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全球主要疾病负担及健康状况趋势分析——1990年至2021年全球疾病和伤害负担报告解读
    范伯男, 李岩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 23 (05): 474-48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3
    摘要3384)   HTML100)    PDF(pc) (3009KB)(5452)    收藏

    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研究报告(以下简称GBD 2021)通过对100 983个数据源中371种疾病和伤害的负担进行了全面分析,估算了伤残损失年、寿命损失年、伤残调整生命年和健康期望寿命。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全因死亡率年变化率的范围为-0.9%~2.4%,而2020年和2021年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导致的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10.8%和7.5%。2021年,COVID-19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每10万人中有94.0例死亡,其他主要死因如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死亡率分别为每10万人中有108.7例和87.4例。全球期望寿命从1990年的65.5岁增加到2019年的73.3岁,但在2021年因COVID-19影响下,又降至71.7岁,COVID-19使全球期望寿命减少了2.2年,显著影响了全球健康改善的长期趋势。2021年GBD数据显示,1990年至2021年间,中国的期望寿命显著增加,女性从69.9岁增加到80.7岁,男性从65.7岁增加到74.9岁。2021年,中国死亡人数顺位前10位分别为,脑卒中2 591 647人;缺血性心脏病1 956 859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 285 433人;气管、支气管和肺癌为814 364人;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为491 774人;胃癌为445 013人;高血压性心脏病为328 119人;食管癌为296 443人;结肠和直肠癌为275 129人;道路伤害为242 320人。且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烟草、高血压和饮食风险是中国主要的健康风险因素。通过对GBD 2021数据的系统整理和分析,我国应加强慢性病管理,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关注健康不平等问题,并推动基础研究和国际合作,以提升人民整体健康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基于多能灵活性约束的含富氧燃烧机组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
    彭楚轩, 边晓燕, 金海翔, 林顺富, 徐波, 赵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9): 1281-129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87
    摘要159)   HTML2)    PDF(pc) (2004KB)(5220)    收藏

    富氧燃烧作为目前最具潜力的燃煤电厂碳捕集技术,为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提升与碳减排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从融合富氧燃烧技术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的角度,提出计及多能灵活性约束的含富氧燃烧机组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含富氧燃烧机组的综合能源系统(Oxy-IES)模型;然后,提出适用于Oxy-IES的多能灵活性约束,利用矩阵模型揭示Oxy-IES灵活性供需关系;最后,构建Oxy-IES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日前阶段以考虑碳交易的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各设备出力,日内阶段利用富氧燃烧机组的快速变负荷能力提升系统灵活性.Oxy-IES算例仿真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和经济性,并降低碳排放.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轻量级梯度提升树组合模型的电力行业短期以电折碳方法
    曾金灿, 何耿生, 李姚旺, 杜尔顺, 张宁, 朱浩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6): 746-75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82
    摘要2204)   HTML9)    PDF(pc) (6089KB)(3255)    收藏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重点控排行业,准确、实时的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是支撑其降碳减排的基础.目前,电力行业的碳排放计量主要基于实测法或核算法,难以很好地兼顾低计量成本与实时计量能力.为此,充分考虑电力行业良好的电力数据基础,挖掘电-碳间的相关关系,以电力历史数据为基础,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一种电力行业短期以电折碳方法,实时估算电力行业短期碳排放情况.该方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采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树算法开展基于特征提取值的碳排放测算.此外,为了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在模型训练中采用K折交叉验证技术,在模型参数优化过程中采用网格搜索技术.最后,为了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对比所提模型和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在同等数据集划分条件下分别基于日度数据集与小时数据集中进行训练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效果评估和测算值与目标值分布分析中均优于其他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电力行业的短期碳排放情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有和无电流环控制构网型VSC暂态建模与特性对比分析
    任先成, 李尚志, 李英彪, 胡家兵, 徐泰山, 鲍颜红, 吴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7): 971-98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16
    摘要1293)   HTML8)    PDF(pc) (2357KB)(2421)    收藏

