HTML ( 2 )   PDF(536KB) ( 155 )  

    目的:比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不同的轮转时间及出科考核方式对住院医师培养的效果。 方法:入选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轮转接受规培的住院医师(规培生),根据轮转时间分为规培1个月组和规培2个月组。2组规培生进入肾脏内科后严格按照轮转要求,均给予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教学模式,出科考核方式分为传统考核方式(出科口试、理论考试、临床评分)和APP软件虚拟病例分析考核方式。以传统出科考核得分和APP软件虚拟病例分析考核得分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 结果:96名规培生被纳入本研究,男女比例为0.2∶1.0(19/77),规培2个月组共54人,1个月组共42人。所有住院医师传统出科考核总分中位数为90.1分(68.9~97.6分),规培1个月组明显低于2个月组(88.6分比90.9分,P=0.003);出科口试评分(10分制)中位数为9.0分(6.5~9.8分),规培1个月组的成绩亦明显低于2个月组(8.8分比9.0分,P<0.001);理论考核平均分为(78.8±9.8)分,1个月组与2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APP软件行病例分析考核及临床评分,1个月组的成绩同样低于2个月组(P<0.05)。APP软件虚拟病例考核结果显示,在4个重要维度(系统性、逻辑性、精准性和经济性)上,规培生对经济性考虑最少,其次为逻辑性,且规陪1个月组均明显低于2个月组(P<0.01);系统性和精准性方面2组均较好,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P软件虚拟病例考核与传统出科考核有一定相关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95%CI为0.615~0.822,P<0.001)。 结论:规培生进入肾脏内科轮转接受规培的时间为2个月更佳,且所有规培生在经济性和逻辑性上的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规培1个月的规培生,APP软件虚拟病例分析考核可作为一种新的出科考核方式,应用于平时住院医师内科规培的教学考核工作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1 (04):  361-361,418. 
    摘要 ( 95 )   PDF(181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1 (04):  366-366. 
    摘要 ( 104 )   PDF(77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1 (04):  390-390. 
    摘要 ( 89 )   PDF(92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