    新能源发电设备对电网的支撑能力需得到提升,因此构网型控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已成为研究前沿,并在工程领域中得到示范应用.以VSG作为同步环节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根据控制结构有无电流环分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和直接电压控制,控制结构的差异对暂态特性具有较大影响.为研究两种构网型VSC暂态特性的差异,基于“功率激励-内电势响应”关系模型分别建立其暂态模型,对比分析内电势形成机制和暂态特征.VSG模拟同步机运行特性,故在机电尺度下解析得到VSC的等效惯量和等效阻尼,并对比分析其暂态特性.结果表明:直接电压控制VSC的等效惯量和阻尼为常数,电压电流双环控制VSC的等效惯量和阻尼具有时变特征,且数值上小于直接电压控制.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防空导弹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陈雪, 朱龙宇, 薛钦洋, 王柯翔, 韩志林, 罗楚养
    空天防御    2024, 7 (6): 76-95.  
    摘要1851)      PDF(pc) (3146KB)(2288)    收藏
    轻量化设计是先进防空导弹武器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而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可设计等优点,在推动防空导弹轻量化设计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梳理总结国内外防空导弹用热固性复合材料和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综述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防空导弹典型构件的应用进展与发展前景,以期为防空导弹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翻译教学质量评估新视角:行业评估模型
    成爽, 张玉双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 (5): 45-5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5.005
    摘要320)   HTML4)    PDF(pc) (1540KB)(2131)    收藏

    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学界对于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学翻译方面,对应用型文本的质量评估亦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层面的检验。为此,文章以60篇学生的应用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基于行业模型MQM和五位评分员的评分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依据MQM模型得出的打分结果与五位评分员的打分结果一致性较高,模型数据有效。该研究验证了在翻译教学中引入行业评估模型的可行性,为翻译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和更多的选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叙与论的共谋:论纳博科夫长篇小说中的隐性非叙事进程
    张琼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 (6): 147-15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13
    摘要235)   HTML1)    PDF(pc) (1615KB)(2009)    收藏

    纳博科夫在长篇小说中用变词、异文、象征、隐喻等引发多元思考,通过互文、戏仿经典突破故事本身封闭的义场,让隐藏的叙事、论述与情节一起构筑复合的意义。这些隐性的叙事、论述拥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与故事情节平行推进且相互呼应。它们不同于显性的并置线索、零碎的言下之意和影响阅读的“隐含作者”,称之为“进程”更为合适。在通常的“夹叙夹议”中,叙、议彼此相对独立,仅在片段中相互对应。而纳博科夫的隐性非叙事进程寓于情节之中,以故事道具、结构元素、台词内容、增补旁白等模样潜在,与叙事伴生发展、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创作主旨的达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202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疗标准》解读——糖尿病诊断和分型
    李延兵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 23 (05): 467-47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2
    摘要1048)   HTML26)    PDF(pc) (932KB)(1987)    收藏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重大的卫生经济负担。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准确诊断和分型是实现糖尿病标准化精准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前提。近期,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发布了2024年《糖尿病诊疗标准》。糖尿病诊断和分型章节结合当前的最新进展,对非典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随访等流程均提出了推荐意见。本文对该指南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解读,以期为我国内分泌领域医务人员进行糖尿病诊断、分型和个体化诊疗实践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基于超螺旋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耦合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串级滑模解耦控制
    皇金锋, 章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5): 592-60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49
    摘要1508)   HTML2)    PDF(pc) (4220KB)(1974)    收藏

    针对耦合单电感双输出(CI-SIDO)降压式(Buck)变换器输出支路间的耦合效应导致交叉影响进而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超螺旋扩张状态观测器(ST-ESO)的串级滑模解耦控制策略.首先,建立CI-SIDO Buck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再通过具有快速收敛性质的ST-ESO 观测估计变换器内外环中的耦合项、内部扰动和未建模部分,并将其视为内外环中的总扰动.其次,结合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对内外环中总扰动进行补偿,实现系统的解耦,保证系统的鲁棒性和输出电压的稳定.然后,根据Lyapunov理论对ST-ESO和超螺旋滑模控制器进行稳定性分析,理论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最后,利用实验平台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实现了系统解耦,抑制了交叉影响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新型电力系统在线稳态调度
    赵莹莹, 仇越, 朱天晨, 李凡, 苏运, 邰振赢, 孙庆赟, 凡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3): 400-41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44
    摘要1695)   HTML8)    PDF(pc) (4192KB)(1960)    收藏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导致电网运行方式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给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严峻挑战.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等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对电网进行调控并进行辅助决策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在线调度算法仍然面临高维决策空间难建模、调度策略难优化的问题,使得模型搜索效率较低、收敛较慢.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新型电力系统在线稳态调度方法,通过自适应选取关键节点调节以降低决策空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状态上下文感知模块建模高维环境状态,综合运行成本、能源消纳以及越限情况为优化目标构建模型,并考虑各种运行约束.在IEEE-118、L2RPN-WCCI-2022和SG-126算例集上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区域国别研究的跨学科性——兼谈外语学科与世界史学科的联合
    李腊, 王玉明
    当代外语研究    2025, 25 (1): 191-20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5.01.018
    摘要299)   HTML1)    PDF(pc) (1425KB)(1866)    收藏

    20229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区域国别学正式被设立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奠定了该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必然性。区域国别研究的跨学科性主要体现在其定义内涵与研究学者学科分布两大方面。通过梳理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区域国别研究的定义,分析国家社科基金海外研究学科分布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学科的分布情况,发现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属性为跨学科性、多学科性。其中,尤以外语学科和世界史学科为甚,语言是必需的工具,世界史学科借助语言深入研究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二者通过多学位授予、师资力量共享及建立学术共同体等方式实现相互联合,将对区域国别学科的发展大有裨益。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计及㶲效率的低碳数据中心算力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及运行优化
    林嘉瑜, 韩俊涛, 王永真, 韩恺, 韩艺博, 李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9): 1327-133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528
    摘要445)   HTML2)    PDF(pc) (3820KB)(1807)    收藏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DC)的能耗及其碳排放显著增加.近些年,数据中心算力综合能源系统(DC-IES)的构建已经成为全球净零排放趋势下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的重要趋势之一.为助力低碳DC-IES规划与构建,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㶲的“品质”分析法,综合考虑能源转化设备㶲效率随设备负载率变化的特性,构建计及设备动态㶲特性的低碳DC-IES容量配置及运行优化能量和经济的多目标规划优化模型,揭示了不同目标下DC-IES 的能流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计及动态设备㶲效率的优化方案相较恒定设备㶲效率的优化方案, 㶲损失率、经济成本、碳排放量分别降低2.6%、1.9%、4.8%,存在明显优势.同时,相较于经济最优方案,多目标优化方案能够显著降低DC-IES的碳排放量及㶲损失率,降低幅度分别为22.72%和20.73%;相较于㶲损失率最小和碳排放量最低方案,多目标优化方案下DC-IES经济成本分别降低54.54%和60.78%;与仅使用电网供电的方案相比,将DC视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案能够降低40.97%的碳排放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提升弱网有功稳定输出能力的光伏逆变器Q-V下垂系数在线调整方法
    王语阳, 张琛, 张宇, 王一鸣, 许颇,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6): 845-85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53
    摘要1862)   HTML5)    PDF(pc) (7800KB)(1757)    收藏

    弱电网下静态有功输出与小扰动稳定能力是制约光伏可靠并网发电的关键因素.为提升弱电网下光伏发电系统有功稳定输出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无功功率-电压(Q-V)下垂系数自适应在线调整方法的光伏逆变器稳定控制方法.首先,为保障弱电网下的静态有功输出能力,提出计及电压、电流限制约束的Q-V下垂系数“一次优化”方法.然后,为进一步满足弱电网稳定性约束,开展光伏逆变器并网系统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实现以闭环系统最弱极点为稳定性约束条件的“参数-最弱模式”映射关系和以有功稳定输出为目标的Q-V下垂系数“二次调整”方法;结合卡尔曼滤波器辨识的电网阻抗信息,最终实现所提Q-V下垂系数自适应在线调整方法.最后,利用远宽实时仿真平台对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难熔高熵合金抗氧化性能研究现状
    陈强, 朱金伟, 赵宇辰, 刘伟, 张晓宾, 吴渊, 刘雄军, 王辉, 吕昭平
    空天防御    2024, 7 (6): 96-103.  
    摘要1348)      PDF(pc) (1140KB)(1727)    收藏
    高熵合金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合金,尤其是难熔高熵合金,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高温尤其是超高温下具有可重复使用潜力,但其高温抗氧化性能不足成为限制其实际工程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合金常通过微合金化方式,向合金中添加Al、Cr、Si 等元素以提高其高温抗氧化性能,但添加量通常有限,因此限制了其抗氧化性能的提升。高熵合金的多主元特性,使其在抗氧化合金设计上具有更大的可能性。本文重点讨论近年来提高高熵合金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进展,并从添加有助于抗氧化性能提高的Al、Cr、Si 等元素以及制备抗氧化涂层等方面,对难熔高熵合金抗氧化性能的进一步提高进行探讨和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真、善、美原则下《万物之生》字幕翻译评析
    崔凤娟, 谢琳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 (6): 79-8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7
    摘要634)   HTML2)    PDF(pc) (1699KB)(1636)    收藏

    知识翻译学框架下翻译的本质是知识建构,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世界化的过程,纪录片字幕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互动和变迁的重要体现。基于知识翻译学,以真、善、美翻译原则为分析框架,对纪录片《万物之生》的字幕翻译进行了评析,试图探寻该片字幕翻译的内在机制。通过对典型译例的深入剖析,发现《万物之生》的部分字幕译文灵活顺应了知识翻译学框架内的真、善、美三个翻译原则,能传达真知、能为目的语受众考虑、符合目的语审美,体现了真、善、美的融合,但部分译文未能顺应真、善、美原则,难以更好地推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柔性海洋CTD传感器发展概述
    李吉昊1, 林冠英2, 王暖升3, 李 洋3, 李俊漾1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24, 11 (3): 69-77.   DOI: 10.12087/oeet.2095-7297.2024.03.11
    摘要535)      PDF(pc) (5779KB)(1609)    收藏
    海洋水文信息对发展和海洋资源探测具有重大作用,温盐深是海洋水文的基本要素。在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海洋温盐深数据信息监测具有重要意义。CTD传感器是海水温盐剖面观测的主要仪器,利用CTD传感器可实现对不同深度海水的温度和电导率等参数的测量。近年来,凭借其出色的可拉伸、易贴附等优点,柔性电子传感器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刚性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又弥补了传统传感器体积、重量大等缺陷,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柔性海洋CTD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柔性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与分类、常用材料、制作工艺,并对现有的柔性海洋CTD传感器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平台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柔性海洋CTD传感器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深度学习与知识融合:翻译技术教学模式构建路径研究
    戴光荣, 沈思仪, 黄栋樑
    当代外语研究    2025, 25 (1): 125-13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5.01.012
    摘要376)   HTML4)    PDF(pc) (1420KB)(1587)    收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翻译教学模式变得更为多元复杂,其知识体系也愈发深刻。然而,学习者对翻译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并未与技术发展同轨,学科知识体系也未能达到应有的深度。过去贯行的浅层学习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翻译技术教学中对多维知识体系形成、翻译能力培养与技术迁移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本文以知识翻译学为理论指导,重新界定翻译技术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概念、内涵及外延,以此提出联结深度学习与知识的翻译技术教学模式,重点诠释面向学习者的高效科学的翻译技术思维培养路径,推动技术赋能下知识翻译体系在翻译技术教学中的发展与接受,探索翻译技术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外语教育学视域下人工智能对外语教学生态位的影响
    卓玲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 (5): 103-11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5.010
    摘要623)   HTML7)    PDF(pc) (1353KB)(1564)    收藏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影响了外语教学的生态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的现状,研究人工智能在提升语言学习效率、个性化教学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潜力,从而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外语教学生态位的影响。通过对随机抽取某高校16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外语教育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教学质量,还重构了外语教学生态位,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进而助力外语学习者生态位的智能化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精准医学时代血管类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杨晓楠, 张晔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4, 20 (6): 599-.  
    摘要174)      PDF(pc) (1038KB)(1515)    收藏
    血管类疾患分为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是一组包含(但不限于)30余种血管瘤、60余种脉管畸形,以及20余种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的疾病群,对其认知的深入和诊治的健全与完善一直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血管类疾患的诊治正在快速进入一个全新的医学时代——精准医学时代。精准医学依托于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先进的诊断技术、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其在临床上的拓展与推广为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诊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论知识翻译学理论建构的辩证法
    刘军平
    当代外语研究    2025, 25 (1): 96-11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5.01.010
    摘要481)   HTML8)    PDF(pc) (1285KB)(1511)    收藏

    知识翻译学创立者杨枫(2021a:2)提出:“知识的科学性、社会性和人文性解决了长期以来翻译的学科迷思和分类焦虑,翻译学将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知识门类成为超科学或元科学。”由这一富有洞见的命题来展开观察,我们看到,知识翻译学试图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者的知识资源,从中提炼概念与知识框架,来建构翻译学的元知识。由此,知识翻译学作为具有一般翻译学的特性,必然涉及翻译学、哲学、社会学、认知学、解释学等领域的知识观念与知识结构的分析与整合,建构与洗汰,从而成为既符合逻辑事实又凸显价值伦理的元翻译学知识。知识翻译学欲成为这样一门学科,在知识观念上,必然涉及知识版图在知识概念、知识范畴、知识类型的聚合与分梳,再造与重塑。在知识结构上,必须从知识本体论、方法论及目的论三大主体框架入手,厘清认识方法的辩证性,贯通中西知识论和翻译内部与外部知识, 重视人文知识、美学知识和德性知识,从知识的二元分离转向知识的存在和生活世界经验,从而消解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之间的张力。在坚持知识翻译学“中和翻译观”和对话逻辑的基础上,完善“知识重构”的方法论,最终回答“译者是什么”的终极问题,以实现当代翻译研究的“知识转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航天先进电源材料与技术研究进展
    尚妍欣, 屈雯洁, 任学宁, 陆宏波, 杜玮, 李丽, 吴锋, 陈人杰
    空天防御    2024, 7 (6): 12-28.  
    摘要1566)      PDF(pc) (4146KB)(1450)    收藏
    航天电源系统作为航天器的“能源心脏”,承担着电能高效存储和精准转换等关键任务,其运行稳定性关乎 航天器各子系统的顺畅运作与整体效能发挥。随着航天任务日益复杂化和空间极端环境加剧,电源系统必须持续 技术创新与性能迭代升级。基于此,本文从太阳能电池、化学电池等器件材料与技术角度梳理其应对高能辐射、温 度交替、高真空等极端环境的最新进展,阐述国内外空间电源材料与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从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 角度分析电源器件在航天极端环境中面临的关键挑战,展望未来航天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航天任务中的潜 在应用前景,以期为推进航天先进电源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方梦之译学思想之“三”观——兼论近五年国内译学研究热点与趋势(2019~2023)
    曾萍, 范武邱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 (5): 57-6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5.006
    摘要388)   HTML7)    PDF(pc) (1217KB)(1416)    收藏

    方梦之先生是我国翻译研究的专家、全家和大家,为翻译学尤其是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方先生的翻译思想中,三分思维是贯穿其翻译研究与实践始终的显著特征。文章以方先生译学思想“三”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他的译学论著和思想创见,从纵、横两个研究向度揭示这一观念的认识论根源、立体式内涵和预测性价值,并对近五年国内译学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计量分析,以此验证方先生译学思想的前瞻性、指导性与生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基于等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算法综述
    唐荻音, 王预夫, 郑文健, 黄旭聪, 邢雅兰
    空天防御    2024, 7 (6): 104-111.  
    摘要2094)      PDF(pc) (1086KB)(1378)    收藏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其准确的电池荷电状态( SOC)估计对电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电池等效模型的SOC 估计方法因其估计准确、易于理解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本文从电池等效模型分类、SOC 估计算法以及影响SOC 估计的因素三方面进行综述。首先,分析常见的电池模型类型及其特性;其次,梳理常用的基于电池模型的SOC 估计技术;最后,提出影响SOC估计准确性的因素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以期对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美军NIFC-CA杀伤链体系仿真设计与评估
    蒋瑞琪, 徐金龙, 倪寒琦, 施星宇, 张伟, 何子述
    空天防御    2024, 7 (5): 82-89.  
    摘要647)      PDF(pc) (1074KB)(1374)    收藏
    针对多平台杀伤链仿真难度大、杀伤评估指标不明确、杀伤链与实际场景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本文以美军NIFC-CA杀伤链为基础对杀伤链在作战态势仿真中的实际表现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目标节点的特征信息,针对NIFC-CA杀伤链中的E-2D预警机、F-35战斗机、宙斯盾舰平台设计定制化的侦察节点效能评估指标;将NIFC-CA杀伤链与侦察节点相关联、将侦察节点的效能评估指标与目标节点信息相关联,以评估侦察节点对不同目标的探测效能水平。其次,引入影响节点表征侦察节点在作战场景下受到的干扰以及侦察节点自身的抗干扰效能水平。再次,以状态转移矩阵的方式关联目标节点、影响节点、侦察节点,并以功能依赖网络分析法(Functional Dependency Network Analysis,FDNA)的依赖关系分析方法关联侦察节点、指控节点、打击节点,给出不同杀伤链整体杀伤能力的量化值。最后,通过邻接表的形式对杀伤链模型进行仿真设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人机协同智能写作发展演进分析与启示
    李晶洁, 陈秋燕
    当代外语研究    2025, 25 (1): 73-8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5.01.008
    摘要796)   HTML18)    PDF(pc) (1263KB)(1329)    收藏

    人工智能写作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常态。本文基于人机协同视角,对三个阶段(即人工智能写作兴起阶段、多元探索阶段以及全面发展阶段)的人工智能写作系统进行评介,对比分析不同阶段智能写作系统的人机协同性能特点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助写与助修的功能融合、对话式交互、写作流程的全覆盖、人机共生等方面探讨人机协同智写系统在学术英语写作和教学中的潜在应用与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挑战、身份认同危机与出路
    许悦婷, 古玥
    当代外语研究    2025, 25 (1): 60-7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5.01.007
    摘要1085)   HTML10)    PDF(pc) (1301KB)(1321)    收藏

    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不仅能促进学习者学习外语,还助力教师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其工作负担。然而,ChatGPT引发的教育变革也给外语教学带来诸多挑战,引发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本文通过回顾人工智能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学及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身份认同危机以及出路,从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不仅为外语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对其他学科在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上也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基于缺口应力法的船舶焊接结构疲劳强度分析
    甄春博, 刘世豪, 张爱锋, 邢世柱, 张润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4): 458-46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07
    摘要1391)   HTML6)    PDF(pc) (8884KB)(1296)    收藏

    针对船舶结构疲劳强度问题,利用缺口应力法对典型结构节点的焊趾和焊根部位进行疲劳强度分析.首先,介绍缺口应力法和船舶结构缺口疲劳分析流程.然后,针对成品油船双层底结构设置6种典型节点型式,采用有限元子模型技术,进行疲劳热点部位的局部缺口应力分析,得到了焊趾和焊根部位的缺口应力集中系数.最后基于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CSR)计算船舶结构疲劳载荷及工况,对6种典型节点型式进行疲劳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各热点部位焊趾处的缺口应力集中系数均小于焊根处,节点型式3具有较小的疲劳损伤值,该节点型式可提高船体的抗疲劳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船舶螺旋桨尾流场重构
    侯先瑞, 周星宇, 黄骁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4, 58 (11): 1654-166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101
    摘要912)   HTML18)    PDF(pc) (18611KB)(1289)    收藏

    将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应用于船舶螺旋桨尾流场的重建.介绍了PINN的原理和基本框架;应用PINN求解Burgers方程,对PINN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STAR CCM+对KVLCC2螺旋桨的敞水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该桨在敞水中运动的流场信息.基于数值模拟得到的敞水桨流场特性信息,构造PINN训练样本集对PINN进行训练;训练后的PINN用于推断控制方程在任意时间和空间坐标的近似解.将PINN得到的速度和压力分布与STAR CCM+模拟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验证了PINN在尾流场重建中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PINN可以应用于船舶螺旋桨尾流场的重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基于零样本学习的风力机故障诊断方法
    潘美琪, 贺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5): 561-56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75
    摘要1806)   HTML13)    PDF(pc) (1123KB)(1277)    收藏

    在工程实践中,风力机故障诊断面临训练故障与实际故障类别不同的情况,为实现对风力机未知故障的诊断,需要将训练过程中习得的故障特征信息迁移至未知故障中.不同于直接建立故障样本与故障类别间映射关系的传统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零样本学习的风力机故障诊断方法来完成故障特征迁移.通过描述每种故障的属性建立故障属性矩阵,将其嵌入故障样本空间与故障类别空间之中;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建立故障属性学习器,基于欧氏距离建立故障分类器,形成从故障样本预测故障属性进而分类故障的诊断流程.最后通过与其他零样本学习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考虑动态频率约束和多重不确定性的风电装机容量优化
    叶婧, 何杰辉, 张磊, 蔡俊文, 林宇琦, 谢继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9): 1292-130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74
    摘要121)   HTML1)    PDF(pc) (1708KB)(1201)    收藏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问题愈发凸显.为了保障系统频率安全和提高系统调频能力,确定合理的风电装机规模,提出一种考虑动态频率约束以及负荷侧惯量的风电装机容量优化模型.首先,推导出含负荷侧惯量的动态频率响应模型;其次,考虑到风电、负荷以及负荷侧惯量具有不确定性,引入模糊机会约束,在计及动态频率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多重不确定性模糊机会约束的风电装机容量优化模型,并将模型中的不确定性约束清晰等价类转换;最后,为了解决动态频率约束非线性特征问题,将优化问题分割成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求解,并以改进的10机系统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杀伤链体系数字任务工程进展综述与技术构想研究
    王维平, 陈路, 王军民, 李小波, 朱智
    空天防御    2024, 7 (5): 8-17.  
    摘要497)      PDF(pc) (1355KB)(1182)    收藏
    数字任务工程是当前数字时代的先进系统工程方法。在无人智能体系设计优化、装备体系建模与仿真、战略管理数字决策工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跟踪研究外军数字任务工程研究起源与进展情况,结合近年来国内在体系工程与体系仿真方面的研究实践,从总体需求架构和仿真推演技术两个方面对杀伤链体系数字任务工程研究方法提出了技术构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发展现状及实践维度
    顾智超, 陶贞吉, 冯南昊, 姜海波, 蔡滨妮
    空天防御    2024, 7 (5): 28-35.  
    摘要351)      PDF(pc) (1166KB)(1164)    收藏
    传统系统工程在应对复杂系统时所暴露的数据不一致性、可追溯性不足等弊端,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工程范式。20世纪以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作为一种全新的系统工程方法,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MBSE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符号对系统进行统一描述和分析,实现从“文档为主”到“模型为主”的转变,从而达到可追溯、可测试、可验证的目的。本文从时间、逻辑、知识和组织4个维度对MBSE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应用MBSE于实际工程项目中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支持虚拟电厂提供灵活爬坡服务的云边协同市场模型
    彭超逸, 陈文哲, 徐苏越, 李建设, 周华锋, 顾慧杰, 聂涌泉, 孙海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2): 186-19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240
    摘要496)   HTML6)    PDF(pc) (3279KB)(1160)    收藏

    虚拟电厂(VPP)拥有一定的负荷时移能力和功率调节能力,具备参与电力市场并提供灵活性爬坡服务(FRPs)的潜能,但受系统需求不确定影响,VPP难以进行准确的市场申报.因此,提出支持VPP参与电力市场并提供FRPs的云边协同市场架构,建立了对应的分布式优化交易模型.市场出清过程由系统运营商和VPP协同交互完成,能够准确引导VPP优化用电曲线并提供灵活爬坡服务.分布式优化模型采用目标级联分析方法迭代求解,并引入启发式约束条件来提升算法的收敛性.最后,在“鸭形曲线”典型场景中验证了所提市场交易模型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降低系统运营费用,同时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代理模型辅助的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多目标优化设计
    刘佳惠, 王聪, 张宏立, 马萍, 李新凯, 董颖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9): 1315-132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86
    摘要188)   HTML3)    PDF(pc) (5456KB)(1149)    收藏

    为解决复杂地形下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理模型辅助的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考虑复杂地形起伏大的地理特征,计算崎岖度指数,将地面平整度进行数值量化,并对崎岖度过大的点进行约束处理;其次,建立三维多风向下尾流叠加计算发电量的数学模型,构建三维地形集电线路拓扑优化代理模型,检验代理模型的预测精度,表明可替代集电线路拓扑优化的大量计算,有效提高计算效率,然后采用多目标离散状态转移算法,获得复杂地形微观选址多目标优化设计的Pareto前沿;最后,以中国新疆某实际复杂地形风电场为例,实现复杂地形风电场多目标微观选址,并将该算法与单目标优化结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复杂地形因素特点的情况下,代理模型辅助的多目标离散状态转移算法能在优化年发电量的前提下减少总电缆铺设长度,降低工程建设投资,为工程实际提供更多布局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线粒体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
    高悦, 幸世峰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 19 (05): 328-332.   DOI: 10.16138/j.1673-6087.2024.05.08
    摘要531)   HTML8)    PDF(pc) (828KB)(1126)    收藏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过去,及时的再灌注治疗大大减少了疾病死亡率,同时促进了血液的恢复和心肌细胞的复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是许多临床实践中不可避免的病理过程,心肌IR损伤的机制包括线粒体自噬、细胞凋亡等多种病理过程,这些信号通路相互关联和作用。其中,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受到广泛关注,通过调节线粒体的质量与数量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运行,但当受到氧化应激、缺血、缺氧等刺激时,过度的线粒体自噬或线粒体自噬不足均可影响心肌细胞功能,甚至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因此应严格控制心肌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的激活程度。故本文就线粒体自噬在心肌IR损伤中的机制及进展作一综述,旨在能够为心肌IR损伤的研究提供一些助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芮效卫汉学翻译的知识考辨——以《金瓶梅》英文全译为例
    史芸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 (6): 89-10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8
    摘要324)   HTML2)    PDF(pc) (1645KB)(1115)    收藏

    学界对汉学家芮效卫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译本阐释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芮效卫选译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所受的汉学知识影响,对译本生成的汉学翻译语境也关注不足。本文从知识层面管窥译者汉学翻译的深层动因。研究发现《金瓶梅》在英美的知识流动是芮效卫汉学研究的基础,在与作者、原文和批评家的多重互动中,芮效卫实现了金学知识建构。而作为知识的重构者,芮效卫将原作置于更广阔的世界文学场域中,通过追本溯源、字字对译及详实脚注等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传达原作的精神,从而为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提供典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国内浮式风电动态电缆发展概况及设计综述
    林泽寅, 汪伊冰, 李东升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24, 11 (4): 41-46.   DOI: 10.12087/oeet.2095-7297.2024.04.07
    摘要346)      PDF(pc) (2023KB)(1113)    收藏
    近年来,全球海上风电发展迅速,随着近海资源逐渐稀缺,海上风电逐渐走向深远海。为了适应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动态特性,浮式平台必须配套使用动态电缆。这是一种位置与受力状态时刻变化的,传输电力与通信控制信号的综合电缆,能够承受风、浪、流等多种自然环境的联合作用,保证电力及监测信号的有效传输。相较于国外产业,国内的动态电缆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工作环境恶劣,缺乏相关技术。这些都是制约动态电缆行业前进的绊脚石。本文详细介绍浮式风机动态电缆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面临的困境,总结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为国内动态电缆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跟-构网变换器并网系统的同步视角交互稳定机理分析
    宗皓翔, 张琛, 鲍颜红, 吴峰,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2): 151-16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231
    摘要720)   HTML21)    PDF(pc) (4555KB)(1107)    收藏

    针对跟网型与构网型并网变换器系统的小扰动同步失稳问题,提出一种兼顾机理分析直观性和多机判稳准确性的同步视角频域建模与分析方法.建立考虑跟网型、构网型变换器和传输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基于频域模态法评估系统的失稳特性,在振荡源处划分同步前向和反馈通路,形成计及各变换器和传输网络动态的同步视角稳定分析模型.最后,基于典型两机异构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解决由反馈通路聚合引起的判稳失效问题,直观揭示跟网、构网异构同步动态的交互失稳机理和多参数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FBN2基因突变导致远端型多关节挛缩的研究进展
    周家腾 王斌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4, 20 (6): 702-.  
    摘要200)      PDF(pc) (1165KB)(1098)    收藏
    远端型多关节挛缩是一组具有遗传异常的先天性畸形,FBN2基因突变导致远端型多关节挛缩9型。不同于肌肉组织受累的其他亚型,FBN2基因突变主要影响结缔组织的胚胎发育,引起独特的临床表型。迄今为止,该病的具体致病机制尚未阐明。本文总结了远端型多关节挛缩9型的近期研究进展,以提高对该病发生发展的理解。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有望发现更多突变位点及患者人群,以明确基因型-表型关联。此外,尚需推动构建合适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以进一步阐述其致病机制,为疾病的诊疗干预提供新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面向多天气退化图像恢复的自注意力扩散模型
    秦菁, 文渊博, 高涛, 刘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4, 58 (10): 1606-161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043
    摘要1086)   HTML13)    PDF(pc) (62692KB)(1051)    收藏

    复杂天气下的图像恢复对后续高级计算机视觉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多数现有图像恢复算法仅能去除单一天气退化,鲜有针对多天气退化图像恢复的同一模型.对此,结合去噪扩散概率模型和视觉Transformer,提出一种用于多天气退化图像恢复的自注意力扩散模型.首先,利用天气退化图像作为条件来引导扩散模型反向采样生成去除退化的干净背景图像.其次,提出次空间转置自注意力噪声估计网络,利用退化图像和噪化状态来估计噪声分布,包括次空间转置自注意力机制 (STSA) 和双分组门控前馈网络 (DGGFFN).STSA利用次空间变换系数实现有效学习特征全局性长距离依赖的同时,可显著降低计算负担;DGGFFN利用双分组门控机制来增强前馈网络的非线性表征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5个天气退化图像数据集上,相比近来同类算法All-in-One和TransWeather,本文算法所得恢复图像的平均峰值信噪比分别提高3.68和3.08 dB,平均结构相似性分别提高2.93%和3.13%.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